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上市公司會計信息失真的產權經濟學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3-01-08 15:50
真實的會計信息有助于提高資本、資產和其他資源的配置效率,有助于保證資本市場的有序運行、降低契約的簽訂和履行成本,有助于形成契約上的事后解決機制等。然而,上市公司會計信息的嚴重失真一直是中國證券市場的“痼疾”,它極大地挫傷了廣大投資者的信心,損害了證券市場優(yōu)化資源配置功能的發(fā)揮。 基于產權經濟學的影響以及經濟環(huán)境的變化,在20世紀90年代后期,國內會計學界出現(xiàn)了一批專門研究產權與會計的會計學家群體,并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但對影響較大的上市公司會計信息失真的研究還比較少。本文將以產權理論為指導,在對我國轉軌期上市公司產權制度變遷進行深入分析的基礎上,對國有上市公司會計信息失真的根源作進一步的研究;文章著重分析了國有上市公司產權不清晰、“股權分置”、產權保護制度不完善以及行政式的公司治理機制等制度性缺陷對會計信息失真的影響;認為這些制度性缺陷從根本上動搖了會計信息真實的根基;最后,從產權角度提出了上市公司會計信息失真的治理思路。
【文章頁數(shù)】:4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引言
一、會計信息質量的理論綜述
(一) 會計信息
(二) 會計信息失真的界定
(三) 國有上市公司會計信息失真的根本原因和直接目的
(四) 上市公司會計信息失真的危害
二、會計信息失真問題產權分析的理論基礎
(一) 產權經濟學基本理論
1.產權及產權制度
2.科斯定理及其啟示
3.交易費用理論
4.委托代理理論
5.企業(yè)產權理論
(二) 會計信息與產權理論
1.會計信息披露的產權機理
2.產權、公司治理與會計信息
3.產權制度改革對會計信息的影響
三、轉型期上市公司會計信息失真的產權成因
(一) 上市公司產權制度的變遷歷程
1.國有企業(yè)產權改革的歷史回顧與資本市場的萌生
2.國有企業(yè)的股份化改造與資本市場的管制制度
(二) 國有產權缺乏有效代理:會計信息失真的產權原因之一
(三) 產權界定不清晰:會計信息失真的產權原因之二
1.在上市公司日常經營中的不規(guī)范行為
2.在上市公司股權融資中的不當行為
3.在重大資產重組中的不當行為
(四) “股權分置”:會計信息失真的產權原因之三
1.“股權分置”引起上市公司獨特的行為偏好
2.“股權分置”導致大股東特有的價值取向
(五) 產權保護制度缺失:會計信息失真的產權原因之四
(六) 行政式的公司治理模式致使真實的會計信息失去制度保障
四、上市公司會計信息失真的治理
(一) 明晰產權,發(fā)揮產權制度對會計信息生成過程的規(guī)范和界定功能
(二) 規(guī)范大股東的行為邊界,保護其他利益相關者的利益
1.監(jiān)管上市公司必須同步監(jiān)管大股東
2.建立完善針對大股東的監(jiān)管法規(guī)體系
3.建立對大股東違規(guī)行權的問責、懲罰機制
(三) 解決股權分置問題
(四) 健全產權保護制度
(五) 完善公司治理,發(fā)揮其對會計信息質量的內外制約作用
1.完善外部治理機制
2.完善內部治理機制
3.加強公司治理的法律法規(guī)體系的建設
(六) 構建有效的內部控制體系
參考文獻
后記
中文詳細摘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論現(xiàn)代產權理論對會計的影響與挑戰(zhàn)[J]. 田昆儒. 現(xiàn)代財經-天津財經學院學報. 2000(08)
本文編號:3728751
【文章頁數(shù)】:4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引言
一、會計信息質量的理論綜述
(一) 會計信息
(二) 會計信息失真的界定
(三) 國有上市公司會計信息失真的根本原因和直接目的
(四) 上市公司會計信息失真的危害
二、會計信息失真問題產權分析的理論基礎
(一) 產權經濟學基本理論
1.產權及產權制度
2.科斯定理及其啟示
3.交易費用理論
4.委托代理理論
5.企業(yè)產權理論
(二) 會計信息與產權理論
1.會計信息披露的產權機理
2.產權、公司治理與會計信息
3.產權制度改革對會計信息的影響
三、轉型期上市公司會計信息失真的產權成因
(一) 上市公司產權制度的變遷歷程
1.國有企業(yè)產權改革的歷史回顧與資本市場的萌生
2.國有企業(yè)的股份化改造與資本市場的管制制度
(二) 國有產權缺乏有效代理:會計信息失真的產權原因之一
(三) 產權界定不清晰:會計信息失真的產權原因之二
1.在上市公司日常經營中的不規(guī)范行為
2.在上市公司股權融資中的不當行為
3.在重大資產重組中的不當行為
(四) “股權分置”:會計信息失真的產權原因之三
1.“股權分置”引起上市公司獨特的行為偏好
2.“股權分置”導致大股東特有的價值取向
(五) 產權保護制度缺失:會計信息失真的產權原因之四
(六) 行政式的公司治理模式致使真實的會計信息失去制度保障
四、上市公司會計信息失真的治理
(一) 明晰產權,發(fā)揮產權制度對會計信息生成過程的規(guī)范和界定功能
(二) 規(guī)范大股東的行為邊界,保護其他利益相關者的利益
1.監(jiān)管上市公司必須同步監(jiān)管大股東
2.建立完善針對大股東的監(jiān)管法規(guī)體系
3.建立對大股東違規(guī)行權的問責、懲罰機制
(三) 解決股權分置問題
(四) 健全產權保護制度
(五) 完善公司治理,發(fā)揮其對會計信息質量的內外制約作用
1.完善外部治理機制
2.完善內部治理機制
3.加強公司治理的法律法規(guī)體系的建設
(六) 構建有效的內部控制體系
參考文獻
后記
中文詳細摘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論現(xiàn)代產權理論對會計的影響與挑戰(zhàn)[J]. 田昆儒. 現(xiàn)代財經-天津財經學院學報. 2000(08)
本文編號:372875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zhqtouz/372875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