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華小說的女性形象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7-31 12:37
【摘要】:余華是當代非常有影響力的先鋒小說家,他的作品曾多次獲得國內外各種獎項,被看作是先鋒小說革命的代表人物。近年來,研究者對余華作品的討論分析較深入與充分,但是對其小說中的女性形象研究還比較薄弱,這是因為余華在創(chuàng)作中將女性形象置于一種無聲的地位,使其處于遮蔽狀態(tài),導致女性形象不夠立體化、典型化。本論文試圖對余華作品中的眾多女性形象進行研究,以批判文學作品中的男性中心主義,喚醒當今社會女性的獨立意識。本論文共分五個部分,第一部分為緒論,首先是對余華小說的創(chuàng)作成果進行總結,對其80年代、90年代兩個時期小說風格的轉變進行概述。其次是在余華小說研究現(xiàn)狀的基礎上,著重指出關于女性形象研究的不足。第二部分為論文的第一章,女性形象的多樣畫卷。本章從悲劇化的女性形象、女性形象在男權社會中的地位、女性形象悲劇命運的深度剖析三方面入手,分析余華小說中女性形象的不同類型、揭示女性人物在男權社會中被壓迫的地位和作為男性附屬物的不平等地位以及剖析女性悲劇命運背后的深層原因。第三部分為論文的第二章,女性形象的創(chuàng)作轉變。本章從余華的創(chuàng)作歷程入手,在余華80年代至90年代創(chuàng)作轉型的基礎上,分析筆下女性形象由人性惡到人性善的轉變、由符號化到具象化的轉變、由“失語”的女性到女性的“發(fā)聲”三方面創(chuàng)作轉變的特點。第四部分為論文的第三章,女性書寫方式的獨特性。本章從敘事學和審美意象兩方面出發(fā),通過以男性為中心的敘事視角和以男性權力的敘事話語來書寫遮蔽化、邊緣化的女性,反映出女性在男性統(tǒng)治的社會環(huán)境中的弱勢地位與失語狀態(tài)以及社會漠視下的生活,通過特殊意象分析挖掘出小說中隱秘的深層次多重意蘊。最后通過分析小說中重復的敘事功能,以此發(fā)現(xiàn)余華小說所蘊含的回環(huán)往復、詩性的獨特魅力。第五部分為論文的結語,總結本論文研究女性形象的核心內容以及研究女性形象對當今社會的價值與意義,期待更多的文學者拓寬對余華女性形象研究的廣度和深度。
【學位授予單位】:伊犁師范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I207.42
本文編號:2776480
【學位授予單位】:伊犁師范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I207.4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賈佳;;淺談余華小說中的女性地位[J];新西部(理論版);2015年16期
2 馮艷華;;余華小說女性悖論式敘事的后現(xiàn)代性[J];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12年06期
3 張梅;;從女性主義視角分析余華筆下的女性形象[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2年04期
4 張磊;;父權視野下女性的聲音——論余華小說中女性形象[J];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6期
5 劉思謙;;女性文學中的父權制解讀[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3期
6 崔玉香;;女性,一個被扭曲遮蔽的群體——余華小說男權意識批判[J];東岳論叢;2006年02期
7 張筱南;樂雪;;缺失的女性——中外影視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分析[J];長江論壇;2005年06期
8 孫燕;;女性形象的文化心理分析[J];社會科學;2005年12期
9 季紅真;確立女性主體與女性文學創(chuàng)作[J];文藝爭鳴;2004年03期
10 鄭榕玉;中國文學中女性形象的嬗變[J];閩西職業(yè)大學學報;2004年01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程祥;溫暖黑夜的光[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277648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daiwenxuelunwen/2776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