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衡人格及其作品風格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4-30 09:57
【摘要】:張衡是我東漢時期杰出的科學家、文學家。他不僅在科學領(lǐng)域作出過突出貢獻,而且文學領(lǐng)域的造詣也極高,與司馬相如、揚雄、班固一起被列為“漢賦四大家”。張衡一生著述頗豐,其著述涵蓋今天的文學、天文、歷算等眾多學科,張衡在文學方面的成就,主要表現(xiàn)在其詩和賦上。張衡成就的取得與其所處的政治環(huán)境、社會生活、文化背景及人格特征等方面都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筆者爬羅剔抉,對張衡的傳記、作品進行深入細致的研究,以探索其獨特的心理世界與其文學成就之間的關(guān)系。本文主體部分共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分析張衡所處的社會境遇及其思想淵源。張衡生活在東漢前中期,這一時期在經(jīng)濟上豪強地主勢力逐步形成,政治上形成了宦官、外戚輪流參政局面。在思想上從西漢中期以來儒家獨占思想文化陣地發(fā)展為儒道互補的格局,一部分士人的心態(tài)也從積極入世轉(zhuǎn)變?yōu)橄麡O避世。第二部分,主要分析張衡的人格特征。張衡從小聰慧過人、勤奮好學。張衡的一生受揚雄影響較大,他追慕揚雄,追求不朽,在此基礎(chǔ)上又表現(xiàn)出從容淡靜,才高而不驕尚的高尚的道德修養(yǎng),崇尚科學,巧侔造化,精思入神的科學態(tài)度與熾熱的報效朝廷,憂憂民的政治情懷。第三部分,分析張衡的文學作品風格。張衡的文學作品具有“情兼騷雅、怨深文綺”和“獨抒性情、清靈簡暢”主次兩種風格。張衡人格、政治境遇和抑郁之情與屈原多有相似之處,故其詩賦深受楚辭的影響,其《二京賦》中亦帶《詩經(jīng)·小雅》的諷諫意識,故將其文學主導風格概括為“情兼騷雅、怨深文綺”。“怨深文綺”來自鐘嶸《詩品》對班婕妤《團扇詩》的評價,本文在這里突出的是張衡詩賦抒發(fā)怨情和文辭華美的特點。張衡人生境界高遠,性情恬淡,且多受莊子思想影響,所以他能夠?qū)懗鲆恍┦惆l(fā)熱愛自然、珍惜夫妻感情的詩賦,故將其次要文學風格概括為“獨抒性情、清靈簡暢”。第四部分,為張衡對后世的影響。其為后人所贊美和模仿的文學作品主要有《歸田賦》《定情賦》《同聲歌》等,這些作品對后代人,特別是陶淵明產(chǎn)生了積極的影響,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閑情賦》無疑受到了張衡的影響。本文通過研讀《后漢書·張衡列傳》及張衡的著作,從發(fā)展的角度對張衡的人格心理變化進行深入挖掘,從而找出了其文學作品兩種風格的形成原因。
【學位授予單位】: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I207.22
本文編號:2645648
【學位授予單位】: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I207.22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4條
1 劉德杰;;論張衡清靈簡暢的詩文風格[J];南都學壇;2012年01期
2 雷斌慧;;陸九淵散文理論探微[J];井岡山學院學報;2007年02期
3 李寧;;簡析關(guān)良的戲劇人物畫[J];電影評介;2009年11期
4 張伯良;魏晉南北朝“風韻”觀的成因初探[J];無錫教育學院學報;1996年01期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包金格;張衡人格及其作品風格研究[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19年
,本文編號:264564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daiwenxuelunwen/2645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