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研究:走向開闊與新變——“第十三屆中國女性文學學術研討會”綜述
本文選題:中國女性文學 切入點:性別研究 出處:《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17年07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正2017年6月22—23日,"第十三屆中國女性文學學術研討會"在長春隆重舉行。本次會議由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女性文學委員會、長春師范大學文學院、《社會科學戰(zhàn)線》雜志社和《婦女研究論叢》雜志社共同主辦。來自全國各地和日本的110余位專家學者、13家期刊和2家出版社參加了會議。廈門大學林丹婭教授主持開幕式。長春師范大學校長劉春明致歡迎辭。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副會長、沈陽師范大學特聘教授賀紹俊受白燁會長委托,發(fā)表講話。賀紹俊充分肯定了女性文學委員會的
[Abstract]:The 13th Symposium on Chinese Women's Literature was held in Changchun from 22 to 23 June 2017. The conference was held by the Women's Literature Committee of the Chinese Society for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Studies, Sponsored by the College of Arts of Changchun normal University, the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and the Journal of Women's Studies, more than 110 experts and scholars from all over the country and Japan attended the meeting. Professor Lin Danya of Xiamen University presided over the opening ceremony. Liu Chunming, president of Changchun normal University, delivered a welcome speech. He Shaojun, a special professor at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 was commissioned by Bai Ye to deliver a speech. He Shaojun fully affirmed the women's literature committee.
【作者單位】: 東北師范大學文學院;
【分類號】:C913.68;I206.7-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荒林,李愛云;探索中國女性文學與文化學科建設──首屆中國女性文學與文化高級研討班觀點綜述[J];婦女研究論叢;2001年06期
2 農莉芳,李蔚松;心靈的呼喚——20世紀中國女性文學中女性意識的嬗變[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06期
3 王吉鵬,馬琳,趙欣;百年中國女性文學批評論綱[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03年05期
4 ;本刊獲第二屆中國女性文學獎特別獎[J];婦女研究論叢;2004年01期
5 紅芳;;“十一五”國家規(guī)劃教材《中國女性文學教程》研究與編寫工作已經(jīng)啟動[J];婦女研究論叢;2006年05期
6 黃清玲;;關于20世紀90年代中國女性文學的思考[J];湖南第一師范學報;2006年04期
7 吳春;;論20世紀中國女性文學的主題[J];中華女子學院山東分院學報;2007年03期
8 吳春;;論20世紀中國女性文學的主題[J];順德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7年04期
9 采薇;;“第三屆中國女性文學獎頒獎大會暨第九屆中國女性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昆明舉行[J];中州學刊;2010年01期
10 劉莉;;新時期中國女性文學批評的多維視角[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高教版);2010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9條
1 閻純德;;論20世紀中國女性文學的發(fā)展道路[A];儒學與二十世紀中國文化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97年
2 沈紅芳;;第七屆中國女性文學學術研討會暨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女性文學委員會成立十周年紀念會綜述[A];當代文學研究資料與信息(2006.1)[C];2006年
3 閻純德;;我看中國女性文學[A];面向二十一世紀:中外文化的沖突與融合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1998年
4 廖冬梅;董慧芳;;為兩性的和諧共存和詩性共舞而創(chuàng)造——第八屆中國女性文學學術研討會暨高校女性文學教材建設研討會綜述[A];當代文學研究資料與信息(2007.6)[C];2007年
5 王春榮;;同一種聲音,不同的敘述形態(tài)——“中國女性文學史”批評[A];當代文學研究資料與信息(2009.1)[C];2009年
6 朱彥芳;降紅燕;;“兩性和諧”:中國女性文學研究的終極追求——第七屆中國女性文學學術研討會暨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女性文學委員會成立十周年紀念會[A];中國當代文學研究·2006卷[C];2006年
7 吳長華;;丁玲在中國女性文學中的地位[A];丁玲與中國女性文學——第七次全國丁玲學術研討會文集[C];1996年
8 楊玲;;中國女性文學女性意識的現(xiàn)代性衍進[A];東方叢刊(2001年第1輯 總第三十五輯)[C];2001年
9 林偉民;;丁玲女權主義之斷想——兼談中國女性文學[A];丁玲與中國女性文學——第七次全國丁玲學術研討會文集[C];199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欣聞;第三屆中國女性文學獎揭曉[N];文藝報;2009年
2 張強;中國女性文學理論研究的拓荒者[N];文藝報;2001年
3 辛;檢閱女性文學可喜成就[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3年
4 記者 張晶 實習生 劉夢;我省女作家胡辛三次問鼎中國女性文學最高獎[N];江西日報;2009年
5 喬以鋼 南開大學文學院;現(xiàn)代中國女性文學史:追尋與構建[N];中國社會科學報;2009年
6 徐肖楠;2011年度中國女性文學獎擷英[N];中國藝術報;2012年
7 毛正天 冉小平;中國女性文學當下生態(tài)的審視[N];文藝報;2006年
8 特約主持 郝雨 上海大學影視學院教授 上海政法學院教授 李有亮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上海師范大學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博士、教授、博導 楊劍龍 上海戲劇學院教授、博導 厲震林 香港中文大學訪問學者 王宇平 上海師范大學博士后 杜素娟 上海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導 葛紅兵;女性文學百年之路[N];深圳特區(qū)報;2010年
9 傅書華;“邊緣”與“中心”[N];深圳特區(qū)報;2011年
10 閻純德;女性文學批評的新視野[N];文藝報;201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田美蓮;20世紀晚期中國女性文學分裂意識初論[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張浩;20世紀中國女性文學的精神分析話語剖析[D];北京語言大學;2004年
3 郭力;二十世紀中國女性文學的生命意識[D];河南大學;2002年
4 呂穎;反思與建構[D];山東師范大學;2007年
5 鄧利;論新時期女性主義文學批評發(fā)展衍變的歷史軌跡[D];四川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沙君;20世紀中國女性文學:個人敘事與自我話語[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2 鄧穎波;中國女性文學批評二十年(1983—2003)[D];江西師范大學;2003年
3 劉莉;論新時期中國女性文學批評的多維視角[D];山西大學;2007年
4 王傳滿;二十世紀中國女性文學的崛起與發(fā)展[D];安徽大學;2002年
5 羅蓓;中國化“易卜生主義”對二十世紀中國女性文學及女性意識的影響[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2年
6 閆華;女性文學史的書寫立場及策略[D];陜西師范大學;2006年
7 尹春嬌;中國女性主義文學批評“困境”探析[D];南昌大學;2005年
8 李蘭英;中國女性主義文學批評述評[D];蘇州大學;2005年
9 史新華;沉淪與反叛——張愛玲對中國女性文學的貢獻[D];吉林大學;2004年
10 魏小燕;中國女性主義文學批評實踐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56642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daiwenxuelunwen/1566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