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制改革背景下我國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研究
本文關鍵詞:注冊制改革背景下我國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研究
【摘要】:股票發(fā)行制度和上市公司退市制度分別是股票市場的入口和出口。長期以來,我國股票市場呈現出“嚴進難出”的特點。發(fā)行制度與退市制度缺陷問題的疊加及兩者之間配合銜接的不暢直接或間接導致了股票發(fā)行維度高市盈率、高發(fā)行價、高超募資金的“三高”現象突出;股票流通維度績差股炒作堆積,市場投機文化泛濫,以至于“劣幣驅逐良幣”;股票退出維度退市公司總量過少,退市難等一系列亟待破解和規(guī)制的市場亂象問題。而由股票發(fā)行核準制帶來的殼資源利益是退市制度運行出現退市出口不暢、退市困難問題的根本原因。從“嚴進難出”走向“寬進易出”是解決股票市場亂象的關鍵。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已經為股票發(fā)行注冊制改革定調。隨后國務院也明確提出“積極穩(wěn)妥推進股票發(fā)行注冊制改革”和“完善退市制度”。而由于股票市場定位偏差、相關利益主體阻礙等歷史性和現實性的直接原因,我國上市公司退市制度在退市方式、退市標準、退市程序、退市配套制度等方面均存在諸多不足與缺陷,不能滿足配合股票發(fā)行注冊制改革的要求。在注冊制改革背景下來重新審視和研究上市公司退市制度具有極大的現實意義。自2012年以來,新一輪退市制度改革大幕已經拉開,目前無疑已進入改革深水區(qū)。而注冊制的推行既是對當前退市制度改革的挑戰(zhàn),更是給退市制度改革帶來機遇。本文擬對注冊制改革背景下的我國上市公司退市制度作出分析研究。本文主要分為緒論、退市制度概述、現行核準制下的退市制度、退市制度改革路徑和目標探討及構建適應注冊制退市制度的思考等五個章節(jié)。在第一個章節(jié)中,將詳細闡述本文的選題背景及意義和國內外對退市制度研究的現況等內容。第二個章節(jié)至第五個章節(jié)是本文的重點,將由退市制度的一般基礎理論入手,在綜合考察退市制度的內涵及外延、我國退市制度源流及現狀的基礎上,提出退市制度改革是注冊制的客觀要求的觀點,并對當前退市制度改革與完善的目標、方法及路徑作出相應分析和規(guī)范設計構想。文章的最后對全文作出總結,并適度展望注冊制推行下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改革前景。
【關鍵詞】:注冊制改革 上市公司 退市制度
【學位授予單位】:四川省社會科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F832.51;D922.28
【目錄】:
- 中文摘要3-5
- 英文摘要5-11
- 第一章 緒論11-21
- 一、選題背景及意義11-14
- 二、擬解決的問題14-15
- 三、基本思路和邏輯結構15
- 四、相關研究及文獻綜述15-20
- (一)國內15-19
- 1.起步期16
- 2.發(fā)展期16-17
- 3.革新期17-18
- 4.評析18-19
- (二)國外19-20
- 五、本文的研究方法20
- 六、可能的創(chuàng)新點20-21
- 第二章 退市制度概述21-35
- 一、退市制度的含義與界定21-22
- 二、退市制度的法理學價值取向22-24
- 三、退市制度的法律特征24-26
- 四、退市制度的境外經驗26-35
- (一)強制退市方面27-33
- 1.退市標準維度27-31
- 2.退市程序維度31-33
- (二)主動退市方面33-35
- 第三章 現行核準制下的退市制度35-57
- 一、我國退市制度立法源流及現狀35-38
- (一)起步期35-36
- (二)發(fā)展期36-37
- (三)革新期37-38
- 二、當前退市制度運行現狀38-44
- 三、當前退市制度存在問題44-57
- (一)強制退市方面44-53
- 1.強制退市標準尚需完善44-48
- 2.強制退市程序多有不足48-51
- 3.強制退市中小投資者保護不足51-53
- (二)主動退市方面53-57
- 1.上市成本過低53-54
- 2.情形、路徑等規(guī)則未體現主動退市的特點54
- 3.主動退市中小投資者保護不足54-57
- 第四章 退市制度改革路徑和目標探討57-64
- 一、當前退市制度問題歸因57-61
- (一)股票市場功能定位偏差慣性57-58
- (二)發(fā)行制度缺陷阻礙公司退市58-61
- 二、注冊制要求退市制度改革61-63
- (一)注冊制推行與退市制度改革的聯動必要性61
- (二)注冊制推行與退市制度改革的配合前景61-63
