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色”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溫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I206.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川合康三;Li Yuxi;;略談《文選》[J];臺州學院學報;2019年01期
2 邵杰;;“騷”“七”兼體與《文選》之“由詩漸文”——《文選》序“體”研究之二[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年06期
3 劉鋒;;清代《文選》?笔雎訹J];殷都學刊;2016年04期
4 穆克宏;;《文選》文體分類再議[J];中國典籍與文化;2017年01期
5 劉玉葉;;南朝的總集編纂與文學觀念之辨——兼論《文選》與《弘明集》的選錄理念[J];鄭州輕工業(yè)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年04期
6 唐普;;北宋國子監(jiān)《文選》版本考述[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年05期
7 凌郁之;;經典的尷尬:《文選》在宋代的嬗替[J];古典文學知識;2016年01期
8 高小慧;;楊慎對《文選》的評價與接受[J];宜賓學院學報;2016年05期
9 孫津華;;從“文話”視域看《文選》的品評——以《歷代文話》為中心[J];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年01期
10 傅剛;;百年《文選》學研究回顧與展望[J];古代文學前沿與評論;2018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樸貞淑;;《文選》東傳時間及其途徑[A];東方叢刊(2009年第2輯 總第六十八輯)[C];2009年
2 ;《文選》研究·編前語[A];東方叢刊(2007年第1輯 總第五十九輯)[C];2007年
3 力之;;《文選》非“尚未最后加工定稿之書”辨——《文選》所錄作品的序文研究之二[A];東方叢刊(2007年第1輯 總第五十九輯)[C];2007年
4 丁紅旗;;論隋時《文選》學中心在江南的形成及其北移[A];第二屆江南文化論壇——江南都市與中國文學[C];2013年
5 唐志遠;;《文選》李善注文學批評方法述略——以詩類注為例[A];古代文學理論研究(第三十二輯)——中國文論的古與今[C];2011年
6 施榆生;;李善對《文選》修辭表達的闡釋[A];文學語言理論與實踐叢書——辭章學論文集(上)[C];2002年
7 吳根平;;《文選》李善注引《方言》考辨(四則)[A];江西省語言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8 梁奕華;;小論《文華秀麗集》中的游覽詩——通過與《文選》進行比較[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10年年會論文集[C];2010年
9 朱曉海;;《文選》所收三篇經學傳注序探微[A];古代文學理論研究(第三十一輯)——中國文論的方與圓[C];2010年
10 李大明;;《文選》編詩“以時代相次”考辨[A];高校編輯出版工作論集[C];199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張春海 實習記者 強慧婷;推動《文選》學研究繁榮發(fā)展[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8年
2 張珊 蘇州大學文學院;《文選補遺》體現(xiàn)宋代文章觀念[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6年
3 景浩 西北師范大學文學院;百年選學:抄本研究的成就與不足[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7年
4 西北師范大學文學院 景浩;九條本《文選》版本流傳與文獻價值[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7年
5 路來森;也談讀“注”[N];福建日報;2017年
6 黑龍江大學文學院 趙建成;李善的“神明書架”[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7年
7 本報記者 楊軍會 張莉;一套豐盛的精神大餐[N];邢臺日報;2017年
8 傅剛;怎樣讀《文選》[N];中華讀書報;2016年
9 邱大軍;深入學習宣傳《文選》切實改進加強各項工作[N];海南日報;2006年
10 于春暉;把《文選》學習不斷引向深入[N];人民日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馮淑靜;《文選》詮釋研究[D];山東大學;2006年
2 郭蓉;《文選》李善注征引式訓詁研究[D];山東大學;2007年
3 傅剛;《昭明文選》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1998年
4 趙俊玲;《昭明文選》評點研究[D];復旦大學;2008年
5 黃方方;顏師古、李善于《漢書》、《文選》相同作品注釋對比研究[D];暨南大學;2012年
6 劉九偉;明州本文選研究[D];河南大學;2009年
7 馮莉;《文選》賦研究[D];北京語言大學;2008年
8 郭寶軍;宋代文選學研究[D];河南大學;2009年
9 高智;六朝隱逸詩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3年
10 孔令剛;奎章閣本《文選》研究[D];河南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忠杰;余蕭客《文選》學研究[D];華僑大學;2019年
2 程昱;“物色”研究[D];溫州大學;2019年
3 周園園;《文選》哀傷賦、詩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9年
4 吳彬彬;《文選》銘、誄、碑文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9年
5 李夢姣;《文選》李善注引子部儒家類書錄[D];鄭州大學;2018年
6 曾朝驕;《文選》李善注“以賦注詩”現(xiàn)象研究[D];煙臺大學;2018年
7 曾秭曼;《文選》京都賦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8年
8 于振杰;《文選》李善注引道家文獻研究[D];遼寧大學;2017年
9 昌娜;《文選》七、對問、設論、連珠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7年
10 李珊珊;《文選》與《文心雕龍》樂府觀的對比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7年
本文編號:275569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daiwenxuelunwen/2755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