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議文的演進與漢魏六朝文學變遷
本文選題:漢魏六朝文學 + 漢代儒學 ; 參考:《知與行》2017年05期
【摘要】:正王勇在《學術交流》2017年第3期撰文指出,奏議文屬于臣下向君主的上書,這一文體的淵源可以追溯到戰(zhàn)國時代,在秦代被視為"政事",并不具有獨立的文體意義。到了漢末、建安時期,隨著經(jīng)學衰落,這一文體獲得了獨立地位,并得到了當時文學批判者的關注。由于漢代儒學占據(jù)思想的中心,儒生是奏議文創(chuàng)作的主體,奏議文不可避免地受到儒學、經(jīng)學的滲透與束縛,呈現(xiàn)出"雅"
[Abstract]:In the third issue of academic Exchange in 2017, Zheng Wang Yong pointed out that the text of playing and discussing belongs to the superscript to the monarch. The origin of this style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It is regarded as "political affairs" in Qin Dynasty and has no independent stylistic significance. At the end of Han Dynasty, Jian'an period, with the decline of Confucian classics, this style gained its independent status and gained the attention of literary critics at that time. Because Confucianism occupied the center of the thought in the Han Dynasty, Confucianism students were the main body of the creation of the prose, and the text was inevitably influenced by Confucianism, and the Confucian classics permeated and restrained, presenting "elegance".
【分類號】:I206.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解國旺;;接受美學與漢魏六朝文學研究略論[J];殷都學刊;2007年01期
2 陳曉云;;漢魏六朝文學述評[J];安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3 陳恩維;;論模擬與文學史演進——以漢魏六朝文學為例[J];中國文學研究;2008年02期
4 章楚藩;;漢魏六朝文學與儒學[J];博覽群書;1997年02期
5 程章燦;漢魏六朝文學五考[J];古籍整理研究學刊;1994年05期
6 馮俊杰;;漢魏六朝文學自學指要[J];語文教學通訊;1987年03期
7 徐國榮;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評李文初教授《漢魏六朝文學研究》[J];學術研究;2001年03期
8 唐祖敏;論漢魏六朝文學觀念中的“麗”[J];內(nèi)蒙古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2期
9 劉躍進;馬世年;;走向通融:漢魏六朝文學史的文獻學研究——劉躍進先生學術訪談錄[J];甘肅社會科學;2006年03期
10 張連科;逯欽立的漢魏六朝文學研究業(yè)績[J];文學遺產(chǎn);1999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李長徽;;劉勰論辭賦[A];東方叢刊(2001年第1輯 總第三十五輯)[C];200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方盛良;文化視域里的漢魏六朝文學[N];中華讀書報;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柯昌禮;《漢魏六朝百三家集·題辭》中的人物批評[D];上海師范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85064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daiwenxuelunwen/1850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