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紀王安憶小說的隱喻敘事研究
【學位單位】:江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I207.42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王安憶及其作品述評
二、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綜述
三、選題思路及研究價值
第一章 新世紀王安憶小說隱喻敘事景觀的掃描
第一節(jié) 新世紀王安憶小說隱喻敘事的發(fā)展軌跡
一、探索性文本:《富萍》
二、實驗性文本:《遍地梟雄》
三、成熟性文本:《匿名》
第二節(jié) 新世紀王安憶小說隱喻敘事的人物群像
一、城市接納的新移民
二、城鄉(xiāng)驅逐的邊緣人
三、城市原住民中的小人物
第三節(jié) 新世紀王安憶小說隱喻敘事的創(chuàng)作策略
一、隱喻敘事的連接效應
二、隱喻敘事的詩性效果
三、隱喻敘事的語篇統(tǒng)攝功能
第二章 新世紀王安憶隱喻小說的表現(xiàn)形態(tài)
第一節(jié) 人物隱喻
一、《遍地梟雄》中小人物的隱喻:歷史的戲說者
二、《匿名》“主人公”的隱喻:從“他”到“老新”
第二節(jié) 情節(jié)隱喻
一、《遍地梟雄》中綁架案的隱喻:身份的焦慮
二、《匿名》中落水案的隱喻:自我救贖的失敗
第三節(jié) 主題隱喻
一、“林窟”的隱喻:對原始文明的尋找
二、“新世界”的隱喻:對現(xiàn)代文明的探尋
第三章 王安憶小說隱喻敘事的價值意義
第一節(jié) 王安憶式隱喻敘事的精神追求
一、從“書寫城市”到“書寫文明”的飛躍
二、“精英意識”的堅守者
第二節(jié) 王安憶隱喻式小說的現(xiàn)代意蘊
一、關注當代青年的精神困境
二、對當代文學發(fā)展問題的憂思
結語
致謝
參考文獻
附錄: 作者在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論文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勇忠;;小說文本構建與隱喻敘事[J];外語教學;2015年06期
2 楊慶祥;;阿三考——由《我愛比爾》兼及王安憶的寫作癥候[J];文藝研究;2015年04期
3 高興;;尋找“上!:文化記憶理論與上海文學研究[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年02期
4 徐盛桓;;隱喻的起因、發(fā)生和建構[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4年03期
5 陳曉明;;在歷史的“陰面”寫作——試論《長恨歌》隱含的時代意識[J];文學評論;2013年06期
6 楊慶祥;;歷史重建及歷史敘事的困境——基于《天香》、《古爐》、《四書》的觀察[J];文藝研究;2013年08期
7 陳思和;;批評與創(chuàng)作的同構關系——兼談新世紀文學的危機與挑戰(zhàn)[J];當代作家評論;2012年03期
8 程瑾濤;劉世生;;作為敘事治療的隱喻——以《簡·愛》為例[J];外語教學;2012年01期
9 李新艷;;有意疏離 無意契合——從文學史角度看王安憶1990年以來的創(chuàng)作轉型[J];當代文壇;2012年01期
10 程光煒;;小鎮(zhèn)的娜拉——讀王安憶小說《妙妙》[J];當代作家評論;2011年05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林鶯;張愛玲文學語言中的隱喻[D];復旦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欣芹;論王安憶21世紀小說的女性意識[D];云南大學;2015年
2 張瀟暉;新世紀以來王安憶作品中的現(xiàn)代女性形象分析[D];西北師范大學;2015年
3 杜艷;張愛玲小說中“女人隱喻”的認知研究[D];西南大學;2015年
4 郜雪;王安憶小說的女性成長敘述[D];安徽師范大學;2015年
5 王濟洲;莫言小說中的詩性隱喻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4年
6 張栩;身體的隱喻:張玉清少年小說創(chuàng)作的敘事倫理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4年
7 劉佳;非女性主義立場下的性別觀照[D];浙江師范大學;2014年
8 周雨曄;論王安憶小說創(chuàng)作中的上海書寫[D];華東師范大學;2014年
9 李芳;日常生活的詩意建構[D];山西師范大學;2013年
10 史妍;經驗話語的建構與成長故事的訴說[D];四川外國語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288250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daiwenxuelunwen/2882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