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紀小說創(chuàng)作中的“地方經(jīng)驗”問題
本文選題:新世紀小說 + 概念化; 參考:《社會科學》2017年05期
【摘要】:本文針對新世紀以來小說創(chuàng)作中一些作品出現(xiàn)的"概念化"傾向,提出了"地方經(jīng)驗"在小說創(chuàng)作中的重要性,分析了"概念化"在小說中的呈現(xiàn)特點和產(chǎn)生的原因,說明了全球化背景下"地方經(jīng)驗"的文學性內(nèi)涵,并且通過新世紀以來一些重要作家的創(chuàng)作分析,論述了"地方經(jīng)驗"在小說創(chuàng)作中的價值和意義。
[Abstract]:In view of the "conceptualization" tendency of some works in novel creation since the new centur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importance of "local experience" in novel creation, and analys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auses of "conceptualization" in fiction. This paper explains the literary connotation of "local experienc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ization, and discusses the value and significance of "local experience" in novel creation through the creation and analysis of some important writers in the new century.
【作者單位】: 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
【分類號】:I207.4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黃海紅;小說的幸福——鄧韶征小說解讀[J];閩西職業(yè)大學學報;2000年04期
2 賽珍珠;姚君偉;;論小說創(chuàng)作[J];江蘇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3期
3 葛水平;;我和我小說中的鄉(xiāng)村女性[J];名作欣賞;2010年10期
4 黃德海;;城市小說的異數(shù) 關于《繁花》[J];上海文化;2013年01期
5 馬原;;小說[J];文學自由談;1989年01期
6 丁天;三部小說,流水十年[J];南方文壇;1997年05期
7 蚊戣;;撕開虛偽的一角——小說《在分離的那一瞬間》創(chuàng)作談[J];遼河;2014年03期
8 雷杰龍;;小說之光觸及的地方[J];邊疆文學;2006年10期
9 周冰心;曉航;;待解與難解之謎——關于2006年曉航小說的對話[J];西湖;2006年12期
10 葉明新;;我的小說之門[J];星火;2007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敬澤;;遠行者和離家出走者的小說——《小說極限展2004》導言[A];中國當代文學研究·2004年秋冬卷[C];2004年
2 賀紹俊;閻晶明;;魯敏小說解讀[A];這就是我們的文學生活——《當代文壇》三十年評論精選(下)[C];2012年
3 許俊雅;;臺灣小說中的戲劇題材及寫作技巧[A];文學語言理論與實踐叢書——辭章學論文集(上)[C];2002年
4 傅逸塵;;軍旅小說要警惕快餐化[A];當代文學研究資料與信息(2007.4)[C];2007年
5 藍芒;;文學呼喚激情和想像力——讀白樺《藍鈴姑娘》小說二題[A];云南省當代文學研究會文學評論選[C];2007年
6 格非;馬原;孫甘露;;20年后回首“先鋒”之路[A];當代文學研究資料與信息(2007.4)[C];2007年
7 陳國恩;吳矛;;市民世態(tài) 歷史文化 欲望敘事——20世紀90年代城市小說的三種表述[A];都市文化——文學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8 譚光輝;;歷史小說寫作的可能性——評魏繼新長篇小說《辛亥風云路》[A];“辛亥百年與四川小說創(chuàng)作”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當代文壇》2011年增刊)[C];2011年
9 吳義勤;;一部充滿思想和藝術(shù)張力的小說——評《解密》[A];2002年中國小說排行榜[C];2003年
10 徐勇;;“改革”與“四個現(xiàn)代化”是如何成為意識形態(tài)神話的——在歷史的視域中重讀《喬廠長上任記》及其引起的爭論[A];文化現(xiàn)代化的戰(zhàn)略思考——第七期中國現(xiàn)代化研究論壇論文集[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石華鵬;有關小說的絮語[N];文藝報;2007年
2 斯繼東;有關小說寫作的幾點思考[N];山西日報;2012年
3 王干;“小說”鄉(xiāng)村的難度[N];文藝報;2007年
4 南帆;小說家林那北[N];文藝報;2009年
5 本報記者 李鳳紊;網(wǎng)絡軍事小說這10年[N];中國國防報;2010年
6 傅翔;邏輯決定小說的合理性[N];文藝報;2011年
7 本報記者 何瑞涓 整理;陳冠中:現(xiàn)在應該看小說,你同意嗎?[N];中國藝術(shù)報;2011年
8 朱航滿;讓小說飛翔起來[N];文藝報;2011年
9 陳勁松;好小說與什么有關[N];中國藝術(shù)報;2011年
10 金赫楠;傳統(tǒng)信念的現(xiàn)代思考[N];文藝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孫謙;論轉(zhuǎn)型期中國小說中的知識分子敘事[D];山東師范大學;2007年
2 楊丹丹;新時期以來小說中的“文革敘事”[D];吉林大學;2010年
3 王永兵;歐美先鋒文學與中國當代新潮小說[D];山東師范大學;2006年
4 王麗霞;世俗化時代的文學鏡像[D];浙江大學;2006年
5 傅書華;驀然回首[D];河南大學;2004年
6 景銀輝;“文革”后中國小說中的創(chuàng)傷性童年書寫[D];上海大學;2010年
7 魏慶培;視覺祛魅與歷史記憶[D];蘭州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娜;茅盾小說的暴力敘事研究[D];閩南師范大學;2015年
2 文化;“十七年”蒙古族小說中的女性形象研究[D];內(nèi)蒙古大學;2015年
3 屈樂然;論楊爭光小說審美意蘊[D];延邊大學;2016年
4 劉勝輝;軍旅小說世俗化價值取向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6年
5 彭金金;20世紀90年代以來知識分子小說的敘事研究[D];江南大學;2016年
6 周心馳;新世紀青春小說的精神意向與價值訴求[D];江西師范大學;2016年
7 鄧小紅;“本土中國”的自覺探求—李銳小說創(chuàng)作論[D];南昌大學;2016年
8 馬文彬;李銳小說中的“三晉文化”探析[D];廣東技術(shù)師范學院;2016年
9 雷淑英;90年代以來中國軍人小說的軍人形象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10 姚華;元小說理論與實踐[D];蘭州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05559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daiwenxuelunwen/2055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