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原型批評理論角度看嫦娥奔月這一神話原型
本文選題:嫦娥奔月 + 原型批評理論 ; 參考:《名作欣賞》2016年36期
【摘要】:嫦娥奔月神話是我國古代四大神話之一,在我國文化史上廣泛流傳、經(jīng)久不衰。在對嫦娥奔月這一神話簡單分析的基礎(chǔ)上,本文將其故事模式概括出兩種:一種是女棄男的悲劇故事模式;另一種是女子反抗的故事模式,這是對前一種模式的延伸。如果運(yùn)用西方神話原型批評理論的方法進(jìn)行分析,則會發(fā)現(xiàn)在中國古代文學(xué)史上各個時期都有與嫦娥奔月暗含的故事模式相似的文學(xué)作品。本文將對嫦娥奔月這一神話原型進(jìn)行分析,以中國古代部分文學(xué)作品為例,證明女棄男及女子反抗模式在作品中的廣泛性。最后對嫦娥奔月原型所體現(xiàn)的故事模式的深層內(nèi)涵進(jìn)行論述,運(yùn)用原型批評理論結(jié)合中國當(dāng)時社會實(shí)際情況揭示其中的原因。
[Abstract]:The myth of Chang'e running the moon is one of the four great myths in ancient China.On the basis of the simple analysis of the myth of Chang'e running to the moon, this paper generalizes its story mode into two kinds: one is the tragic story mode of female abandoning the male, the other is the story mode of female resistance, which is an extension of the former one.If we use the method of western mythological archetypal criticism theory, we can find that there are literary works similar to Chang'e 's implied story pattern in every period of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history.This paper will analyze the archetype of Chang'e running to the moon and take some ancient Chinese literary works as an example to prove the extensiveness of the pattern of female abandonment of men and women's resistance in the works.Finally, it discusses the deep connotation of the story pattern embodied by the archetype of Chang'e running to the moon, and reveals the reasons by combining the theory of archetypal criticism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Chinese society at that time.
【作者單位】: 遼寧師范大學(xué)文學(xué)院;
【分類號】:I206.2
【相似文獻(xiàn)】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芮彭年;茅地;;嫦娥奔月[J];民族音樂;2009年01期
2 劉曉斌;;我驕傲,我是自豪的中國人——觀嫦娥奔月有感[J];冶金企業(yè)文化;2010年05期
3 袁珂;;嫦娥奔月神話初探[J];南充師院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1980年04期
4 洪游;“不是真人,勝似真人”——評木偶劇《嫦娥奔月》[J];戲劇報;1987年11期
5 楊娜妮;;嫦娥奔月(古箏獨(dú)奏曲)[J];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xué)院學(xué)報);1990年04期
6 王玉亭;楊天解;;嫦娥奔月[J];藝海;2014年06期
7 曹英學(xué);秦淵;陶嘉舟;;嫦娥奔月的地方[J];歌曲;2007年11期
8 弓木;;嫦娥奔月[J];現(xiàn)代語文(文學(xué)研究版);2007年11期
9 寧崗;曲致正;;嫦娥奔月[J];歌曲;2008年10期
10 王俊才;皖竹;;佳作賞析[J];科學(xué)與無神論;2009年06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4條
1 何根海;;嫦娥奔月與祈生巫儀——兼論中秋節(jié)俗的原始文化內(nèi)涵[A];東方叢刊(2000第4輯 總第三十四輯)[C];2000年
2 江丕棟;;關(guān)系社會發(fā)展和人類未來的新學(xué)科——空間生物學(xué)[A];面向21世紀(jì)的科技進(jìn)步與社會經(jīng)濟(jì)發(fā)展(下冊)[C];1999年
3 錢敏;;熱烈慶祝建國60周年[A];鐵流 16——迎國慶 憶崢嶸歲月[C];2009年
4 梁曉景;;月宮“白兔搗藥”神話新詁[A];中國漢畫學(xué)會第十二屆年會論文集[C];2010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崔妍;鎂助力“嫦娥奔月”[N];中國有色金屬報;2014年
2 記者 陳云芬 通訊員 張蜀新;“嫦娥奔月”地面主干工程基本完成[N];云南日報;2006年
3 本報記者 何萬敏;千名游客現(xiàn)場看涼山旅游再添火[N];涼山日報(漢);2007年
4 王宜春;古錢幣上的嫦娥奔月圖[N];福建科技報;2003年
5 周建華 劉漢波;嫦娥奔月神話的現(xiàn)代變形和原型解碼[N];光明日報;2003年
6 通訊員 楊振華 記者 潘劍凱;《嫦娥奔月》蓄勢待發(fā)[N];光明日報;2004年
7 宋志成;“嫦娥奔月”吉祥錢[N];中國商報;2000年
8 張學(xué)良;80后少帥 敢測嫦娥奔月路[N];中國航天報;2013年
9 本報記者 董大汗;充滿時尚元素的民族舞劇[N];中國藝術(shù)報;2012年
10 ;蔑絲編扇嫦娥奔月[N];北京日報;2003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7條
1 劉術(shù)人;論嫦娥奔月神話的文本流變[D];東北師范大學(xué);2008年
2 滿長君;嫦娥奔月傳說的歷史發(fā)展遺痕及其原因研究[D];山東大學(xué);2009年
3 王慧;“嫦娥奔月”原型及其衍變的生態(tài)女性主義解讀[D];蘇州大學(xué);2006年
4 尹泓;嫦娥奔月神話原型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xué);2007年
5 張靜;嫦娥形象的審美文化內(nèi)涵及其歷史嬗變[D];山東大學(xué);2009年
6 李靜;嫦娥奔月神話在“三言”“二拍”中的變形[D];河北師范大學(xué);2005年
7 何惠;嫦娥形象的生成和演變[D];長沙理工大學(xué);2010年
,本文編號:175818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daiwenxuelunwen/1758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