中唐詩歌與書法關系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1-23 01:51
中唐詩歌、書法契會相參,關系十分密切,本文將就此展開論述,從而為深入唐代詩歌與書法研究領域貢獻綿薄之力。研究中唐詩歌與書法關系既有助于解讀唐詩,又能透過詩歌了解唐代書法,甚至對整個唐代的藝術精神有一定把握。本文首章指出詩歌與書法(文字)淵源甚深:詩和文字比語言晚出,二者的產生與人的模仿本能及求知快感有關;記事是詩和文字最初的作用,節(jié)奏是二者共同的靈魂。本章還就唐代書法進行概述,認為初唐書法氣象方興,盛中唐書法登峰造極,晚唐書法衰勢已現(xiàn)。唐代詩歌與書法的關系主要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大致相同的發(fā)展趨勢;內容上相互滲透;唐代詩人多有書法實踐和書學觀念。第二章圍繞中唐之政治經濟、思想文化背景展開述論,并探究中唐詩、書共榮的原因。藩鎮(zhèn)割據(jù)與宦官亂政是中唐政治的兩大癥結,世俗文明在中唐時期蓬勃發(fā)展,儒釋道三教依然保持比肩而行的態(tài)勢,共同對中唐文藝施加影響。中唐詩、書共榮的原因主要包括:詩書取士的科舉制度;雕版印刷術的發(fā)明與筆墨紙硯的進步;盛唐詩人與書法家豐富的藝術經驗。第三章重點分析中唐詩人善書及其書法活動,并就中唐論書詩詳加討論。文學素養(yǎng)與世風家習是中唐詩人善書的主要原因,志在科舉的詩人往往擅長書法...
【文章來源】:內蒙古大學內蒙古自治區(qū)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9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甲骨上文辭較多,上下相鄰的兩字幾無重復,字體舒張,磅礴大氣,在甲骨書法中堪稱精良
圖 4.1《贈裴將軍》書法巧妙地配合了詩歌的氣勢與節(jié)奏,呈現(xiàn)出奇?zhèn)ラ_闔的藝術風貌。起情緒尚在醞釀,字體多用楷書,點畫粗細、結字大小基本均勻,但筆勢變化已露端倪,裴將軍”三字(圖 4.1 右上),分用楷書、草書、行書寫就,卻未覺有絲毫的齟齬;“
強烈控訴賊臣兇逆,雄沉頓挫,力透紙背;“天不悔禍”至“嗚呼哀哉”(圖4.2 下),牽絲枯筆,字勢偏瘦,一如書家萬念俱灰、望絕心死;“吾承天澤”至“嗚呼哀哉
本文編號:2994307
【文章來源】:內蒙古大學內蒙古自治區(qū)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9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甲骨上文辭較多,上下相鄰的兩字幾無重復,字體舒張,磅礴大氣,在甲骨書法中堪稱精良
圖 4.1《贈裴將軍》書法巧妙地配合了詩歌的氣勢與節(jié)奏,呈現(xiàn)出奇?zhèn)ラ_闔的藝術風貌。起情緒尚在醞釀,字體多用楷書,點畫粗細、結字大小基本均勻,但筆勢變化已露端倪,裴將軍”三字(圖 4.1 右上),分用楷書、草書、行書寫就,卻未覺有絲毫的齟齬;“
強烈控訴賊臣兇逆,雄沉頓挫,力透紙背;“天不悔禍”至“嗚呼哀哉”(圖4.2 下),牽絲枯筆,字勢偏瘦,一如書家萬念俱灰、望絕心死;“吾承天澤”至“嗚呼哀哉
本文編號:299430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daiwenxuelunwen/2994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