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清代文字獄對小說文本形態(tài)的影響
本文關鍵詞:論清代文字獄對小說文本形態(tài)的影響 出處:《求是學刊》2017年04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清代頻發(fā)的文字獄和小說禁毀政策,使小說家、編選者或書坊主產(chǎn)生了強烈的懼禍意識,并最終在小說文本形態(tài)上反映出來。那些因文字獄而遭到禁毀的小說尤其是時事小說,其文本形態(tài)往往在刊行過程中被大幅修改;有些小說雖然未曾引發(fā)文字獄,但為避免觸犯時忌,書坊主在刊刻過程中也會對那些與時政有關的敏感內(nèi)容主動作出"修正";文字獄及小說禁毀政策對清代小說家的創(chuàng)作心態(tài)產(chǎn)生了顯著影響,并由此左右了其小說文本建構(gòu)策略。
[Abstract]:During the Qing Dynasty, the frequent word prison and the policy of prohibiting the destruction of novels made the novelists, compilers or book owners have a strong sense of fear of evil. Finally, it reflects the form of the novel text. Those novels, especially the current affairs novels, which have been banned because of the text prison, are often greatly revised in the course of publication. Although some novels have not caused the text prison, but in order to avoid offending the time taboo, the book owner will also take the initiative to make "amendment" to the sensitive content related to the current and political affairs in the process of publishing; The writing prison and the policy of banning and destroying novels had a remarkable influence on the writing mentality of the novelists in Qing Dynasty, and thus influenced the construction strategy of their novels.
【作者單位】: 黑龍江大學文學院;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明清小說文本形態(tài)的生成與演變研究”,項目編號:11CZW042 黑龍江省高;究蒲袠I(yè)務費(基地專項)重點項目“明清小說文本生成方式研究”,項目編號:HDJDZ201608
【分類號】:I207.41
【正文快照】: 11CZW042;黑龍江省高校基本科研業(yè)務費(基地專項)重點項目“明清小說文本生成方式研究”,項目編號:HDJDZ201608明清時期,小說禁毀政策得到進一步加強,尤其是明清易代之后,文網(wǎng)更趨嚴密,文字獄時有發(fā)生,像著名的莊廷明史案、戴明世《南山集》案等皆對當時的文壇造成了極大震懾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安雙成;順康年間《續(xù)金瓶梅》作者丁耀亢受審案[J];歷史檔案;2000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才訓;;論清代文字獄對小說文本形態(tài)的影響[J];求是學刊;2017年04期
2 楊國玉;;錢尚濠《買愁集》編刊年代小考[J];河北工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年03期
3 謝清果;王昀;;華夏輿論傳播的概念、歷史、形態(tài)及特征探析[J];現(xiàn)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6年03期
4 劉家忠;;《續(xù)金瓶梅》作者丁耀亢出走河南嵩山的時間與原因[J];蘭臺世界;2015年01期
5 魏紅梅;;丁耀亢的牡丹詩及其心態(tài)變化[J];求索;2014年12期
6 范秀君;;清初丁耀亢惠安之行考論[J];漳州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03期
7 姜克濱;張會峰;;試論清初丁耀亢仕隱心態(tài)[J];名作欣賞;2012年08期
8 范秀君;;論清初南北貳臣文人愧疚自贖心態(tài)的差異及成因[J];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9 劉洪強;;《續(xù)金瓶梅》中的“王推官”即王漁洋考——兼論《續(xù)金瓶梅》成書于1661年[J];常熟理工學院學報;2010年07期
10 楊琳;;丁耀亢非遺民論[J];明清小說研究;2010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于淑娟;;《韓詩外傳》中的享樂考驗主題及其文本形態(tài)特征[J];北方論叢;2006年02期
2 熊良智;;從文本形態(tài)看《楚辭》的早期傳播[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01期
3 李炳海;;《雅》詩的文本形態(tài)和結(jié)構(gòu)模式[J];甘肅社會科學;2009年02期
4 李躍忠;諸葛元元;;試析湖南影戲“橋本戲”的文本形態(tài)[J];武陵學刊;2013年05期
5 俞為民;;南戲文本形態(tài)的特征及其演變[J];戲曲藝術;2007年04期
6 賈學鴻;;先秦諸子文本的經(jīng)傳結(jié)構(gòu)及其文體培育功能[J];河北學刊;2009年05期
7 王茂;;論“傷痕文學”文本形態(tài)的制約因素[J];新鄉(xiāng)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2期
8 向天淵;;“談型”與“信型”——現(xiàn)代漢語詩學的兩種文本形態(tài)[J];涪陵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9 屈永仙;;傣族敘事詩的文本形態(tài)[J];文學與文化;2011年03期
10 向天淵;戰(zhàn)型文本:現(xiàn)代漢語詩學話語的重要文本形態(tài)[J];渝西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4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付林鵬;原始詩歌的文本形態(tài)和結(jié)構(gòu)模式[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趙毓龍;西游故事跨文本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41898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daiwenxuelunwen/1418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