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可以觀”視域中的《詩經(jīng)》婚戀詩
發(fā)布時間:2020-07-30 14:17
【摘要】:《詩經(jīng)》是一部詩歌集,濃郁的現(xiàn)實主義寫作風格,讓其一直傳唱至今!对娊(jīng)》中有許多詩歌是描寫周代人民戀愛生活、婚姻生活和家庭生活的,這類詩歌不僅數(shù)量上占有很大的優(yōu)勢,同時,也因為其反映出了周代人民戀愛生活和婚姻生活的面貌,吸引著歷朝歷代的學者研究。這一類詩歌,目前學術界比較認可的稱呼是“婚戀詩”!对娊(jīng)》婚戀詩是《詩經(jīng)》中描寫戀愛題材、婚姻題材以及家庭生活題材詩歌的總稱。學術界對于《詩經(jīng)》婚戀詩的研究投入了很大的熱情,在兩千多年的《詩經(jīng)》研究中,歷代學者從多個角度,運用多種方法研究《詩經(jīng)》中的婚戀詩,研究成果也是碩果累累。以孔子的“詩可以觀”為代表的古今中外文論對文學與社會歷史之間具有的“模仿-再現(xiàn)”性關系都有所闡釋,這給了我們一個理論根據(jù),我們可以從這個角度,通過解讀《詩經(jīng)》來觀照周代的文化。因此,筆者選擇從這個角度入手,研究《詩經(jīng)》中的婚戀詩。全文共六章。第一章是引言部分,主要論述了選題意義及文章結(jié)構(gòu),總結(jié)了國內(nèi)外學者對《詩經(jīng)》婚戀詩的研究成果,同時劃分了本論文界定下的《詩經(jīng)》婚戀詩的范圍。第二章主要論述了“詩可以觀”詩學命題,同時運用了美國M.H.艾布拉姆斯教授的“四因素說”理論。第三章主要論述了從《詩經(jīng)》婚戀詩“觀”周代的愛情文化。第四章主要論述了從《詩經(jīng)》婚戀詩“觀”周代的婚姻文化。第五章主要論述了從《詩經(jīng)》婚戀詩“觀”周代的棄婦文化。第六章是結(jié)語,總結(jié)了本論文的研究成果。
【學位授予單位】:景德鎮(zhèn)陶瓷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I207.22
本文編號:2775654
【學位授予單位】:景德鎮(zhèn)陶瓷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I207.2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趙會莉;;《詩經(jīng)》中周代婚俗探微[J];學術交流;2014年02期
2 韓玫;;從《氓》看《詩經(jīng)》中的棄婦詩[J];牡丹江大學學報;2012年01期
3 李勇;;當代文藝理論的媒介研究“轉(zhuǎn)向”——從艾布拉姆斯接著說[J];文藝理論研究;2010年06期
4 郭萬金;;《詩經(jīng)》研究六十年[J];文學評論;2010年03期
5 鄭希;;《詩經(jīng)》中女性悲劇命運探源[J];西藏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4期
6 魯洪生;;《詩經(jīng)》婚戀詩創(chuàng)作的文化背景[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6期
7 蘇辰;萬慶;;從《詩經(jīng)》中的婚戀詩看周代女性的地位[J];玉溪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02期
8 涂慶紅;《詩經(jīng)》中的婚期淺探[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5年11期
9 丁進;周禮規(guī)范下的《詩經(jīng)》婚戀詩歌創(chuàng)作[J];江淮論壇;2005年05期
10 王曉路;艾布拉姆斯四要素與中國文學理論[J];文學評論;2005年03期
本文編號:277565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daiwenxuelunwen/2775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