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古代文學論文 >

繆荃孫詩詞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2-27 09:24
  繆荃孫(1844—1919)是晚清近代時期著名的學者,精通目錄、金石之學,尤好藏書,其治學成果、方法對近代有著深遠的影響。然而當代學界對他的研究僅關注于學術方面,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其詩詞創(chuàng)作情況。本文共分五章,其實包含兩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論述其詩詞行跡與交游、詩學思想、詩歌創(chuàng)作,第二部分由其編輯的《國朝常州詞錄》入手,論述其詞學思想及詞創(chuàng)作情況。第一章考察繆荃孫詩歌行跡與交游,將繆荃孫詩歌創(chuàng)作與交游分為三個時期,第一是未出仕時,第二是在京城做官時,第三是清朝滅亡后。第一階段繆荃孫與吳侃、楊慧生、湯成彥、姚覲元四人交往比較重要,對其詩歌早期風格的形成產(chǎn)生了一定的影響。第二階段繆荃孫在京城為官,與當時同光派詩人廣泛交游,留存了大量詩篇。第三階段繆荃孫流寓上海,參與了淞濱吟社、超社、逸社的詩歌唱和活動,其心性也在這時發(fā)生了轉變。第二章論述繆荃孫詩學思想。第一節(jié)探析其詩學思想的轉變,何以從“重隨園”,到“薄隨園重幾社”,這與他身處的詩壇環(huán)境、學術興趣指向等都有一定關系。第二節(jié)探討繆荃孫關于詩品與人品、境與詩歌創(chuàng)作關系的論述,繆荃孫重視詩品與人品的結合,認為詩人所處環(huán)境對詩歌創(chuàng)作會產(chǎn)生不小... 

【文章來源】:西北大學陜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12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繆荃孫詩詞創(chuàng)作總貌及研究意義
    二、繆荃孫詩詞研究現(xiàn)狀
    三、研究思路與方法
第一章 繆荃孫詩歌行跡及交游考
    第一節(jié) 、馬蹄歲月真虛擲——未出仕時
        一、已是天涯同作客——同吳侃交游
        二、識我泥途里,三薰三沐之——同楊慧生交游
        三、龍性嵇中散,蛾眉屈左徒——同湯成彥交游
        四、斯文久淪寂,大雅誰扶持——同姚覲元交游
    第二節(jié) 京洛頻年素化緇——廿年宦跡與行吟
        一、在京城時
        二、在鄂修志與鐘山書院
    第三節(jié) 轉瞬滄桑百變更——流寓海上
        一、消寒詩會與淞濱吟社
        二、超社與逸社
第二章 繆荃孫詩學思想考論
    第一節(jié) “仿隨園”到“薄隨園重幾社”之變探析
    第二節(jié) 詩品與人品、境與詩之關系論
    第三節(jié) 以詩存史論與推重末世悲音詩作
    第四節(jié) 對女詩人才情之作的揄揚
第三章 繆荃孫詩歌創(chuàng)作論
    第一節(jié) 繆荃孫之詩歌創(chuàng)作主題
        一、紀亂憂時詩與詠史之作
        二、羈旅行役詩與游宴唱和詩
        三、詠物詩與題圖詩
    第二節(jié) 徘徊于唐宋間的詩風
        一、清末唐宋詩之爭與繆荃孫的兩首試帖詩
        二、繆荃孫詩的“宗唐”體現(xiàn)
        三、繆荃孫晚年詩作與宋詩之關系
第四章 《國朝常州詞錄》及其詞學思想研究
    第一節(jié) 光緒十九年與國朝常州詞錄的編纂
    第二節(jié) 《國朝常州詞錄》序文中的詞學思想
    第三節(jié) 從《詞錄》所輯詞論中看繆荃孫詞學思想
    第四節(jié) 從諸家詞作去取看繆選詞偏好
    附:繆荃孫與宋詞?
第五章 繆荃孫詞社活動考略與詞創(chuàng)作研究
    第一節(jié) 繆荃孫詞社唱和活動考略
        一、京城詞社唱和交游
        二、鷗隱、風余詞社活動考略
        三、冰泉唱和活動考略
    第二節(jié) 繆荃孫詞風承襲及詞作審美追求
        一、步踵姜張,清空哀婉
        二、接武鹿潭,渾厚蘊藉
        三、直寫心境,獨抒性情
結語
參考文獻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金武祥“冰泉唱和”考論[J]. 朱則杰.  淮陰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6(01)
[2]民初遺民詩詞中的蘇軾意象[J]. 羅惠縉.  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5(05)
[3]“交游”與“紀念”:“宣南詩社”之“題圖詩卷”讀解[J]. 魏泉.  文藝研究. 2015(09)
[4]論清代常州詞派之詞選評點[J]. 劉深.  廣西社會科學. 2015(05)
[5]民國詞社知見考略[J]. 査紫陽.  長春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4(06)
[6]科舉試詩對清代詩學的影響[J]. 蔣寅.  中國社會科學. 2014(10)
[7]亡國人·采珠者·有情的共同體:民初上海遺民詩社研究[J]. 吳盛青.  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 2013(04)
[8]近百年詞社考論[J]. 馬大勇.  文藝爭鳴. 2012(05)
[9]論詞之“哀感頑艷”說[J]. 彭玉平.  文學遺產(chǎn). 2011(04)
[10]論“填詞圖”及其詞學史意義[J]. 夏志穎.  文學遺產(chǎn). 2009(05)

博士論文
[1]近世京津詞壇研究[D]. 謝燕.華東師范大學 2014
[2]清代詞社研究[D]. 萬柳.南開大學 2010
[3]清代晚期唐宋詩之爭流變史[D]. 郭前孔.蘇州大學 2009
[4]超社逸社詩人群體研究[D]. 朱興和.華東師范大學 2009
[5]清末民初宋詩派文人群體研究[D]. 楊萌芽.復旦大學 2007
[6]近代宋詩派研究[D]. 賀國強.蘇州大學 2006
[7]沈曾植年譜長編[D]. 許全勝.華東師范大學 2004

碩士論文
[1]周慶云與《淞濱吟社集》研究[D]. 吳可嘉.浙江工業(yè)大學 2014
[2]繆荃孫文獻學述略[D]. 張坤.陜西師范大學 2009



本文編號:2941498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daiwenxuelunwen/2941498.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ddfe7***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