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鐵凝《從夢想出發(fā)》的創(chuàng)作意識
本文選題:鐵凝 + 創(chuàng)作意識; 參考:《小說評論》2017年06期
【摘要】:正鐵凝散文隨筆集《從夢想出發(fā)》的內容大致可分為四類,一類是創(chuàng)作談,一類是繪畫論,一類是回憶師友父母,一類是往昔雜感。雖然粗分為四類,看似情趣不同,實則"在主要特征上是高度統(tǒng)一的、精致的、和諧的",~a都可以歸結為作家對文學理想,文學創(chuàng)作原則和作家(藝術家)責任的聲明,這種以文學要捍衛(wèi)人類的精神健康和與人的心靈相通為終極目標的追求使整部集子的創(chuàng)作意識有了一種內在統(tǒng)一性。具體而言,創(chuàng)作意識主要同兩個意識層面構成,一個是與民族集體意識相契合的家國意識層面,一個是與個人訴求個性意趣相契合的
[Abstract]:The content of the essay collection of positive Tie Ning's "from Dream"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categories, one is creation talk, one is painting theory, one is recollection teacher friend's parents, and the other is the mixed feeling of the past. Although roughly divided into four categories, seemingly different in taste, in fact "highly unified, refined, harmonious" in the main features,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writer's literary ideal, literary creation principles and writers (artists) responsibility statement, The ultimate goal of literature is to safeguard the spiritual health of human beings and to communicate with the human soul, which makes the creation consciousness of the whole collection have an internal unity. Specifically speaking, creative consciousness is mainly composed of two levels of consciousness, one is the level of homeschooling consciousness, which is compatible with the national collective consciousness, and the other is fit with the individuality of individual appeal.
【作者單位】: 云南民族大學;
【分類號】:I207.67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馬X,張克勇;主體精神的續(xù)延——讀鐵凝《永遠有多遠》[J];保定師范?茖W校學報;2003年01期
2 ;完美是遙遠的——作家鐵凝專訪[J];出版廣角;2003年10期
3 奚學瑤;天光純凈的明媚——傾聽鐵凝散文的心聲[J];寫作;2004年11期
4 范川鳳;為捍衛(wèi)人類精神的高貴而寫作——鐵凝藝術人格描述[J];石家莊師范?茖W校學報;2004年01期
5 賀紹俊;與男性面對面的冷眼——論鐵凝女性情懷的內在矛盾[J];當代文壇;2005年01期
6 程桂婷;;未及盛開便凋零——鐵凝的《笨花》批判[J];當代文壇;2006年05期
7 王建柱;;鐵凝:用文學溫暖世界[J];職業(yè)技術;2007年04期
8 梁惠娟;;試論鐵凝作品中的政治意識[J];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07年05期
9 馬晶晶;盧亞明;;神于天、圣于地:解讀鐵凝《笨花》之“笨”[J];保定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10 舒坦;;鐵凝認為閱讀不應“失重”[J];文學教育(上);2009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汪亞明;;在期待錯位的背后……——評《逃跑》[A];2003年中國小說排行榜[C];2004年
2 ;中國作協新一屆領導機構產生鐵凝當選中國作協主席[A];當代文學研究資料與信息(2006.6)[C];2006年
3 張莉;;中國當代文學民族化道路——從孫犁到鐵凝[A];當代文學研究資料與信息(2012.2)[C];201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常愛玲 夏榆 紀冰冰;中國文壇女“掌門”——鐵凝[N];中國改革報;2006年
2 陳祖芬;拼圖鐵凝[N];光明日報;2009年
3 張濤;鐵凝率作家團訪問越南[N];文藝報;2013年
4 陳映實;有感于鐵凝的幾句評語[N];文藝報;2005年
5 本報記者 劉峰;鐵凝:拒絕女性主義視角[N];財經時報;2006年
6 本報記者 李舫;鐵凝 五個不敢忘記[N];人民日報;2006年
7 舒晉瑜;鐵凝:用笨的辦法寫《笨花》[N];太原日報;2006年
8 常愛玲;改革作協體制,鐵凝被寄予厚望[N];新華每日電訊;2006年
9 記者 肖一;鐵凝:“理想作品要生動傳達民族最有活力的呼吸”[N];光明日報;2008年
10 記者 王洪波;《作家鐵凝》修訂版更添閱讀魅力[N];中華讀書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閆紅;鐵凝與新時期文學[D];山東師范大學;2007年
2 王志華;人類的關愛與生命的體貼[D];山東師范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范群婷;鐵凝城鄉(xiāng)小說論[D];江西師范大學;2014年
2 馬曉瓊;鐵凝筆下男性形象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15年
3 陰曉云;論鐵凝的女性成長小說[D];陜西師范大學;2015年
4 王鑫;鐵凝創(chuàng)作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D];延安大學;2015年
5 趙亞倩;鐵凝都市小說論[D];河北大學;2016年
6 何小芬;鐵凝1980年代小說創(chuàng)作風格流變論[D];重慶大學;2016年
7 韓兆君;探尋存在狀態(tài)的“和諧”[D];華中科技大學;2015年
8 楊曉宇;“和”視閾下的鐵凝女性小說[D];首都師范大學;2009年
9 張倩;論鐵凝小說中的鄉(xiāng)村書寫[D];揚州大學;2010年
10 葛曉華;鐵凝與俄國文學[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90476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daiwenxuelunwen/1904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