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場化對銀行間債券市場流動性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17-05-24 10:28
本文關鍵詞:利率市場化對銀行間債券市場流動性的影響,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我國銀行間債券市場自1997年成立以來,已走過了十六年的發(fā)展歷程。截至2013年底,銀行間債券市場的托管量占我國債券市場托管總量的95%,從市場規(guī)模來看占據(jù)了整個債券市場存量的絕大部分,是我國債券市場的主體市場。衡量一個市場是否高效的核心標準在于其流動性水平的高低。充足的流動性是市場發(fā)揮資源配置作用的前提,是保證市場正常運轉的關鍵要素,是證券市場的生命力所在。提高市場流動性可以從本質上改善市場的效率。銀行間債券市場雖然占絕對主導地位,但其流動性水平很低,與其主導地位明顯不符。從金額來看單筆交易規(guī)模大,從次數(shù)來看交易卻很不活躍,并且價格波動很大,整個市場的流動性水平依舊很低。流動性不足制約了銀行間債券市場效率的提高及其長遠發(fā)展,提高銀行間債券市場的流動性是建設高效的債券市場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對銀行間債券市場的流動性及其影響因素進行研究具有理論和現(xiàn)實雙重意義。 與此同時,我國的利率市場化改革也不斷取得新突破。在97年銀行間債券市場成立之前,我國就已經(jīng)基本完成了銀行間同業(yè)拆借利率市場化、債券市場利率市場化,并且銀行間債券市場的成立本身也是利率市場化進程的一部分。自97年銀行間債券市場成立以來,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取得了很大進展,開啟了存貸款利率市場化改革進程,先后進行了境內外幣存貸款利率市場化改革、人民幣貸款利率市場化改革、人民幣存款利率市場化改革。到目前為止已經(jīng)基本完成了境內外幣存貸款利率逐步放開、人民幣貸款利率市場化,只剩下存款利率市場化沒有完成。 利率的本質是資金的市場價格,其市場化改革對提升整個金融市場的效率具有深遠的意義。而銀行間債券市場是金融市場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利率市場化不可避免的會對銀行間債券市場的效率包括其流動性水平產(chǎn)生影響。這種影響即可能是正面的亦有可能是負面的,而本文將通過實證分析研究利率市場化政策對銀行間債券市場的流動性影響,檢驗實際的影響作用并探究產(chǎn)生這種影響的原因。 國外學術界對銀行間債券市場流動性的相關研究非常之多,主要集中在研究流動性的度量及其指標構建、流動性的影響因素、流動性溢價等方面,而國內對銀行間債券市場流動性的研究則主要是運用流動性度量指標檢驗銀行間債券市場的流動性水平、流動性的影響因素、流動性溢價、做市商制度對流動性的作用、市場分割對國債流動性的影響、新券效應、基準國債效應、跨市場互動效應等方面,而本文則實證研究的是利率市場化政策因素對銀行間債券市場的流動性影響。 本文首先對流動性的定義及其度量指標進行了歸納,主要介紹了各買賣報價價差指標以及交易量指標。根據(jù)現(xiàn)有的研究結論,度量我國銀行間債券市場流動性的最合適的指標是買賣價差指標,而本文則選取了對數(shù)價差和成交量這兩個指標從寬度和深度兩個維度來度量銀行間債券市場的流動性水平。 然后本文對影響銀行間債券市場流動性的主要因素進行了歸納,將銀行間債券市場流動性的影響因素劃分為內部決定因素和外部影響因素兩大類。其中內部決定因素包含債券產(chǎn)品自身特征因素、市場微觀結構特征因素兩種,而外部影響因素則包含宏觀經(jīng)濟影響因素、政策因素兩種。具體來說,債券產(chǎn)品自身特征因素主要包括發(fā)行量、價格、久期、剩余期限、信用等級、票面利率六種。市場微觀結構因素又包括交易制度、交易成本、信息透明度、投資者結構四個方面。