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古代文學論文 >

關(guān)于元好問性格和散曲史地位的再認識

發(fā)布時間:2019-03-20 20:07
【摘要】:舊有的文學解讀思維遺存和文體割裂研究意識,致使對元好問性格的認識出現(xiàn)了偏差。如認為元好問莊重嚴肅、不茍言笑,其實元好問性格幽默豪爽、愛戲謔調(diào)侃;關(guān)于元好問的散曲史地位,一般認為元好問是最早作散曲之人,其實這一評價還有待商榷。再如,有人從元好問作品中的"倡優(yōu)""傀儡棚頭"等詞語判斷其戲劇觀念,也有待探討。只有回歸文本,對其各體文學進行通觀性研究,才能對元好問的性格、散曲史地位以及是否涉及戲劇觀念進行客觀評判。
[Abstract]:The old literary interpretation of thinking remains and style separation of the research consciousness, resulting in a deviation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Yuan Hao-wen personality. For example, Yuan Hao asks solemnly and does not laugh, in fact, Yuan he asks humorously and humorously, and likes to tease. On the historical status of Yuan Hao-wen's prose, it is generally believed that Yuan-Hao-wen is the first person who wrote the prose, in fact, this evaluation is still open to discussion. For example, some people judge their dramatic ideas from such words as "advocating excellent" and "puppet shed head" in Yuan Haowen's works, which need to be discussed. Only by returning to the text and making a comprehensive study of its various styles of literature can the author objectively judge Yuan Hao-wen's character, historical position of prose and whether he or she is involved in the concept of drama.
【作者單位】: 南陽師范學院文史學院;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元代雅俗雙棲作家研究”(14BZW068)
【分類號】:I207.24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熊篤;;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評趙義山《明清散曲史》[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4期

2 趙義山;;拓寬散曲研究的視野[J];文學評論;2011年05期

3 鄭海濤;;散曲研究領(lǐng)域的拓展與深化——第十二屆中國散曲及相關(guān)文體學術(shù)研討會會議綜述[J];中國韻文學刊;2013年01期

4 馮艷;;“五更體”民歌對中國古代散曲之影響論略[J];廣西社會科學;2013年04期

5 許建中;;首屆海峽兩岸散曲研討會紀要[J];文學遺產(chǎn);1991年04期

6 揚文;首屆海峽兩岸散曲研討會綜述[J];中國韻文學刊;1992年00期

7 張晶;論散曲的“當行本色”[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6年01期

8 門巋;21世紀散曲研究預說[J];淮陰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06期

9 楊東甫;;散曲與俗曲[J];閱讀與寫作;2011年04期

10 鄭海濤;趙欣;;盧前散曲理論芻議[J];中國詩歌研究;2011年00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條

1 郭長海;金菊貞;;南社的散曲——《南社散曲集》前言[A];紀念南社成立90周年暨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集[C];1999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記者 蔣林;廣西散曲學會在邕成立[N];廣西日報;2010年

2 耕鏵;張勃興同志推動我省散曲創(chuàng)作[N];陜西日報;2008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蘭拉成;清代散曲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6年

2 劉英波;明代中后期南、北方散曲比較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3年

3 趙義山;明散曲史研究[D];四川大學;2004年

4 周玉波;明代民歌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雍正偉;盧前散曲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2 王黎芳;陳鐸散曲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3 林振曄;元代山水散曲色彩意象研究[D];渤海大學;2015年

4 趙繼懷;徐再思散曲新論[D];四川師范大學;2015年

5 左瑤;元代涉陶散曲的文化精神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5年

6 高晴宇;地域文化視野下的元代杭州散曲創(chuàng)作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5年

7 高月明;金鑾及其散曲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5年

8 郭曉芳;康海曲作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6年

9 楊波;元代少數(shù)民族散曲家研究[D];蘭州大學;2010年

10 阮志芳;吳江派散曲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0年

,

本文編號:2444587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daiwenxuelunwen/2444587.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0ec87***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