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代南方文人北上與南北文學融合
發(fā)布時間:2020-07-27 13:50
【摘要】:中古歷史時期的南北文學融合問題,是魏晉南北朝文學向盛唐文學演進的重要關目,而這一融合歷經(jīng)了長久而復雜的過程。隋代歷時雖短,卻是其中不可忽略的重要階段。隋代大批南方文人北上,對文學融合產(chǎn)生了重要作用。論文以北上入隋的南方文人為切入點,分析梁陳宮體詩風在隋代的演變情況,進而考察隋代南北文學融合的進程和效度。第一章,從政治環(huán)境、階層動向和文化整合三個維度闡述隋代南方文人北上所處的歷史背景。并以表格列出隋代北上主要的南方文人,反映出當時的基本情況。隋代南方文人在結束分裂,走向統(tǒng)一的時代環(huán)境北上,從社會階層動向看,處在隋唐士族中央化鏈條上,從文化整合南朝化傾向看,他們又是當時南方文學與文化的代言人。第二章,主要探討的是南方文人北上的命運沉浮。隋文帝朝,因文帝狹隘地堅持“關中本位”政策,對南方力量進行打壓,同時對山東文人也持提防、排擠的態(tài)度,大多北上的南方文人在隋文帝朝的境遇并不樂觀。大致可以分為四種類型。一是較早入隋的一批南人。他們相對已融入關隴地域與楊隋政權。二是后期入隋的南人。往往仕進艱難、地位低下,生存窘困。三是大量南方文人投靠藩王,尤其以晉王楊廣府邸文士為最。四是一批技藝、方術之士。他們憑借自身長處,逢迎統(tǒng)治者的嗜好,謀求自身仕進。四種類型從不同方面反映出文帝時代,南方文人仕進及命運的艱難。而至隋煬帝一朝,由于隋場帝逐漸的突破其父狹隘的關中本位,實行南方化政策,大量重用南方人士。南方文人的命運和地位發(fā)生逆轉,如虞世基、裴蘊等南人進入煬帝朝的統(tǒng)治核心集團。入北南士的生存狀況與社會政治地位的變化都會對南北文學的融合的進程與效度產(chǎn)生重要影響。第三章,主要通過文帝朝南方文人和山東文人的詩歌作品分析,揭示文帝朝南方文學北傳的真實情況。入關的境遇以及心境的變化,使南方文人在文帝朝的創(chuàng)作風格發(fā)生了很大變化,詩作中多流露出深沉的亡國之痛和強烈的相關之思,迥異于此前梁陳時期的宮體艷調。究其原因,除了南人自身心境變化外,更重要的還在于隋文帝實行文風改革,抵制南朝艷風,并強行用行政和律法手段干預文學的發(fā)展,使得梁陳宮體詩在文帝一朝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南方文學的北傳在文帝一朝嚴重受挫。不過客觀上,文帝的文風改革對梁陳宮體艷風的蔓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第四章,主要探討隋煬帝一朝的文學融合狀況。在煬帝南方化政策影響下,南朝艷曲重新恢復,作家構成以南方文人為主,宮廷文學又成主流。從煬帝朝宮廷文人的唱和看,梁陳宮體艷風已經(jīng)有所減少,詩中景物描寫的比重則大大增加,沖淡了梁陳宮廷創(chuàng)作中的浮艷成分。梁陳宮體歷經(jīng)隋文帝朝的抑制再至隋煬帝朝的復歸,已經(jīng)逐漸在向宮廷詩轉化。此外,煬帝的詩風存在明顯存在“剛健”和“柔艷”兩種不同的審美質素,分別反映出北方和南方兩種不同的文風。在文學審美觀上,煬帝推崇“典麗”的審美觀,實際來自南梁蕭統(tǒng)。煬帝的自身的文學創(chuàng)作反映了南北文學融合的趨勢。終隋一代,南北文學依然處于合而不融的狀態(tài),沒有完成融合。但歷經(jīng)文帝、煬帝兩朝,南北文學融合實為一次精彩的預演,為后來初唐南北文學的進一步融合提供了諸多有益的啟示。
【學位授予單位】:陜西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I206.2
本文編號:2771923
【學位授予單位】:陜西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I206.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鄧無瑕;李建國;;論虞世南應制詩的隋唐之變[J];三峽論壇(三峽文學·理論版);2015年05期
2 阮愛東;;唐音之始:虞世南詩歌新論[J];新疆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3 康震;;關隴集團與隋唐之際的文學觀念[J];文藝研究;2010年04期
4 康震;;南北朝時期“關隴集團”文學觀念的發(fā)展演變[J];文學評論;2008年02期
5 康震;文化整合視野中的詩史進程——論隋代詩歌的文化史意義[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6 張采民;隋唐之交思想的自由開放與南北詩風的融合[J];文史哲;2004年04期
7 吳洪琳;評隋煬帝官制改革[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2期
8 吳功正;論隋代的文學審美特征[J];東岳論叢;2001年03期
9 張采民;論隋詩在詩歌發(fā)展史上的價值[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4期
10 唐長孺;;論南朝文學的北傳[J];武漢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3年06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白曉帆;隋代文學考論[D];山東大學;2014年
2 王強;隋煬帝文化政策與文學實踐的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6年
3 于英麗;隋代詩歌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顧婷婷;齊梁至初唐宮體詩的嬗變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16年
2 楊杉;二虞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277192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daiwenxuelunwen/2771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