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聯”時期魯迅啟蒙思想的新變與值閾
本文關鍵詞:“左聯”時期魯迅啟蒙思想的新變與值閾 出處:《求索》2017年07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左聯"時期,魯迅的啟蒙思想有了諸多新變。他不僅視民眾為將來的依托與歷史主體,對他們的種種不堪有著"同情之理解",還認為知識分子應擺脫精神虛蹈而成為懂得民眾的切實的踐行者。同時,他在"革命"時潮中專注以語言文字為主體的文化啟蒙,并進而從語言——生存層面尋找"立人"的堅確路向。
[Abstract]: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left League, Lu Xun's enlightenment thought had many new changes. He not only regarded the people as the future support and historical subject, but also had a "sympathetic understanding" of their various kinds. At the same time, he focused on the cultural enlightenment with the language as the main body in the tide of "revolution". And then from the language-survival level to find a firm way to "stand man".
【作者單位】: 湖南第一師范學院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魯迅后期生存境遇與思想及創(chuàng)作關聯研究”(15YJA751019)
【分類號】:I210
【正文快照】: 人們在認識“左聯”時期的魯迅時,或矚目其匕首投槍般雜文的理解,或注重其與“左聯”主要成員關系的梳理,或致力其“革命觀”的深入闡發(fā)。但仔細檢視魯迅此一時期的思想與創(chuàng)作,可見到他在批判時政、攻擊陳腐、發(fā)露世相、激進抗爭的同時,也對啟蒙投注了相當的關注與思考。就此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徐春夏;;“左聯”時期的瞿秋白與文學論辯[J];黨史文苑;2006年02期
2 邵伯周;;光輝的業(yè)績——試論“左聯”的成就及其在我國現代文學史上的意義[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0年01期
3 劉玨;“左聯”戲劇與外來影響[J];社會科學;1990年07期
4 謝昌余;向偉大的“竊火者”致敬——紀念“左聯”成立六十周年[J];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0年03期
5 王宏志;文學與政治之間——“左聯”研究的幾個問題[J];魯迅研究月刊;1991年06期
6 周國偉;;“左聯”成立大會會址及其他——略述兩位“左聯”盟員的信札[J];上海魯迅研究;2007年01期
7 王建華;;史料與歷史的研究——以“左聯”史研究為例[J];上海魯迅研究;2012年02期
8 雪融;;“左聯”與文藝人才的培養(yǎng)[J];上海魯迅研究;2000年00期
9 東達;;致“左聯”五烈士[J];上海文學;1979年09期
10 陳白塵;;回顧“左聯” 展望未來[J];上海文學;1980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錫榮;;略論“左聯”的“左”[A];魯迅與“左聯”——中國魯迅研究會理事會2010年年會論文集[C];2010年
2 蔣明玳;;瞿秋白與“左聯”——紀念瞿秋白烈士英勇就義65周年[A];瞿秋白研究新探——紀念瞿秋白同志誕辰一百周年座談會論文集[C];1999年
3 蔣明玳;;瞿秋白與“左聯”——紀念瞿秋白烈士英勇就義六十五周年[A];瞿秋白研究論叢——紀念瞿秋白同志英勇就義65周年專集[C];2000年
4 蔣明玳;;瞿秋白與“左聯”——紀念瞿秋白烈士英勇就義65周年[A];瞿秋白研究新探[C];2002年
5 賀艷;;“時”與“勢”的合謀——從周文看“左聯”作家的被生產模式[A];周文研究論文集[C];2007年
6 程中原;;“左聯”第四次全體大會史料考釋[A];《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30年精編:文學史研究·史料研究卷(文學史研究卷)[C];2009年
7 靳新來;;魯迅與北平“左聯”[A];魯迅與“左聯”——中國魯迅研究會理事會2010年年會論文集[C];2010年
8 蔣於緝;;魯迅與“左聯”的契合與分歧[A];魯迅與“左聯”——中國魯迅研究會理事會2010年年會論文集[C];2010年
9 陳?;;崇敬魯迅的幾位“左聯”作家[A];魯迅與“左聯”——中國魯迅研究會理事會2010年年會論文集[C];2010年
10 楊義;;魯迅與“左聯”三章[A];魯迅與“左聯”——中國魯迅研究會理事會2010年年會論文集[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閔捷;“左聯”人談“左聯”事之信函簡介[N];文藝報;2013年
2 賈植芳;甘守寂寞探“左聯”[N];文匯報;2001年
3 王錫榮 上海魯迅紀念館;怎么看“左聯”的“左”[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4 陳漱渝 北京魯迅博物館;八十年了,我們?yōu)槭裁催要紀念“左聯”[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5 張麗軍;“左聯”精神:刺穿“無物之陣”的思想長矛[N];文藝報;2013年
6 張元珂;魯迅與“左聯”的書刊出版[N];文藝報;2013年
7 張丹;馮雪峰與“左聯”初期的幾份刊物[N];文藝報;2013年
8 趙學勇 陜西師范大學延安文藝研究中心主任;延安文藝的大眾化:歷史實踐與當代啟示[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2年
9 散木;想起耶林[N];中華讀書報;2011年
10 姚辛;“左聯”研究艱辛路[N];中華讀書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張大偉;“左聯”文學的組織與傳播(1930-1936)[D];復旦大學;2005年
2 毛劍;“左聯”時期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引進與發(fā)展研究[D];山東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42314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daiwenxuelunwen/1423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