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古代文學論文 >

救亡與審美的融通——全面抗戰(zhàn)時期敘事詩的藝術演進

發(fā)布時間:2020-10-24 09:59
   全面抗戰(zhàn)的爆發(fā),使新詩在參與民族救亡的斗爭中,對現(xiàn)實的認識得以深入發(fā)展,個體生命體驗得到不斷豐富,加深了對現(xiàn)實的關懷,為敘事詩的發(fā)展創(chuàng)設了新的空間。敘事詩的發(fā)展是以詩人在現(xiàn)實中的生與死、血與火的體驗,以及對個人、國家與民族的思考為基礎,并以敘事服務于抒情的需要,顯現(xiàn)出與抗戰(zhàn)初期濃厚的政治抒情相異的新的審美標準。而在這種審美的規(guī)約之中,詩歌形式上同樣也相應地作出了新的調(diào)整,真正達成了救亡與審美的融通,顯現(xiàn)為新詩內(nèi)質(zhì)和形式的變化,不僅推進了敘事詩詩學藝術的建構,也推進了中國新詩整體發(fā)展。
【文章目錄】:
一、詩歌在抗戰(zhàn)救亡中走向新的抒情
二、詩歌內(nèi)容隨現(xiàn)實體驗深入而豐富
三、詩歌語言隨詩歌形式發(fā)展而擴容
四、結語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謝應光;20世紀中國新詩二題[J];三峽學刊;1996年04期

2 盧楨;;域外行旅與中國新詩的發(fā)生[J];文藝研究;2018年09期

3 晏青;;茅盾與中國新詩[J];名作欣賞;2009年29期

4 沈檢江;東方精神的失落與重建──中國新詩歷程的反思[J];學習與探索;1997年04期

5 鄒建軍;黃惠;;羅念生早期詩歌中的“他者”[J];現(xiàn)代中文學刊;2019年03期

6 劉丹;熊輝;;外國詩歌的“翻譯體”與中國新詩的形式建構[J];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10年03期

7 朱先樹;;中國新詩九十年隨想[J];詩刊;2007年17期

8 谷巖;;難以言說的言說——對南星《秋晚五章》其一的解讀[J];唐山文學;2018年10期

9 馬春光;;《中國新詩》與“中國新詩”派——對“中國新詩派”的再認識[J];語文學刊;2009年23期

10 常文昌;王衛(wèi)英;;中國新詩的兩種走向——臧克家艾青比較論[J];中國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4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劉長華;民族神話、傳說意象與中國新詩民族性的建構之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2年

2 熊輝;五四譯詩與早期中國新詩[D];四川大學;2007年

3 羅昌智;浙江新詩的歷史演進與審美建構(1917~1949)[D];浙江大學;2015年

4 李鴻雁;唐前敘事詩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5 王強;中國新詩的視覺傳播研究[D];蘇州大學;2012年

6 徐麗鵑;周代“六詩”與中國早期詩歌藝術形態(tài)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徐秀;中國新詩理論研究1927—1949[D];首都師范大學;2001年

2 熊輝;20世紀中國新詩大眾化運動考察[D];西南師范大學;2003年

3 孫莉;論中國新詩的語言藝術[D];延邊大學;2003年

4 付奎;(“五四”-1958年)中國新詩民歌化現(xiàn)象[D];蘭州大學;2007年

5 雷斌;中國新詩合法性危機的語境淵源[D];西南師范大學;2005年

6 李強先;中國新詩現(xiàn)狀的思考[D];四川大學;2007年

7 陳潔;現(xiàn)代詩歌:論中國新詩與歌詞的三次交融[D];西南大學;2010年

8 陳振波;“中國新詩年鑒”(1998-2010)的詩學脈絡[D];西南大學;2013年

9 蒲敏;“打工詩歌”中的身份認同問題[D];云南師范大學;2019年

10 黃懷鳳;余秀華詩歌藝術研究[D];貴州師范大學;2019年



本文編號:2854318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daiwenxuelunwen/2854318.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8be38***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