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古代文學論文 >

南宋徽州籍文人記體文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5-11 15:10
【摘要】:記體文是宋代散文的代表性文體,相對于北宋,南宋文人的記體文研究略顯單薄;罩菟赜小皷|南鄒魯”之譽,該地記體文作家數量繁夥,作品內容廣泛,特色鮮明。據統(tǒng)計,南宋徽州籍記體文作家約25人,篇什約254篇,南宋徽州籍文人記體文的全方位的梳理與研究,不僅有利于促進徽州地域文學的研究,而且有助于推動宋代散文研究向縱深拓展,甚至還能有效細化文學史的研究。本文圍繞選題,分四章進行論述。第一章主要分析南宋徽州籍記體文作者群體概況。一方面論述了南宋徽州籍記體文作者在六縣的不平衡的地理分布狀況及其深層次的原因;另一方面通過宗族、師承以及交游等內部關系的剖析,考述了南宋徽州籍記體文作家群體關系。第二章著重剖析南宋徽州籍文人記體文的創(chuàng)作環(huán)境與發(fā)展階段。結合記體文的具體文本,從自然、經濟、文化三個方面探討了南宋徽州籍文人記體文的創(chuàng)作環(huán)境。南宋徽州籍文人記體文的發(fā)展大體經歷了奠基、繁榮、繼承、衰落四個階段,結合理學思想的發(fā)展,具體闡述了每一時段的文本特點及其深層思想。第三章為南宋徽州籍文人記體文的分類與內容。根據記體文的傳統(tǒng)分類以及徽州籍文人的實際創(chuàng)作情況,將其分為亭堂樓閣記、學記、山水游記、寺觀記和其他五類,并分別論述了每類記體文的思想內容。由于深受理學思想的影響,建言地方政務,闡述修身之道,弘揚為己之學等命題普遍在記體文中得以呈現。第四章側重分析南宋徽州籍文人記體文的藝術追求。南宋徽州籍文人具有較強的群體意識,在新安理學的熏陶下,其記體文也具有大致相同的藝術追求:以理觀物,靜觀簡淡的審美趨向;雍容俯仰,平和從容的敘述方式;破體為文,形式多變的表達手法。文末附有《南宋徽州籍文人記體文分類一覽表》,這是論文撰寫的文獻基礎。
【學位授予單位】:湖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I207.6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佳;沈文凡;;北宋記體文研究文獻考論[J];圖書館學研究;2018年10期

2 趙運濤;;先秦“記”體文的生成方式研究[J];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17年02期

3 陳為兵;;論王禹PA記體文的內在特征及價值[J];唐山師范學院學報;2017年03期

4 李佳;;從歷代記體文分類看其文體意識發(fā)展[J];魯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年05期

5 賈慶成;;兩漢的箴體文創(chuàng)作及其文學成就[J];南都學壇;2017年05期

6 吳振華;艾媛媛;;韓愈的記體文研究[J];周口師范學院學報;2014年06期

7 周瑾鋒;;說、說體文與小說[J];文藝理論研究;2015年04期

8 李華;李麗;;隔代育兒之中外談[J];時尚育兒;2017年03期

9 曹芙蓉;;從《天論》篇試析《荀子》“論”體文[J];青年文學家;2017年23期

10 程聽;;王安石記體文一窺[J];鴨綠江(下半月版);2015年09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年會小組討論情況 第二小組舉行了“當代各體文學研究”的討論[A];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第十四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2 葉德顏;;從歐陽修記體文看其生活雅趣及其文化抉微[A];荊楚學術2018年7月(總第二十一期)[C];2018年

3 夏令偉;;宋代論體文觀念芻議[A];古典詩文的經緯——古代文學理論研究(第四十七輯)[C];2018年

4 柴松針;劉治剛;劉儒德;;文本和插圖的具體性對學習效果和認知負荷的影響[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9條

1 葉延濱;讀電腦體文學[N];光明日報;2003年

2 孔愛峰;簡評《中國現代各體文學理論經典》[N];光明日報;2008年

3 呂紹宗;《薩佐諾夫風》與喜劇摹仿體文學[N];中華讀書報;2004年

4 呂紹宗;“十二圣徒”與喜劇摹仿體文學[N];光明日報;2004年

5 呂薇芬(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以文學為本位的嘗試[N];光明日報;2001年

6 本報記者 劉振遠;來參加比賽真開眼界[N];農民日報;2016年

7 本報記者 曾江 郝欣;盛京讀碑記[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

8 記者 高富華;聊發(fā)少年狂[N];雅安日報;2005年

9 本報記者 喜順 通訊員 劉公望;讓制度從墻上走下來[N];陜西日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楊朝蕾;魏晉南北朝論體文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2年

2 何李;唐代記體文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3 張瑞;說煒曄而譎誑[D];北京師范大學;2008年

4 李杉嬋;朝鮮高麗朝假傳體文學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2年

5 劉濤;南朝散文研究[D];蘇州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熊一凡;《禮記》文體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9年

2 葉彩芬;南宋徽州籍文人記體文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9年

3 辛瑋;湯顯祖序體文研究[D];閩南師范大學;2019年

4 周鮮喬;劉宋議體文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9年

5 畢艷紅;初中記體文教學策略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9年

6 帥志圓;宋代記體文美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8年

7 張曼莉;先秦“論”體文研究[D];海南師范大學;2018年

8 劉爽;漢魏六朝箴體文流變研究[D];華僑大學;2017年

9 吳曉玲;《文選》所選書體文研究[D];深圳大學;2017年

10 牛貴元;五代記體文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6年

,

本文編號:2658643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daiwenxuelunwen/2658643.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d79d7***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