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死的恐懼與生的掙扎
本文關(guān)鍵詞:《桃園》:死的恐懼與生的掙扎 出處:《文藝爭鳴》2017年09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廢名 小說敘事 現(xiàn)代中國 李健吾 肯定性 朱光潛 阿毛姑娘 在門檻上 田園風(fēng)味 詩化小說
【摘要】:正再次閱讀廢名的小說《桃園》,讓我有一種出其不意的沉默,改變了過去的閱讀記憶和已知的文學(xué)史結(jié)論。我有些無話可說,心里被堵塞著,郁悶而沉重,好像經(jīng)歷了一場告別儀式。關(guān)于廢名及《桃園》,文學(xué)史幾乎都做了肯定性描述。周作人高度評價廢名小說的趣味和寫法,認為廢名小說多"夢想的幻景",其"簡潔而有力"的文字"是一種很有意味的文章"~((1)),在現(xiàn)代中國小說界,廢名"用了他簡練的文章寫所獨有的意境",顯示了"文章之美"的獨特價值~((2))。周作人的看法或多或少影響到之后沈從文、朱光潛和李健吾的評
[Abstract]:Reading Fei Ming's novel "Taoyuan" again, let me have a surprise silence, changed the past reading memory and known conclusions of literary history. I have nothing to say, my heart is blocked, depressed and heavy. It seems to have gone through a farewell ceremony. About Fei Ming and Taoyuan, almost all literary history has made a positive description. Zhou Zuoren highly appraised the taste and writing method of Fei Ming's novels, and thought that Fei Ming's novels were more than "fantasy of dreams". His "concise and powerful" text "is a very meaningful article", in the modern Chinese novel world, Fei Ming "used his concise article to write the unique artistic conception". This shows the unique value of "the beauty of the article". Zhou Zuoren's views have more or less influenced the comments made later on by Shen Congwen, Zhu Guangqian and Zhu Guangqian.
【作者單位】: 西南大學(xué)文學(xué)院;
【分類號】:I207.42
【正文快照】: 再次閱讀廢名的小說《桃園》,讓我有一種出其不價(3),包括文學(xué)史對廢名沖淡風(fēng)格和簡潔文筆的高度意的沉默,改變了過去的閱讀記憶和已知的文學(xué)史結(jié)肯定!短覉@》是廢名小說趣味和寫法的代表作之一,論。我有些無話可說,心里被堵塞著,郁悶而沉重,好在它如詩如夢,幻美而靈動的文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格非;廢名的意義[J];文藝?yán)碚撗芯?2001年01期
2 ;廢名的魅力[J];文藝?yán)碚撗芯?2001年04期
3 陳國恩;廢名小說與禪佛精神[J];貴州社會科學(xué);2001年01期
4 葉蓓;光榮的寂寞──廢名研究綜述[J];南京師范大學(xué)文學(xué)院學(xué)報;2001年04期
5 易竹賢;《廢名年譜》序[J];寫作;2004年23期
6 夏元明;廢名研究的新收獲——評陳建軍著《廢名年譜》[J];寫作;2004年23期
7 馮玉文,李宜蓬;廢名與孩子的“緣”[J];中國科技信息;2005年15期
8 黃亞蘭;聶娜;;廢名小說創(chuàng)作主體精神的闡釋[J];文史博覽;2005年Z2期
9 鐘駿良;和雪淵;;論廢名小說的晦澀[J];創(chuàng)作評譚;2005年12期
10 崔榮;;論廢名小說的非嚴(yán)肅精神[J];內(nèi)蒙古大學(xué)學(xué)報(人文社會科學(xué)版);2006年04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2條
1 高恒文;;廢名的詩:深玄的思想特征及其藝術(shù)形式[A];新詩與浪漫主義學(xué)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2 吳曉東;;背著“語言的筏子”——廢名小說《橋》的詩學(xué)解讀[A];《中國現(xiàn)代文學(xué)研究叢刊》30年精編:作家作品研究卷(下)[C];2009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眉睫;談《廢名講詩》的選編[N];中華讀書報;2008年
2 本報書評人 止庵;再談1949年后的廢名[N];中華讀書報;2009年
3 眉睫;等待被重新“發(fā)現(xiàn)”的廢名[N];文學(xué)報;2014年
4 張吉兵;走近“廢名的真”[N];中華讀書報;2014年
5 曾巍;為廢名留名[N];中華讀書報;2004年
6 本報書評人 止庵;也談《廢名講詩》的選編[N];中華讀書報;2008年
7 劉中樹;馮健男的廢名研究[N];文藝報;2009年
8 張雨生;作家復(fù)位在于作品復(fù)活[N];文藝報;2009年
9 高恒文;廢名的舊體詩與聯(lián)句[N];人民政協(xié)報;2006年
10 朱洪濤;廢名:一個人的歡喜[N];文學(xué)報;2014年
相關(guān)博士學(xué)位論文 前4條
1 李璐;論廢名的創(chuàng)作特征[D];南京大學(xué);2012年
2 王巖石;廢名文學(xué)思想研究[D];吉林大學(xué);2010年
3 謝錫文;邊緣視域 人文問思[D];山東大學(xué);2008年
4 石明圓;徘徊在出世與入世中間[D];東北師范大學(xué);2010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鐘駿良;廢名綜論[D];江西師范大學(xué);2006年
2 王瑞;論廢名小說的鄉(xiāng)村書寫[D];牡丹江師范學(xué)院;2015年
3 歐陽文婧;20-40年代廢名散文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xué);2015年
4 黃放;從《橋》看廢名小說的生命意識[D];湖南師范大學(xué);2015年
5 武斌斌;從詩“化”看廢名小說敘事[D];湖南師范大學(xué);2015年
6 向文祺;論廢名創(chuàng)作的現(xiàn)代性[D];華東師范大學(xué);2016年
7 李媛萍;廢名及其鄉(xiāng)村符號[D];暨南大學(xué);2016年
8 江曼;傳統(tǒng)反顧與現(xiàn)代關(guān)懷—廢名小說論[D];蘇州大學(xué);2016年
9 李嬌嬈;論廢名古代文學(xué)研究的三個角度[D];四川師范大學(xué);2016年
10 張墨研;廢名詩學(xué)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xué);2009年
,本文編號:142285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daiwenxuelunwen/1422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