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語匯語句角度對《古詩十九首》與建安詩歌再審視
本文選題:《古詩十九首》 + 三曹七子。 參考:《學(xué)術(shù)交流》2017年06期
【摘要】:從語匯語句這一內(nèi)證視角,通過對《古詩十九首》與建安詩歌的重新審視,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jié)論:第一,兩者存在有相同的語匯語句是一種普遍現(xiàn)象,三曹七子中曹植的詩歌與《古詩十九首》所用相同語匯語句的相對值是偏低的,得不出《古詩十九首》中的部分作品為曹植所作的結(jié)論。第二,以作品之間是否有相同、相似的語句和相同、相似語句的多寡為依據(jù),來判定其著作權(quán)的歸屬,是缺乏科學(xué)依據(jù)的,《古詩十九首》的作者與建安詩歌的作者不是同一創(chuàng)作群體。第三,《古詩十九首》產(chǎn)生的時間早于建安三曹七子的詩歌,是建安三曹七子在創(chuàng)作中引用了《古詩十九首》中的語匯語句。所以,木齋先生的觀點是不能成立的。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exical statements, we can draw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by re-examining 19 Ancient Poems and Jian'an 's poems: first, the existence of the same lexical sentences between the two is a common phenomenon. The relative value of the same lexical sentences used by Cao Qizi's poems and "Nineteen Ancient Poems" is on the low side, and the conclusion that some of the works in "19 Ancient Poems" are made by Cao Zhi can not be reached. Second, on the basis of whether there are identical, similar statements, and the number of similar statements among the works, to determine the ownership of their copyright. The authors of Nineteen Ancient Poems are not the same group as the authors of Jian'an 's poems. Third, the 19 Ancient Poems came into being earlier than the poems of the three Cao Qizi of Jian'an, and they cited the lexical statements of the Nineteen Ancient Poems in the creation of Jian'an San Cao Qi Zi. So Mr. Muzhai's point of view is untenable.
【作者單位】: 信陽師范學(xué)院文學(xué)院;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xué)基金項目(14BZW043) 河南省高等學(xué)校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優(yōu)秀學(xué)者資助項目(2016-YXXZ-08) 信陽師范學(xué)院“南湖學(xué)者獎勵計劃”支持項目
【分類號】:I207.22
【相似文獻(xiàn)】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曹勝高;論《古詩十九首》的渾雅之美[J];蘭州大學(xué)學(xué)報;2000年06期
2 王毅;從東西方哲學(xué)釋《古詩十九首》之生命意蘊[J];南京師范大學(xué)文學(xué)院學(xué)報;2000年01期
3 盛樹屏;《古詩十九首》節(jié)奏探索[J];安慶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01年01期
4 趙杰;《古詩十九首》淺探[J];滁州師專學(xué)報;2001年01期
5 張幼良;20世紀(jì)《古詩十九首》研究述評[J];貴州文史叢刊;2003年04期
6 高益榮;從“神”到“人”的文學(xué)——《古詩十九首》主題新探[J];西安建筑科技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03年02期
7 周洪波;試論《古詩十九首》的“直而不野”[J];咸寧學(xué)院學(xué)報;2004年02期
8 董雁;重讀《古詩十九首》[J];陜西師范大學(xué)繼續(xù)教育學(xué)報;2004年S1期
9 張嘉林;意悲而遠(yuǎn) 驚心動魄——解讀《古詩十九首》[J];遵義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2005年03期
10 王繼學(xué);;論《古詩十九首》的排列藝術(shù)[J];職大學(xué)報;2006年0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3條
1 張瑞君;;李白與《古詩十九首》[A];李白學(xué)刊(第二輯)[C];1989年
2 黃震云;韓宏韜;;《古詩十九首》引《詩》考論[A];詩經(jīng)研究叢刊(第十輯)[C];2006年
3 李劍鋒;;《古詩十九首》與《詩經(jīng)》[A];詩經(jīng)研究叢刊(第四輯)[C];2003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4條
1 天水市麥積區(qū)西坪初中 霍文強(qiáng);淺析《古詩十九首》的時代特色[N];甘肅日報;2011年
2 郭京春;《古詩十九首》與黨錮之禍[N];中華讀書報;2014年
3 白彬彬;曹植是《古詩十九首》的作者嗎?[N];中華讀書報;2014年
4 穆陶;小說的小與大[N];文藝報;2014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佳永馨璃;論《古詩十九首》中的女性意識[D];上海師范大學(xué);2005年
2 胡培培;《古詩十九首》藝術(shù)特色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xué);2006年
3 成東建;《古詩十九首》與漢末士文化[D];蘭州大學(xué);2007年
4 王津;《古詩十九首》程式化特征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xué);2007年
5 王捷;《古詩十九首》擬詩研究[D];內(nèi)蒙古大學(xué);2013年
6 龔翊昕;清代《古詩十九首》批評之研究[D];南昌大學(xué);2015年
7 謝英倩;論《詩經(jīng)》中的追尋意識[D];遼寧師范大學(xué);2015年
8 魏友;明代《古詩十九首》接受史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xué);2016年
9 許瑜娜;《古詩十九首》經(jīng)典化過程[D];陜西師范大學(xué);2016年
10 林澍瀚;阮籍五言《詠懷詩》對《古詩十九首》的接受研究[D];深圳大學(xué);2017年
,本文編號:190863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daiwenxuelunwen/1908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