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城》中的“西行”——論《圍城》對《西游記》的受容
本文關鍵詞:《圍城》中的“西行”——論《圍城》對《西游記》的受容
【摘要】:《圍城》一書中,主人公方鴻漸等一行五人奔赴三閭大學任職途中可謂景遇幽險,卻又不乏人性丑惡縫隙中的巧語笑嫣和世態(tài)炎涼流轉間的拊膺喟嘆。而這段文字并非鑿空而構,隱于其中的人物角色、結構脈絡、敘事技法實多采摭擷取《西游記》中唐僧師徒西天取經的篇章;蛟S也正因汲引了后者在這諸方面的養(yǎng)料,《圍城》所呈現(xiàn)的人物形象更為立體,結構更加緊湊,情節(jié)更富諧趣。本文旨在結合《圍城》文本內部的字里行間和外部作者的雪泥鴻爪,論演將《西游記》轉假剝離、權衡融會之后生成的"赴湘履職"故事之場境內核。
【作者單位】: 中山大學中文系;
【分類號】:I207.4
【正文快照】: 弁言 錢鐘書先生的代表小說《圍城》歷來備受中外讀者的鐘情屬意(1),錢先生本人特立獨行之品性亦獲得各類評家的青睞垂顧(2)。而他們的審視焦點又集中在兩個向度,化用所謂“模子尋根法”理論(3),可理解為“縱向的本國文學內部通變”和“橫向的世界文學之間交會”(4)。在前者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姚君偉;;她是個人物——說說《圍城》中的汪太太[J];名作欣賞;2005年23期
2 孫芳;;《圍城》的俄譯本片段賞析[J];俄語學習;2007年01期
3 張文婧;董霞;;《圍城》幽默語言藝術小探[J];北方文學(下半月);2010年06期
4 陳思廣;;《圍城》出版初期的臧否之聲[J];文學教育(下);2012年05期
5 姚敏敏;;談談《圍城》中關于生活的哲理性[J];文學教育(中);2013年08期
6 韓夢怡;;從語境關系順應角度試析《圍城》中隱喻的德譯[J];語言與翻譯;2013年03期
7 許潔;;基于概念整合理論的愛情隱喻剖析——以《圍城》中的愛情隱喻為例[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上旬);2013年11期
8 彭加瑾;;《圍城》的魅力[J];當代電視;1991年01期
9 蕭乾;;電視劇《圍城》的啟示[J];電影藝術;1991年06期
10 雷家仲;;人生永遠是進取——對一種《圍城》理論的思索[J];四川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2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林鳳來;;《圍城》中的幽默比喻及其英譯[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9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2 ;《圍城》內外[A];中國語言文學資料信息(1999.1)[C];1999年
3 程致中;;《圍城》主題新說[A];中國語言文學資料信息(1999.1)[C];1999年
4 韓剛;;《圍城》多層意蘊管窺[A];陜西省中國現(xiàn)代文學學會2004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5 張萍;;《圍城》中的比喻解讀[A];2007年福建省辭書學會第18屆年會論文提要集[C];2007年
6 馬鈞;;《圍城》人物命名漫筆[A];中國語言文學資料信息(1999.1)[C];1999年
7 于蘭;;中西文化浸潤下的英譯本《圍城》——從小說的特點及文化內涵分析英譯本[A];福建省外文學會2007年會暨華東地區(qū)第四屆外語教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8 黎蘭;;“打通”與“自律”——從錢鐘書《圍城》的反“圍城哲學”說起[A];美學、文藝學基本理論建設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9 李志明;周X;;《圍城》與新時期文學[A];這就是我們的文學生活——《當代文壇》三十年評論精選(上)[C];2012年
10 吳昌紅;;一座精神堡壘 兩種小說形式——《小世界》與《圍城》之比較[A];中國語言文學資料信息(1999.1)[C];199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止庵;重溫《圍城》[N];中國文化報;2002年
2 止庵;回到《圍城》[N];華夏時報;2002年
3 陳思廣;《圍城》出版初期的臧否之聲[N];中華讀書報;2012年
4 楊絳;寫在《圍城》漢英對照本之前[N];中華讀書報;2003年
5 記者 鄧丹;有人出書破解《圍城》之謎[N];中華讀書報;2002年
6 秋禾;憤世恨人讀《圍城》[N];中華讀書報;2008年
7 甘谷縣西坪初級中學 王玉平;從《圍城》看文學語言的規(guī)范與反規(guī)范[N];天水日報;2007年
8 何晶;淺談《圍城》中的女性形象[N];文藝報;2006年
9 李昕暉;紅色記憶 恢弘巨制[N];吉林日報;2010年
10 曾艷兵;《圍城》里的艾略特[N];中華讀書報;200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張亞云;《圍城》中人物隱喻英譯過程的跨空間映射研究[D];寧波大學;2015年
2 陳蓓潔;概念整合理論視角下《圍城》中新奇隱喻認知研究[D];河南師范大學;2015年
3 陳彩云;《圍城》陌生化手法的等效翻譯[D];廣東外語外貿大學;2015年
4 阿依努爾·塞都;《圍城》中概念隱喻的認知研究及翻譯策略[D];新疆大學;2015年
5 李首權;《圍城》中英文本隱喻運用對比研究[D];江蘇師范大學;2014年
6 孫秀娟;《圍城》組合變異修辭研究[D];揚州大學;2015年
7 徐楊;從和諧管理視角析《圍城》中的沖突性話語[D];西南交通大學;2015年
8 何冰冰;《圍城》女性主義批評的歷史演變研究[D];牡丹江師范學院;2016年
9 楊麗亞;虛實的交織與轉換:《圍城》的教育世界[D];曲阜師范大學;2016年
10 李明浩;性別視域下的《圍城》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30402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daiwenxuelunwen/1304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