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古代文學論文 >

言與不言:予且小說的女性書寫

發(fā)布時間:2020-11-10 10:41
   予且的女性意識貫穿其創(chuàng)作始終,F(xiàn)有資料顯示,20世紀20年代,予且即對女性生存問題有所關注。20世紀30-40年代,予且承接之前的熱情,繼續(xù)對女性問題給予文學觀照。尤其在其小說中,蘊含著深切的女性關懷。如果結合當時創(chuàng)作的時代背景來考察,那么予且的女性書寫則呈現(xiàn)出復雜的面貌?傮w上說,予且小說中的女性處于物質與精神的雙重困境之中;緳嗬娜笔,婚戀中的經(jīng)濟依附地位,社會規(guī)訓和自我監(jiān)視導致的異常處境,半覺醒的精神狀態(tài),這些都映現(xiàn)出女性的他者境遇。由仔細推究可知,予且筆下的女性“他者”與當時的上!八摺敝g有著內(nèi)在的同構關系。相對于強大的男性世界來說,女性是被壓迫的和依附的他者;相對于西方列強和日本帝國主義而言,20世紀30-40年代的上海是被侵略、被殖民的他者。同為他者,予且筆下女性與20世紀30-40年代的上海有著相似的境遇、體驗與訴求。首先,二者都遭遇一定程度的壓迫,其獨立性、自主性都受到強權的損害。其次,在擺脫他者困境和爭取獨立自主的強烈要求方面,二者有著內(nèi)在的一致性。因此,予且筆下女性生存困境與上海20世紀30-40年代的困境有著內(nèi)在的同構關系。20世紀30-40年代,置身于政治高壓和思想文化管制中,文人的言說自由受到極大的限制。在“言”與“不言”的特殊環(huán)境中,予且在其女性書寫中揉進了一些社會問題意識。雖然這些隱晦的反抗散落在文本之中,顯得微弱無力,但這些零碎的聲音也表達了異民族統(tǒng)治下的一種隱性抗爭情緒。結合予且前期的反帝愛國舉動,回歸20世紀30-40年代上海特殊的社會環(huán)境,則會發(fā)現(xiàn)予且女性書寫的復雜性。在女性困境的直接呈現(xiàn)與上海困境的隱秘表達的雙重困境的建構中,予且找到了自己的抵抗空間。雖然從表面的文字上找不到直接的反抗話語,但其背后卻蘊藏著反抗的情緒和抵抗的意識?傊,20世紀30-40年代,在上海特殊的社會環(huán)境中,予且的女性書寫體現(xiàn)出一定的復雜性:一方面,呈現(xiàn)出對女性生存境遇的深切關懷;另一方面,也隱晦地表達了對民族解放的潛在訴求。
【學位單位】:河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I207.42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2.研究現(xiàn)狀綜述
第1章 物質與精神:女性的雙重困境
    1.1 女性的生存困境
        1.1.1 基本權利的缺失
        1.1.2 婚戀中的生存困境
    1.2 女性的精神困境
        1.2.1 規(guī)訓中的異常狀態(tài)
        1.2.2 半覺醒的精神狀態(tài)
第2章 壓迫與解放:女性困境與20世紀30-40年代上海困境的同構
    2.1 同為他者的“困境同構”
        2.1.1 受壓迫的命運
        2.1.2 非常態(tài)的體驗
    2.2 同為他者的解放訴求
        2.2.1 女性解放吁求
        2.2.2 民族解放訴求
第3章 “言”與“不言”:予且女性書寫的復雜性
    3.1 言:深切的女性關懷
    3.2 不言:隱晦的反抗
        3.2.1 復雜的文化心態(tài)
        3.2.2 民族解放的潛在訴求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學位期間取得的科研成果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9條

1 滿建;;民國《良友》畫報與予且早期散文的“市民趣味”[J];河北工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年02期

2 胡亞敏;肖祥;;“他者”的多副面孔[J];文藝理論研究;2013年04期

3 周鳳梅;丁長征;;論予且“日常生活”寫作的文學史意義及其不足[J];宿州學院學報;2011年07期

4 李楠;;1940年代海派小說新舊融合的敘事傳統(tǒng)[J];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1期

5 喬以鋼;孫琳;;論新感覺派文本的“尤物敘事”[J];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6期

6 成秀萍;批判男性世界的女性書寫——論張愛玲小說中的女性主義色彩[J];江蘇社會科學;2001年05期

7 張泉;抗日戰(zhàn)爭時期中國淪陷區(qū)的言說環(huán)境——以北京上海文學為中心[J];抗日戰(zhàn)爭研究;2001年01期

8 李今;日常生活意識和都市市民的哲學──試論海派小說的精神特征[J];文學評論;1999年06期

9 孔慶東;論抗戰(zhàn)時期的社會言情小說[J];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1997年0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李軍;想象性書寫與邊緣性閱讀[D];吉林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錢鈺;獨立自我的言說與日常化的世俗沉浮[D];安徽大學;2016年

2 王瓊;“東吳系女作家”小說研究[D];南京大學;2014年

3 金傳勝;周天籟文學創(chuàng)作論[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4年

4 林曉娟;蘇青創(chuàng)作視角簡論[D];華僑大學;2013年

5 馮舒潔;五四女作家小說中的母性書寫[D];南京師范大學;2012年

6 李楠;論予且通俗小說中的現(xiàn)代性[D];河北大學;2011年

7 譚飛;岸邊的守望——東吳系女作家論[D];蘇州大學;2010年

8 劉云;陳衡哲女性觀解析[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2877836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daiwenxuelunwen/2877836.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7edc7***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