宏觀經(jīng)濟影響因素則包含宏觀經(jīng)濟運行狀況、宏觀調控、關聯(lián)市場變動三個方面。其中含宏觀經(jīng)濟運行狀況可以用宏觀經(jīng)濟運行指標來衡量。在諸多宏觀經(jīng)濟運行指標中,貨幣供給量和市場利率兩個指標對流動性影響最為顯著。鑒于本文所要研究的是利率市場化政策對于銀行間債券市場流動性的影響,因此將利率市場化政策單列為一種因素。 理論上來說,利率市場化對銀行間債券市場的流動性既有正面影響又有負面影響。從正面影響來看,利率市場化解除了對利率自由均衡變動的限制,而債券的價格變動又取決于市場利率的變動,利率管制的解除將促使債券定價更加有效并且變動更靈活充分,從而提高市場參與者進行買賣交易的積極性,活躍市場交易,提高成交量,對銀行間債券市場的流動性產(chǎn)生正面影響。從負面影響來看,利率市場化對商業(yè)銀行的沖擊會間接減少其在銀行間債券市場的投資量從而降低銀行間債券市場的流動性。商業(yè)銀行是銀行間債券市場的主要參與者,占據(jù)了銀行間債券市場63.62%的成交量,處于壟斷地位。而利率市場化會導致存貸利差縮小,銀行賴以暴利的存貸利差一旦縮小,其盈利必然會下滑,盈利的下滑會導致銀行資金趨緊。而商業(yè)銀行資金趨緊就會相應減少其在銀行間債券市場的投資量,造成整個銀行間債券市場的成交量下滑,流動性降低。所以,利率市場化對我國銀行間債券市場的流動性也可能會造成負面影響。 本文采用實證分析方法對具體的影響作用進行了檢驗。使用Wind數(shù)據(jù)庫的銀行間債券市場的每日逐筆交易數(shù)據(jù),選取了6支國債4支政策性金融債共計10支債券作為樣本進行研究。截取了樣本債券在政策出臺時間點前后有成交報價記錄的90個交易日的日數(shù)據(jù),對這180個樣本點進行研究。使用了樣本債券的每日的逐筆交易數(shù)據(jù),對取樣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后計算出180個樣本點當日的買賣報價價差的加權平均值作為當日的買賣價差、當日單筆成交量均值、當日加權平均成交價格、剩余期限4個債券自身特征數(shù)據(jù)。同時選取了對應日期的上海銀行間同業(yè)拆借利率日利率、銀行間債券指數(shù)。將銀行間債券市場流動性水平設為被解釋變量,采用對數(shù)價差和成交量兩個指標來度量流動性大;將流動性的影響因素設為被解釋變量,其中將政策因素設為虛擬變量,構建出兩個解釋流動性的多元線性回歸模型,對樣本數(shù)據(jù)進行了線性回歸。采用逐步回歸法剔除模型中不顯著的解釋變量,對模型進行調整。最后采用迭代法解決了模型存在的一階序列自相關問題,并得出調整后的最終模型。實證分析的結果表明,短期來看放開貸款利率下限的政策對銀行間債券市場的流動性產(chǎn)生了負面的影響。 從市場寬度的層面分析,無論是直接影響還是通過作用于其他變量間接影響,放開貸款利率下限的政策均促使樣本債券的對數(shù)價差擴大,流動性減弱。短期來看貸款利率市場化的政策對銀行間債券市場的流動性具有負面的影響,政策出臺引起銀行間債券市場的買賣價差上升,交易成本提高,流動性降低。 從市場深度的層面來看,無論是直接影響還是間接影響,貸款利率市場化政策的出臺在短期內都對銀行間債券市場的成交量造成了負面影響,即政策出臺導致成交量下滑,流動性下降。 可見,無論是從買賣價差還是從成交量來看,政策變量對于銀行間債券市場的流動性都產(chǎn)生了負面影響。 這與預期基本相符。隨后本文對產(chǎn)生負面影響的原因進行了深入分析,從利率市場化導致存貸利差逐步縮小,造成商業(yè)銀行的凈利息收入減少,進而致使銀行資金趨緊,使其在銀行間債券市場上的交易量減少,從而降低了銀行間債券市場的流動性水平這一邏輯運用相關數(shù)據(jù)進行了描述分析。 最后,本文提出了政策建議以減輕乃至消除存貸款利率市場化對銀行間債券市場流動性的負面沖擊。第一是要支持并引導商業(yè)銀行大膽進行業(yè)務創(chuàng)新,大力發(fā)展表外業(yè)務及中間業(yè)務,改變收益結構,將商業(yè)銀行主要依靠傳統(tǒng)存貸業(yè)務、依托高額存貸利差的盈利模式,逐漸轉變?yōu)橐揽恐虚g業(yè)務、表外業(yè)務和業(yè)務創(chuàng)新的多元化盈利模式,以增強商業(yè)銀行在存貸利差不斷縮小的過程中的抗風險能力及資本充足率水平。