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至《招魂》詩的創(chuàng)作、發(fā)表與版本考
[Abstract]:On the evening of November 25, 1945, four universities in Kunming, Southwest University, Yunnan University, China and France University and English College, jointly organized the current affairs meeting. The party was held on the lawn in front of the Southwest University Library. During the professor's speech, gunfire burst out from the road outside the school wall and bullets swished over the hall. All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who attended the meeting continued to bring to an end the call for peace and democracy. The next day, college students stopped classes in protest.
【基金】:國家社科規(guī)劃項目“西南聯大文學作品編目索引與綜合研究”(15BZW128)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I207.2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林元;;一枝四十年代文學之花——回憶昆明《文聚》雜志[J];新文學史料;1986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光榮;;馮至《招魂》詩的創(chuàng)作、發(fā)表與版本考[J];新文學史料;2017年02期
2 于敏;;西南聯大的文學生態(tài)對汪曾祺創(chuàng)作的影響[J];哈爾濱學院學報;2016年03期
3 楊碧薇;;穆旦詩歌研究綜述[J];中國詩歌研究動態(tài);2015年01期
4 蔣裕銀;楊東;;論穆旦詩歌中的“自我”意象[J];南方論刊;2015年12期
5 李光榮;;大型文學刊物《文聚》形式考述[J];山東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年06期
6 李光榮;;《文聚》封頁、目錄和版權頁[J];新文學史料;2014年04期
7 龐學峰;;抗戰(zhàn)時期昆明的外國文學譯介研究[J];天津外國語大學學報;2014年03期
8 楊紹軍;;西南聯大的人文學科刊物及其歷史貢獻[J];學術探索;2013年11期
9 梁工;;穆旦詩歌中的圣經意象[J];平頂山學院學報;2012年06期
10 馬紹璽;;穆旦軼詩《記憶底都城》與“文聚叢刊”[J];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1年05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富仁;推薦馮至《山村的墓碣》[J];語文建設;2003年04期
2 曹安娜;冷與熱凝結而成的藝術品——讀馮至的《蛇》[J];名作欣賞;2004年12期
3 馬薇;;二十世紀中國知識分子的孤獨與靜默——從詩人馮至的氣質、稟賦與風格談起[J];時代文學(下半月);2008年09期
4 陳雷;;夢和青春,生活的倒影——論馮至早期詩歌的藝術個性[J];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1987年04期
5 周棉;;五四新文化運動中的馮至[J];揚州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2年02期
6 曾鎮(zhèn)南;追思與夜讀——懷念馮至先生并溫習他的遺教[J];文藝理論與批評;1993年04期
7 陳開第;;馮至英名垂千古[J];北京工人;1998年09期
8 李強平;;寂寞如“蛇”般美麗——馮至《蛇》的一種解讀[J];閱讀與寫作;2007年06期
9 郭麗萍;;馮至早期詩歌述評[J];現代語文(文學研究版);2008年09期
10 陳捷;;用原始的眼睛看世界——論馮至詩歌中的自然[J];語文學刊;2009年1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W·顧彬;張寬;衛(wèi)東;;路的哲學——論馮至的十四行詩[A];《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30年精編:作家作品研究卷(下)[C];2009年
2 榮光啟;;詩歌的中年——論屠岸詩歌與卞之琳、馮至的關系[A];屠岸詩歌創(chuàng)作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6條
1 呂紹宗;低調而善自省的馮至[N];中華讀書報;2012年
2 楊建民;馮至先生題簽[N];中華讀書報;2011年
3 北塔 中國現代文學館;馮至致巴金函兩通之研究[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4 北塔;馮至對魯迅的贊譽為何不那么領情?[N];文藝報;2014年
5 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 王家新;“居于幽暗而自己努力”[N];社會科學報;2010年
6 本報記者 李坤晟 實習生 劉瑤;童道明:寫文學的戲,逗樂的戲已太多[N];新華每日電訊;201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羅周;詩人馮至的創(chuàng)作歷程及其成就[D];復旦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湯驍暉;論馮至的詩風流變[D];上海師范大學;2015年
2 馮嬌;馮至詩化小說《伍子胥》文本特征與精神內涵分析[D];貴州師范大學;2016年
3 張寧;馮至詩歌的時空意識研究[D];溫州大學;2016年
4 陳浩;論馮至20世紀40年代創(chuàng)作的精神特質[D];山東大學;2009年
5 周晶;行走在浪漫主義路上——馮至[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6 李璞;論馮至早期詩歌的“追尋”主題[D];河南大學;2012年
7 高莉芳;論馮至詩歌的生命焦慮[D];浙江大學;2013年
8 蘭玉鳳;抗戰(zhàn)時期馮至對生命的思考[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9 羅紱文;“東”突“西”奔:馮至早期詩歌中的信仰問題[D];西南師范大學;2002年
10 楊枝煌(楊杞煌);詩人和哲人的美女——馮至《山水》散文集[D];福建師范大學;2003年
,本文編號:242942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daiwenxuelunwen/2429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