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書院詩歌創(chuàng)作對宋詩“清險風趣”的揚棄
[Abstract]:......
【作者單位】: 中國傳媒大學文學院;
【分類號】:I207.22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宋詩中的鞋履描寫[J];中外鞋業(yè);2000年09期
2 房日晰;《宋詩鈔》二誤[J];江海學刊;2002年04期
3 雷家宏;宋詩的史料價值[J];文史博覽;2005年Z1期
4 葉幫義;;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宋詩研究[J];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年06期
5 孫蘭廷;;論宋詩之特色[J];河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6 ;宋詩五首[J];綠色中國;2010年08期
7 胡賢林;;20世紀宋詩研究與傳播史考察[J];紹興文理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2011年03期
8 李朝陽;;歷史觀照與文化視野——論許總的宋詩研究[J];江漢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03期
9 萬云駿;皮毛落盡見精神——讀《宋詩鑒賞辭典》[J];中國圖書評論;1989年01期
10 郝瑋剛,賈利華;禪宗與宋詩[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沈思;;詩緣比夏天更熱——辛笛詩歌創(chuàng)作六十周年研討會側記[A];看一支蘆葦——辛笛詩歌研究文集[C];2012年
2 黃明仲;;關注社會民生 追趕時代浪潮——關于詩歌創(chuàng)作的淺述[A];貴州省寫作學會2007年務川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3 楊振昆;;詩歌創(chuàng)作談片[A];云南省當代文學研究會文學評論選[C];2007年
4 涂鴻;;新時期中國當代西南地區(qū)民族詩歌創(chuàng)作的現(xiàn)代意識(摘要)[A];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第十四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5 劉士杰;;辛笛詩歌創(chuàng)作70年研討會綜述[A];看一支蘆葦——辛笛詩歌研究文集[C];2012年
6 王士強;;獨特立場·“愛與死”·才華——漫議李小洛的詩歌創(chuàng)作[A];首都師范大學駐校詩人李小洛詩歌創(chuàng)作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7 陳亮;;寫作:一種永不停息的探索——梁小斌詩歌創(chuàng)作研討會綜述[A];中國詩歌研究動態(tài)(第五輯)[C];2008年
8 涂鴻;;論新時期四川(含重慶)少數(shù)民族詩歌創(chuàng)作的現(xiàn)代意識[A];當代文學研究資料與信息(2007.1)[C];2007年
9 宋曉杰;;一切離去的,都將通向未來——在2013年7月10日“首都師范大學駐校詩人宋曉杰詩歌創(chuàng)作研討會”上的發(fā)言[A];首都師范大學駐校詩人宋曉杰詩歌創(chuàng)作研討會論文集[C];2013年
10 龍揚志;;詩歌駐校 詩情駐!芬苍姼鑴(chuàng)作研討會綜述[A];中國詩歌研究動態(tài)(第三輯)[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錢鐘書與宋詩研究”負責人 復旦大學教授 王水照 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錢鐘書與宋詩研究”課題組成員 復旦大學講師 侯體健;錢鐘書宋詩研究對治學的啟示[N];光明日報;2013年
2 王水照(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新宋學》主編);錢鐘書先生與宋詩研究[N];文匯報;2002年
3 朱群;陸健詩歌創(chuàng)作研討會綜述[N];文藝報;2007年
4 陜西省作協(xié)理事、寶雞市作協(xié)主席、中國作協(xié)會員 景斌;寶雞詩歌創(chuàng)作簡述[N];寶雞日報;2010年
5 記者 王楊;直面詩歌創(chuàng)作多種實踐[N];文藝報;2011年
6 ;上海詩歌界探討如何讓詩歌創(chuàng)作走出困境[N];文藝報;2003年
7 本報記者 張瀅瑩;詩歌創(chuàng)作不應與時代割裂[N];文學報;2009年
8 記者 安普忠 傅強;李瑛詩歌創(chuàng)作座談會在京舉行[N];解放軍報;2011年
9 李繼耐;在李瑛詩歌創(chuàng)作座談會上的講話[N];文藝報;2011年
10 匡生元;“廢話體”:詩歌創(chuàng)作的頹唐[N];深圳商報;201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張金花;宋詩與宋代商業(yè)[D];河北大學;2005年
2 張文利;理禪融會與宋詩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3年
3 申欣欣;美術背景·藝術理念·詩歌創(chuàng)作[D];復旦大學;2010年
4 常為群;西晉詩歌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2年
5 邵炳軍;周“二王并立”時期詩歌創(chuàng)作時世考論[D];西北師范大學;2000年
6 郝紅霞;中晚唐文學的南方化[D];復旦大學;2012年
7 成瑋;宋初詩壇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毛莎莎;宋詩話中“言外之意”研究[D];寧夏大學;2016年
2 許微維;宋詩貞烈女形象研究[D];西華師范大學;2016年
3 許文剛;宋詩與宋代藥材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6年
4 劉俊麗;宋詩作者隊伍的定量分析[D];武漢大學;2004年
5 譚艷玲;宋詩中的男子簪花現(xiàn)象研究[D];西南大學;2013年
6 徐振平;宋詩中的晚唐風[D];江西師范大學;2005年
7 但華陽;從宋詩話探討理性對文學藝術的影響[D];西南大學;2010年
8 汪國林;宋仁宗朝文人雅集唱和與宋詩變革[D];西北師范大學;2007年
9 劉斌;宋詩“興發(fā)感動”的審美表現(xiàn)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2年
10 肖珂;明詩話宋詩破體論爭研究[D];青島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46300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daiwenxuelunwen/2463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