這將有助于商業(yè)銀行保持更充足的資金在銀行間債券市場進行投資交易,減輕利率市場化政策對于銀行間債券市場流動性的不利影響。第二是要推動銀行間債券市場的投資者結構多元化,分散壟斷投資者即商業(yè)銀行的自身不利因素對銀行間債券市場流動性所產(chǎn)生的風險。第三則是要循序漸進地繼續(xù)進行利率市場化改革,有步驟分階段地放開存款利率上下限,最大限度地降低這種不利沖擊。
【關鍵詞】:流動性 銀行間債券市場 利率市場化
【學位授予單位】:西南財經(jīng)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F822.0;F832.51
【目錄】:
- 摘要4-8
- Abstract8-13
- 1. 問題的提出13-16
- 1.1 銀行間債券市場流動性不足13-14
- 1.2 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在逐步推進14-16
- 2. 相關研究綜述16-23
- 2.1 國外相關研究綜述16-20
- 2.2 國內相關研究綜述20-23
- 3. 本文研究理論框架23-39
- 3.1 流動性的定義及度量23-30
- 3.1.1 流動性的定義及特征23-24
- 3.1.2 流動性的四維24-26
- 3.1.3 流動性的度量方法及其指標26-30
- 3.2 影響銀行間債券市場流動性的因素30-37
- 3.2.1 債券自身特征因素30-31
- 3.2.2 市場微觀結構因素31-33
- 3.2.3 宏觀經(jīng)濟影響因素33-36
- 3.2.4 利率市場化政策因素36-37
- 3.3 利率市場化對銀行間債券市場流動性的影響37-39
- 3.3.1 正面影響37-38
- 3.3.2 負面影響38-39
- 4. 利率市場化進程回顧及銀行間債券市場流動性現(xiàn)狀分析39-47
- 4.1 利率市場化進程回顧及節(jié)點選取39-41
- 4.2 銀行間債券市場流動性現(xiàn)狀分析41-47
- 5. 利率市場化對銀行間債券市場流動性影響實證分析47-62
- 5.1 被解釋變量選取47
- 5.2 解釋變量選取47-50
- 5.3 樣本數(shù)據(jù)選取50-51
- 5.4 模型構建51-52
- 5.5 線性回歸結果52-61
- 5.5.1 模型一線性回歸結果52-56
- 5.5.2 模型二線性回歸結果56-61
- 5.6 結論61-62
- 6. 原因分析及政策建議62-67
- 6.1 原因分析62-65
- 6.2 政策建議65-67
- 參考文獻67-71
- 致謝71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油曉峰,宋永明;對我國國債流動性問題的政策思考[J];財貿(mào)經(jīng)濟;2004年03期
2 李新;中國國債市場流動性分析[J];金融研究;2001年03期
3 黃妍,吳凱;銀行間債券市場流動性問題的原因分析及其對策[J];經(jīng)濟前沿;2003年07期
4 金雪軍;徐利君;徐馮璐;;交易成本與國債市場流動性:基于上海債市的實證研究[J];軟科學;2006年01期
5 郭泓;楊之曙;;國債市場新券和舊券流動性實證研究[J];證券市場導報;2006年02期
6 鄭淳;董紀昌;徐艷梅;;銀行間市場國債現(xiàn)券流動性研究[J];管理評論;2006年02期
本文關鍵詞:利率市場化對銀行間債券市場流動性的影響,,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9053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zhqtouz/39053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