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文壇》2016年度優(yōu)秀論文獎揭曉
本文關鍵詞:《南方文壇》2016年度優(yōu)秀論文獎揭曉
更多相關文章: 文化共同體 獲獎論文 南方文壇 小資 李洱 郵寄方式 李敬澤 程光煒 文藝創(chuàng)作 施戰(zhàn)軍
【摘要】:正評委白燁、李敬澤、李洱、陳建功、張燕玲、郭運德、郜元寶、施戰(zhàn)軍、程光煒(以姓氏筆畫為序),對編輯部評出的十三篇候選論文,經(jīng)過獨立審讀,以郵寄方式投票評出以下六篇獲獎論文(以得票多少為序):《小資產(chǎn)階級:階級譜系與文化共同體》(南帆2016年第4期)小資文化共同體是當下文化的一個核心問題,作者從階級譜系與文化視角,深入剖析了小資產(chǎn)階級為了更多的文化自由,在文藝創(chuàng)作中占據(jù)"一個
【關鍵詞】: 文化共同體;獲獎論文;南方文壇;小資;李洱;郵寄方式;李敬澤;程光煒;文藝創(chuàng)作;施戰(zhàn)軍;
【分類號】:I206.7-19
【正文快照】: 評委白燁、李敬澤、李洱、陳建功、張燕玲、功夫深厚,立論扎實,并潛藏著驚人的張力和對話郭運德、郜元寶、施戰(zhàn)軍、程光煒(以姓氏筆畫性,顯示了作者高遠的學術視野和較強的思辨力。為序),對編輯部評出的十三篇候選論文,經(jīng)過獨立審讀,以郵寄方式投票評出以下六篇獲獎《傅雷與劉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呂健;余政;;文化共同體的經(jīng)濟學分析:激勵機制的視角[J];世界經(jīng)濟情況;2008年12期
2 李昌善;;構(gòu)建東北亞文化共同體淺論[J];東疆學刊;2007年01期
3 方浩范;;東北亞文化共同體動因及其政治阻礙——中韓日對待“文化共同體”的態(tài)度[J];東疆學刊;2009年02期
4 孫英春;;東北亞文化傳統(tǒng)的同質(zhì)性與“文化共同體”遠景[J];浙江學刊;2009年04期
5 方浩范;;東北亞“文化共同體”的思考——中韓日“文化共同體”的可能性[J];齊魯文化研究;2006年00期
6 劉少武;;和而不同:三峽移民安置地區(qū)域文化共同體的構(gòu)建[J];大眾商務;2009年16期
7 李燕;個性自由與“豐富的個體”之文化共同體[J];哲學研究;2003年11期
8 牛林杰;;東亞視角下的蚩尤與蚩尤文化[J];韓國學論文集;2010年00期
9 王小芳;;文化共同體的想象——雷蒙德·威廉斯的傳播觀[J];英語廣場(學術研究);2014年04期
10 張麗;;比利時:地方文化共同體提供文化服務保障的聯(lián)邦制國家[J];山東圖書館學刊;2014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施雪琴;;認同規(guī)范與東盟社會文化共同體建設——兼論對深化中國-東盟地區(qū)合作的啟示[A];東南亞地區(qū)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日本北海商科大學東北亞研究交流中心教授、副主任 西川博史 整理 記者 呂繼東;建“文化共同體”是時代要求[N];蘇州日報;2011年
2 本報記者 趙明宇;他們的想象與期許[N];中國新聞出版報;2010年
3 于青;文化視角看東亞[N];人民日報;2004年
4 祁進玉;共生時代與超越地域的文化共同體[N];中國民族報;2006年
5 本報記者 陳一鳴;是東亞讀書共同體,不是東亞文化共同體[N];南方周末;2009年
6 藍琪 貴州師范大學歷史與文化學院;一個文化共同體[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
7 商報記者 張岱;兒童文學催化兒童產(chǎn)業(yè) 打造文化共同體實現(xiàn)共贏[N];中國圖書商報;2012年
8 記者 張國圣;重慶:打造城鄉(xiāng)“文化共同體”[N];光明日報;2008年
9 王玉主;東盟力推一體化[N];人民日報;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鄭聰聰;文化聯(lián)結(jié):村莊公共性的再生產(chǎn)[D];華中師范大學;2015年
2 湯淼;建構(gòu)閱讀文化共同體[D];華東師范大學;2013年
3 劉欣;社區(qū)公共性重建:村民參與的實踐探索[D];華中師范大學;2014年
4 李海霞;想象的文化共同體:C·賴特·米爾斯論知識分子[D];四川師范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103788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daiwenxuelunwen/1037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