- 三、退市制度改革的目標63-64
- 第五章 構建適應注冊制退市制度的思考64-78
- 一、強制退市標準與程序64-68
- (一)完善相關強制退市標準64-66
- (二)改進相關強制退市程序66-68
- 二、主動退市動因與情形路徑68-70
- (一)加大上市公司上市成本驅使其主動退市68-69
- (二)主動退市的情形及路徑區(qū)別于強制退市69-70
- 三、退市配套制度架構70-76
- (一)事前規(guī)制71-72
- (二)事中規(guī)制72-73
- (三)事后規(guī)制73-76
- 四、結語76-78
- 參考文獻78-83
- 致謝83-84
- 個人簡歷84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宋怡欣;;我國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研究——以金融消費者保護為視角[J];學理論;2012年23期
2 蒲濤;;我國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研究[J];學理論;2012年23期
3 王佐發(fā);;我們需要什么樣的退市制度?[J];證券法苑;2012年02期
4 項雪平;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研究[J];河北法學;2004年03期
5 錢衛(wèi)清;;司法救濟缺失拷問退市制度[J];董事會;2012年06期
6 ;財經[J];當代兵團;2013年01期
7 陸澍敏;;退市長油的最后一天[J];新民周刊;2014年23期
8 彭興庭;;光退不行[J];百姓;2005年12期
9 鄧子欣;;從“重大違法行為”條款淺思退市制度頂層設計[J];證券法苑;2013年02期
10 劉祥龍;李楊;;我國創(chuàng)業(yè)板退市制度的完善[J];法制與社會;2011年32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丁鑫;退市制度旨在激勵上市公司真實重組[N];證券日報;2012年
2 本報記者 陳浠;滬深主板退市制度正式出臺 凈資產退市時限放松[N];21世紀經濟報道;2012年
3 本報記者 夏青;董登新:應從三方面完善主板退市制度[N];證券日報;2012年
4 本報記者 馬會;主板退市制度過于寬松[N];中國經濟時報;2012年
5 特約撰稿 應健中;退市制度頻遇尷尬[N];上海金融報;2012年
6 曹中銘;退市制度猶如披著狼皮的羊[N];經濟參考報;2012年
7 ;完善退市制度是一種市場信心提振[N];21世紀經濟報道;2012年
8 本報見習記者 徐科;退市制度“新老劃斷” 業(yè)界期盼剛性執(zhí)行[N];證券日報;2012年
9 趙曉輝 陶俊潔;退市制度改革破冰[N];國際商報;2012年
10 整理 記者 夏保強;退市制度“續(xù)航”要看執(zhí)行力[N];經濟參考報;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陳鈺慧;我國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研究[D];四川省社會科學院;2013年
2 孟瑤;弱退市制度下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與保殼[D];內蒙古大學;2015年
3 朱亞寧;我國上市公司ST板塊退市制度研究[D];蘭州大學;2015年
4 張磊;我國創(chuàng)業(yè)板市場退市制度研究[D];天津財經大學;2014年
5 劉亞楠;重大違法上市公司強制退市制度探析[D];華東政法大學;2015年
6 夏泳;我國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5年
7 高珊;重大信息披露違法退市制度的市場反應[D];東北財經大學;2015年
8 金淑文;上市公司退市的法律問題研究[D];揚州大學;2015年
9 張軍;我國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研究[D];鄭州大學;2016年
10 王丹丹;退市制度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響研究[D];云南財經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55349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zhqtouz/553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