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古代文學論文 >

先秦諸子散文中韻文現(xiàn)象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1-21 17:30
  先秦諸子韻文是指先秦諸子散文中有入韻情況的語段,它是先秦韻文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諸子散文的一大語言特色,對它的研究很有必要。從表層形態(tài)上來看,它有以下特點。在韻部上,諸子韻文韻腳字用韻比較寬松。在韻例上,句中韻腳的分布有句尾韻、句中句尾葉韻、句首句尾葉韻三種形式,用韻的轉換情況包括一韻到底、換韻、交韻、抱韻四類,韻腳在韻段中則有句句韻、偶句韻、奇句韻、奇偶混合入韻、散布五種分布類型。在規(guī)模上,它的篇幅從單句、數(shù)句到成段再到成篇不等。在句式上,以字數(shù)和節(jié)奏的標準觀之,它常見“詩經(jīng)體”的四言句,也有歌謠體的雜言句,還有其它一些特殊的形態(tài);而從結構與修辭的角度觀之,它以散行為主,但對偶的現(xiàn)象比較突出,排比的情況亦不少見,其中很多排比句有“以數(shù)為紀”的特色,此外,頂真的手法也多有出現(xiàn)。諸子韻文本質上來說還是一種散文,它只是散文經(jīng)過了韻化處理后的特殊形態(tài),這種韻化現(xiàn)象體現(xiàn)著很多深層的規(guī)律。有韻化現(xiàn)象的內容一般都體現(xiàn)出以說理為主、兼結合說明或描述的特色,其具體的兩種情況有“對道和其它高級對象的專門描述”“對要領和禁忌的直接說明”,此外,敘事的內容少有韻化的現(xiàn)象,抒情的內容和韻化現(xiàn)象聯(lián)系卻比較密切。... 

【文章來源】:中國海洋大學山東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13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研究源起
    1.2. 相關概念簡述
        1.2.1. “韻文”與“散文”
        1.2.2. “語”和“文”
        1.2.3. 關于“諸子”的界說
    1.3. 研究史回顧
    1.4. 研究思路
2. 韻文表層形態(tài)的介紹
    2.1. 韻部
    2.2. 韻例
        2.2.1. 韻在句中的位置
        2.2.2. 韻在韻段中的轉換
        2.2.3. 韻在韻段中的分布
    2.3. 規(guī)模
        2.3.1. 單句
        2.3.2. 數(shù)句
        2.3.3. 整段
        2.3.4. 全章
    2.4. 句式
        2.4.1. 字數(shù)與節(jié)奏
        2.4.2. 結構與修辭
3. 韻化現(xiàn)象的深層探索
    3.1. 內容的特征
        3.1.1. 對道或其它對象的專門描述
        3.1.2. 對要領和禁忌的直接說明
        3.1.3. 偶爾的抒情和極少的敘事
    3.2. 轉化的手段
        3.2.1. 韻體化:單調的構思和韻腳
        3.2.2. 詩意化:詩化的手法和形象
    3.3. 分布的規(guī)律
        3.3.1. 各家之間的比較
        3.3.2. 各章之間的比較
        3.3.3. 各句之間的比較
4. 產生條件的分析
    4.1. 悠久的傳統(tǒng)
        4.1.1. 原始歌謠、卦爻辭;
        4.1.2. 瞽史傳統(tǒng)
        4.1.3. 儀式與祝
        4.1.4. 官學的教育
        4.1.5. 《詩經(jīng)》的形成
        4.1.6. “重言”與“格言錄”
    4.2. 世俗的風尚
        4.2.1. 娛樂時的韻語
        4.2.2. 實用文用韻的現(xiàn)象
    4.3. 諸子學術傳播的需要
        4.3.1. 韻文對傳播的影響
        4.3.2. 印度佛經(jīng)的參照
    4.4. 戰(zhàn)國時期的文言變革
        4.4.1. 新語體
        4.4.2. 重文的意識
    4.5. 諸子的雙重身份
        4.5.1. 詩文結合的現(xiàn)象
        4.5.2. 諸子與詩人
5. 文學史層面的評價
    5.1. 對各家韻文的評價
        5.1.1. 老子
        5.1.2. 莊子
        5.1.3. 荀子
        5.1.4. 韓非子
        5.1.5. 其它
    5.2. 與當時相關文體的比較研究
        5.2.1. 與其它散文中的韻文對比
        5.2.2. 與傳統(tǒng)“詩經(jīng)”的對比
        5.2.3. 與新興“楚辭”的對比
        5.2.4. 與世俗“隱語”“優(yōu)語”“成相體”等韻文的對比
    5.3. 說理散文用韻現(xiàn)象在后世的發(fā)展情況
        5.3.1. 子書中的韻文
        5.3.2. 單篇散文中的韻文
        5.3.3. 其它體裁中的韻文
        5.3.4. 散文韻化在漢代之后的衰落和重興
    5.4. 與漢代相關韻體文學的比較
        5.4.1. 與傳統(tǒng)文體的對比
        5.4.2. 與新興文體的對比
        5.4.3. 與主流文體的比較
    5.5. 與漢后相關文體的比較研究
        5.5.1. 與漢譯佛經(jīng)的對比
        5.5.2. 和玄言詩的比較
        5.5.3. 與古文運動之后的文體對比
        5.5.4. 和現(xiàn)代散文詩的比較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個人簡歷
發(fā)表的學術論文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先秦韻文與韻文文體發(fā)生探析[J]. 張立兵.  江蘇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3(04)
[2]韓、柳古文創(chuàng)造的路徑及其體性[J]. 羅書華.  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2(01)
[3]春秋時代的“文言”變革與文學繁榮[J]. 傅道彬.  中國社會科學. 2007(06)
[4]《管子》韻語及成書年代初探[J]. 潘秋平.  語言研究. 2007(01)
[5]賦即散文詩辯——由歐美學者譯賦為“poetical essay”等談起[J]. 孫晶.  中國文學研究. 2006(04)
[6]《莊子》哲理韻文初論[J]. 陽清.  太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6(05)
[7]楚辭與周代樂語[J]. 黃震云,李海彬.  云夢學刊. 2006(03)
[8]從《七發(fā)》到《天子游獵賦》——脫離上古文學傳統(tǒng),確立漢賦表現(xiàn)世界[J]. 谷口洋.  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5(05)
[9]中國詩歌押韻的起源[J].   中國社會科學. 1998(04)
[10]先秦兩漢散句韻語中的句首韻[J]. 朱承平.  江西社會科學. 1997(09)

博士論文
[1]莊子之道的詩化言說方式[D]. 魏園.華東師范大學 2013

碩士論文
[1]先秦兵書的韻語研究[D]. 丁中山.西北師范大學 2011
[2]論先秦兩漢的頌、贊、箴、銘[D]. 張立兵.西北師范大學 2004



本文編號:2991595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daiwenxuelunwen/2991595.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91fe1***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