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祥正閩地詩歌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1-14 22:05
郭祥正是北宋詩壇一位重要的詩人,有“李白后身”的美譽。今存有他的著作《青山集》一部,收錄了其一千四百余首詩歌。本文以北宋詩人郭樣正的224首閩地詩歌創(chuàng)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對他的這些詩歌進行系統(tǒng)地分析研究,進一步發(fā)掘其詩歌的文學價值與地域價值,以期對他的閩地詩歌創(chuàng)作給出一個合理的評價。本文緒論部分主要介紹了課題來源和前人的研究現(xiàn)狀。全文分四章:第一章郭祥正生平及詩歌理論。首先介紹了郭祥正的生平事跡,以他的六次出仕為線索,對他人生中的重要事跡進行梳理。其次論述郭祥正的詩歌理論,這些理論對他的閩詩歌創(chuàng)作具有重要影響。第二章郭祥正閩地詩歌創(chuàng)作。以郭祥正的閩地詩歌創(chuàng)作為出發(fā)點,分成三個部分探討其思想內(nèi)容與藝術(shù)特色,分別是:閩地詩歌中的寫景之作;閩地詩歌中的友情往返;閩地詩歌中的游仙遐思。第三章淵源探析。著重分析了郭祥正閩地詩歌創(chuàng)作的成因。北宋時期儒釋道三教思想融合,詩壇上平淡詩風盛行以及北宋的時代環(huán)境和福建的地域環(huán)境都影響了郭祥正的閩地詩歌創(chuàng)作。第四章郭祥正閩地詩歌的價值。研究郭祥正閩地詩歌創(chuàng)作的文化價值和地域價值。郭祥正的閩地詩歌本身的文學價值較高,同時這些詩歌對于豐富閩地的文化典籍,促進閩地旅...
【文章來源】:閩南師范大學福建省
【文章頁數(shù)】:7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第一節(jié) 課題來源
第二節(jié) 研究現(xiàn)狀及分析
第三節(jié) 研究目的、意義和方法
第一章 郭祥正生平及詩歌理論
第一節(jié) 郭祥正的生平事跡簡介
第二節(jié) 郭祥正的詩歌理論
第二章 郭祥正閩地詩歌創(chuàng)作
第一節(jié) 閩地詩歌中的寫景之作
第二節(jié) 閩地詩歌中的友情往返
第三節(jié) 閩地詩歌中的游仙遐思
第三章 淵源探析
第一節(jié) 儒釋道三教的影響
第二節(jié) 平淡詩風的影響
第三節(jié) 時代及地域壞境的影響
第四章 郭祥正閩地詩歌的價值
第一節(jié) 文學價值
第二節(jié) 地域價值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附錄 :郭祥正閩地詩歌匯總
致謝
攻讀學位間取得的科研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郭祥正詩歌中的儒家情懷[J]. 楊宏,吳玲玲. 淮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6(06)
[2]郭祥正生平考補白[J]. 楊宏. 集寧師范學院學報. 2015(03)
[3]郭祥正詩學理論初探[J]. 楊宏. 天中學刊. 2014(04)
[4]郭祥正生年生平考略[J]. 曾明,陳燦平. 國學學刊. 2013(02)
[5]詩歌對話的可能性——試論宋代詩人郭祥正對李白的接受[J]. 趙婷婷. 文藝理論研究. 2012(04)
[6]郭祥正、彭汝礪合肥詩歌創(chuàng)作比較及文化意義[J]. 瀟瀟. 合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1(05)
[7]郭祥正的詩歌創(chuàng)作與禪學[J]. 張慧鵑. 山東文學. 2010(07)
[8]郭祥正的詩歌創(chuàng)作與道教[J]. 盧曉輝. 滁州學院學報. 2009(03)
[9]郭祥正與舒州[J]. 孔凡禮. 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8(11)
[10]郭祥正《擬挽歌》之解讀[J]. 鄒琳璠. 綏化學院學報. 2007(05)
碩士論文
[1]郭祥正及其《青山集》研究[D]. 趙濟凱.西北師范大學 2014
[2]郭祥正論詩詩研究[D]. 杜太廷.安徽大學 2013
[3]北宋詩人郭祥正研究[D]. 譚滔.廣西大學 2011
[4]郭祥正詩歌研究[D]. 張志勇.河北大學 2007
[5]郭祥正山水景觀題詠詩研究[D]. 瀟瀟.安徽大學 2007
[6]宋代游仙詩研究[D]. 盧曉輝.南京師范大學 2004
[7]郭祥正交游考述[D]. 毛建軍.鄭州大學 2003
本文編號:2977640
【文章來源】:閩南師范大學福建省
【文章頁數(shù)】:7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第一節(jié) 課題來源
第二節(jié) 研究現(xiàn)狀及分析
第三節(jié) 研究目的、意義和方法
第一章 郭祥正生平及詩歌理論
第一節(jié) 郭祥正的生平事跡簡介
第二節(jié) 郭祥正的詩歌理論
第二章 郭祥正閩地詩歌創(chuàng)作
第一節(jié) 閩地詩歌中的寫景之作
第二節(jié) 閩地詩歌中的友情往返
第三節(jié) 閩地詩歌中的游仙遐思
第三章 淵源探析
第一節(jié) 儒釋道三教的影響
第二節(jié) 平淡詩風的影響
第三節(jié) 時代及地域壞境的影響
第四章 郭祥正閩地詩歌的價值
第一節(jié) 文學價值
第二節(jié) 地域價值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附錄 :郭祥正閩地詩歌匯總
致謝
攻讀學位間取得的科研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郭祥正詩歌中的儒家情懷[J]. 楊宏,吳玲玲. 淮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6(06)
[2]郭祥正生平考補白[J]. 楊宏. 集寧師范學院學報. 2015(03)
[3]郭祥正詩學理論初探[J]. 楊宏. 天中學刊. 2014(04)
[4]郭祥正生年生平考略[J]. 曾明,陳燦平. 國學學刊. 2013(02)
[5]詩歌對話的可能性——試論宋代詩人郭祥正對李白的接受[J]. 趙婷婷. 文藝理論研究. 2012(04)
[6]郭祥正、彭汝礪合肥詩歌創(chuàng)作比較及文化意義[J]. 瀟瀟. 合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1(05)
[7]郭祥正的詩歌創(chuàng)作與禪學[J]. 張慧鵑. 山東文學. 2010(07)
[8]郭祥正的詩歌創(chuàng)作與道教[J]. 盧曉輝. 滁州學院學報. 2009(03)
[9]郭祥正與舒州[J]. 孔凡禮. 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8(11)
[10]郭祥正《擬挽歌》之解讀[J]. 鄒琳璠. 綏化學院學報. 2007(05)
碩士論文
[1]郭祥正及其《青山集》研究[D]. 趙濟凱.西北師范大學 2014
[2]郭祥正論詩詩研究[D]. 杜太廷.安徽大學 2013
[3]北宋詩人郭祥正研究[D]. 譚滔.廣西大學 2011
[4]郭祥正詩歌研究[D]. 張志勇.河北大學 2007
[5]郭祥正山水景觀題詠詩研究[D]. 瀟瀟.安徽大學 2007
[6]宋代游仙詩研究[D]. 盧曉輝.南京師范大學 2004
[7]郭祥正交游考述[D]. 毛建軍.鄭州大學 2003
本文編號:297764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daiwenxuelunwen/2977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