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私語聲—張愛玲散文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1-21 18:57
張愛玲散文,是其整體文學創(chuàng)作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流言》和《重訪邊城》分別是她不同時期散文創(chuàng)作的結集。以《流言》為代表的前期散文彰顯著明顯的世俗化氣息,流露出作家悲憫與同情兼具的人性觀照和獨具個性的荒原意識,寓雅于俗、生動雋永的語言風格充分展示出張愛玲前期散文的藝術獨創(chuàng)性。而她后期的散文創(chuàng)作則褪去浮華,表現(xiàn)出一種質樸疏朗的務實之感,與作家所推崇的“素樸”的文學主張相契合,語言風格方面也相應地表現(xiàn)出平實化的特征。張愛玲前后期散文出現(xiàn)如此鮮明的差異性,其原因可以從作家個人經歷的重大轉折和所處社會環(huán)境的變遷這兩個方面予以探究。但就其本質而言,張愛玲不同時期的散文創(chuàng)作都是她的一種自我翻譯,在創(chuàng)作姿態(tài)上呈現(xiàn)出精神向度的一致性。論文包括緒論、以《流言》為代表的前期散文研究、張愛玲后期散文研究、張愛玲前后期散文風格成因及內在一致性和結語這五部分。其中緒論分為兩節(jié),第一節(jié)主要論述本論文的選題理由和意義;第二節(jié)介紹國內外關于張愛玲散文的研究現(xiàn)狀及趨勢。論文的第一章分兩小節(jié),分別從思想內涵和藝術特色來分析張愛玲前期散文的藝術風格。第二章包括兩節(jié),第一節(jié)闡述張愛玲后期散文中素樸務實的精神實質,散文的理性化表...
【文章來源】:伊犁師范大學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
【文章頁數(shù)】:4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論文選題的理由或意義
二、國內外關于該課題的研究現(xiàn)狀及趨勢
三、張愛玲散文的比較研究
第一章 以《流言》為代表的前期散文研究
1.1 張愛玲前期散文的思想內涵
1.2 張愛玲前期散文的藝術特色
第二章 張愛玲后期散文創(chuàng)作研究
2.1 張愛玲后期散文的思想意蘊
2.2 張愛玲后期散文的藝術特色
第三章 前后期散文風格成因及內在一致性
3.1 個人經歷的影響
3.2 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
3.3 前后期散文精神向度的一致性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作者簡介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從“自然”“無為”思想看張愛玲的創(chuàng)作動機[J]. 張麗華. 嶺南師范學院學報. 2016(02)
[2]懂得與慈悲——張愛玲散文的幽默表達[J]. 高霞. 名作欣賞. 2015(26)
[3]顯隱之間——從《談看書》系列看張愛玲后期寫作[J]. 鐘希. 華文文學. 2015(01)
[4]張愛玲的世俗關懷[J]. 李浩文. 中國研究生. 2014(01)
[5]新世紀張愛玲散文研究綜述[J]. 郁穎. 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3(02)
[6]張愛玲與郁達夫的散文淺析[J]. 宋蕓. 文學界(理論版). 2012(11)
[7]被“言說”的“角色期待”與“角色真實”——張愛玲散文文化意味的復雜性[J]. 溫左琴. 山西大同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2(01)
[8]張愛玲的文學史意義[J]. 許子東. 讀書. 2011(12)
[9]近五年來張愛玲散文研究綜述[J]. 王余鵑. 華中師范大學研究生學報. 2011(04)
[10]以傅雷為代表的早期張愛玲研究[J]. 袁良駿. 晉陽學刊. 2011(03)
碩士論文
[1]張愛玲散文文體研究[D]. 張蕊.西北大學 2016
[2]“寫在水上的”生命體驗[D]. 黃琳.湖南師范大學 2011
本文編號:2991716
【文章來源】:伊犁師范大學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
【文章頁數(shù)】:4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論文選題的理由或意義
二、國內外關于該課題的研究現(xiàn)狀及趨勢
三、張愛玲散文的比較研究
第一章 以《流言》為代表的前期散文研究
1.1 張愛玲前期散文的思想內涵
1.2 張愛玲前期散文的藝術特色
第二章 張愛玲后期散文創(chuàng)作研究
2.1 張愛玲后期散文的思想意蘊
2.2 張愛玲后期散文的藝術特色
第三章 前后期散文風格成因及內在一致性
3.1 個人經歷的影響
3.2 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
3.3 前后期散文精神向度的一致性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作者簡介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從“自然”“無為”思想看張愛玲的創(chuàng)作動機[J]. 張麗華. 嶺南師范學院學報. 2016(02)
[2]懂得與慈悲——張愛玲散文的幽默表達[J]. 高霞. 名作欣賞. 2015(26)
[3]顯隱之間——從《談看書》系列看張愛玲后期寫作[J]. 鐘希. 華文文學. 2015(01)
[4]張愛玲的世俗關懷[J]. 李浩文. 中國研究生. 2014(01)
[5]新世紀張愛玲散文研究綜述[J]. 郁穎. 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3(02)
[6]張愛玲與郁達夫的散文淺析[J]. 宋蕓. 文學界(理論版). 2012(11)
[7]被“言說”的“角色期待”與“角色真實”——張愛玲散文文化意味的復雜性[J]. 溫左琴. 山西大同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2(01)
[8]張愛玲的文學史意義[J]. 許子東. 讀書. 2011(12)
[9]近五年來張愛玲散文研究綜述[J]. 王余鵑. 華中師范大學研究生學報. 2011(04)
[10]以傅雷為代表的早期張愛玲研究[J]. 袁良駿. 晉陽學刊. 2011(03)
碩士論文
[1]張愛玲散文文體研究[D]. 張蕊.西北大學 2016
[2]“寫在水上的”生命體驗[D]. 黃琳.湖南師范大學 2011
本文編號:299171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daiwenxuelunwen/2991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