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慈欣《三體》三部曲英雄敘事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5-19 15:59
【摘要】:《三體》三部曲被譽為中國科幻的扛鼎之作,以宏大的氣魄構(gòu)想了震撼人心的宇宙圖景和人類救亡圖存的不懈斗爭,具有豐富的思想內(nèi)涵和現(xiàn)實意義。本文以該系列小說為研究對象,以章北海、羅輯、程心、維德等英雄或非英雄人物為切入點,在中國現(xiàn)當代英雄敘事脈絡(luò)中分析劉慈欣的英雄敘事,進而探討劉式英雄形象對當代文學的貢獻。本文首先梳理了晚清至今的英雄敘事流變,進而通過細讀作品分析“三體”系列英雄人物及其遭遇的困境,以呈現(xiàn)“三體”系列小說對中國現(xiàn)當代英雄敘事的繼承與發(fā)展。顯然,章北海與羅輯分別承襲了十七年時期與新時期以來的英雄敘事模式,程心也具備傳統(tǒng)女性英雄的勇氣與責任感,但黑暗森林法則使宇宙成為諸文明的角斗場,導致傳統(tǒng)道德失去合理性,英雄形象也隨之發(fā)生新變:章北海是太空時代的革命英雄,多次以理性精神與責任意識壓制道德自覺,方得以保存地球文明的火種;羅輯由花花公子成長為人類文明的守護者,以冷酷、機械的執(zhí)劍人姿態(tài)一再引領(lǐng)人類文明避免劫難。而在生存與道德之間,程心有傳統(tǒng)女性英雄擔當之勇,卻無末日強人擔當之才;與之相映照的維德則空有新英雄之魄力,卻不具備其權(quán)衡理性與人性之分寸。技術(shù)主義者劉慈欣通過《三體》三部曲弘揚生存理性,重估傳統(tǒng)道德,并在此基礎(chǔ)上,藉由冷峻而暗黑的英雄形象及其反面之辯證,反思貫穿現(xiàn)代社會、主導同時束縛現(xiàn)代人心靈的諸多價值觀念,從而在當代中國文學和思想的史冊上寫下了厚重的一筆。在更加宏闊的英雄序列中,崇高而理性的《三體》英雄形象彰顯了源遠流長的古典主義英雄氣質(zhì),并通過直面“黑暗森林”的抗爭獲得了新的內(nèi)涵,堪稱“新古典主義英雄”。本文認為,原本僅具有文體和審美維度的“新古典主義科幻小說”這一概念,在充實了思想層面的觀照、獲得歷史與思想之縱深后,可為凸顯劉慈欣科幻小說之價值與意義的恰當指稱。
【學位授予單位】:重慶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I207.42
本文編號:2671132
【學位授予單位】:重慶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I207.42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郭劍敏;;中國當代軍旅文學中的政委形象及其敘事功能[J];文藝理論與批評;2014年01期
2 張燕;;被遮蔽的記憶:中國現(xiàn)當代女性文學嬗變研究[J];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06期
3 嚴鋒;;創(chuàng)世與滅寂——劉慈欣的宇宙詩學[J];南方文壇;2011年05期
4 房福賢;;“二戰(zhàn)”文學視野中的中國抗日戰(zhàn)爭文學[J];文藝爭鳴;2011年15期
5 李宏波;;明清英雄傳奇小說女性英雄群體形象的出現(xiàn)及其文化內(nèi)涵[J];沈陽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6 劉慈欣;;重返伊甸園——科幻創(chuàng)作十年回顧[J];南方文壇;2010年06期
7 黃健;;魯迅在日本期間對尼采的接受及其思想變化[J];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2期
8 劉進軍;;由“神”到“人”的英雄人生——論新時期革命歷史題材小說中的英雄形象[J];東岳論叢;2009年06期
9 嚴鋒;;追尋“造物主的活兒”——劉慈欣的科幻世界[J];書城;2009年02期
10 吳巖;方曉慶;;劉慈欣與新古典主義科幻小說[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6年02期
,本文編號:267113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daiwenxuelunwen/2671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