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幻傳奇:論新時期小說“民間信仰”書寫的審美趨向
本文關鍵詞:魔幻傳奇:論新時期小說“民間信仰”書寫的審美趨向 出處:《學術研究》2017年1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民間信仰 非現(xiàn)實 神秘化 傳奇性
【摘要】:民間信仰的文學介入與藝術想象,給新時期以來的相關作品帶來了一種新的美學景觀,如非現(xiàn)實、神秘化、傳奇性等等。這種審美趨向使這些作品能夠突破一般現(xiàn)實主義視域,在非現(xiàn)實的靈動空間中自由書寫,獲得了嶄新的創(chuàng)作經(jīng)驗和審美愉悅。
[Abstract]:The involvement of folk belief in literature and artistic imagination has brought a new aesthetic landscape to the related works since the new period, such as unrealistic, mystical. This kind of aesthetic trend enables these works to break through the general realistic horizon and write freely in the non-realistic intelligent space and gain new creative experience and aesthetic pleasure.
【作者單位】: 惠州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
【基金】:2012年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民間信仰與20世紀中國文學的敘事演變”(12FZW018)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I207.42
【正文快照】: 隨著拉美魔幻現(xiàn)實主義“爆炸”式地傳入新時期的中國文壇,引發(fā)了一股模仿其寫作的小說潮流,各種魔幻、怪誕、神秘的寫法紛紛涌現(xiàn),許多新時期的小說作家也承認其早期小說創(chuàng)作深受魔幻現(xiàn)實主義的影響,只不過,中國本土固有的神秘主義文化與拉美魔幻現(xiàn)實主義一旦遇合,這些作家在后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金濤;拉美魔幻現(xiàn)實主義文學對中國新時期小說的影響[J];深圳教育學院學報(綜合版);2000年02期
2 汪麗景;論新時期小說的文化現(xiàn)象[J];黃山高等?茖W校學報;2001年04期
3 姜智芹;新時期小說研究的“他者”視角[J];文史哲;2002年06期
4 陳士部;新時期小說的一種獨特的解讀——評李永建《人的回歸、發(fā)現(xiàn)和重塑》[J];淮北煤炭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5 孫靜文;新時期小說功利化取向的原因及其危害[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04期
6 王文玲;;新時期小說兒童敘事的雙重變奏[J];齊魯學刊;2008年04期
7 王連英;;寫實之外——論新時期小說的敘事轉型[J];昌吉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8 李裴;新時期小說創(chuàng)作的三種意向及其批評[J];文藝評論;1987年05期
9 ;“生命”的人不能脫離社會的人的制約[J];文藝理論研究;1987年06期
10 宇文華生;論新時期小說中的民族意識[J];山東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88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何向陽;;懷舊:新時期小說情緒主題[A];這就是我們的文學生活——《當代文壇》三十年評論精選(上)[C];2012年
2 王世凱;;新時期小說語言轉型之我見[A];中國小說研究[C];2003年
3 傅書華;;滲透與創(chuàng)新——試論新時期小說創(chuàng)作中的現(xiàn)代主義因素[A];這就是我們的文學生活——《當代文壇》三十年評論精選(上)[C];201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3條
1 李靜;新時期小說研究的新視野[N];文藝報;2008年
2 肖遠平;讀《中國民間文化與新時期小說》[N];文藝報;2008年
3 賈平凹;他的洋讓我喜歡而嫉妒[N];中華讀書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梁波;城鄉(xiāng)沖突:新時期小說的一種敘事模式[D];蘭州大學;2011年
2 陳振華;中國新時期小說反諷敘事論[D];山東師范大學;2006年
3 張德軍;中國新時期小說中的民俗記憶[D];蘭州大學;2012年
4 周志雄;中國新時期小說情愛敘事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4年
5 金紅;意識流藝術在中國新時期小說中的流變[D];蘇州大學;2006年
6 王源;后現(xiàn)代主義思潮與中國新時期小說[D];山東師范大學;2012年
7 齊亞敏;新時期小說中的未成年人世界[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8 黃河;論新時期小說中的“文革”敘事[D];蘇州大學;2007年
9 張連義;新時期小說中農民意識的現(xiàn)代轉型[D];山東師范大學;2012年
10 王際兵;悖謬與救贖[D];暨南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曹茂蘭;神秘文化在新時期小說中的復歸[D];蘇州大學;2004年
2 宋拓瑞;新時期小說孤獨兒童形象研究[D];遼寧大學;2015年
3 王磊;“草原”與“城市”的糾葛—內蒙古新時期小說中的“草原”意象和“城市”意象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5年
4 何萃;新時期小說中的農村出走女性形象研究[D];陜西理工學院;2016年
5 牛曉燕;新時期小說女性“等待”主題研究[D];遼寧大學;2016年
6 郭驍;新時期小說中女革命者形象研究[D];遼寧大學;2016年
7 王月;新時期小說的饑餓書寫類型研究[D];中南民族大學;2015年
8 林子力;論中國新時期小說的“偷窺”書寫[D];山東師范大學;2016年
9 黃燕云;中國新時期小說之殘疾現(xiàn)象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6年
10 段娜娜;論新時期小說的亂倫敘事[D];西南大學;2017年
,本文編號:137768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daiwenxuelunwen/1377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