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股指期貨發(fā)展現(xiàn)狀_《安徽大學》2012年碩士論文
本文關鍵詞:我國股指期貨風險管理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安徽大學》 2012年
我國股指期貨風險管理研究
汪洋
【摘要】:股指期貨作為當今世界發(fā)展最為迅速、交易量最為活躍的金融衍生工具,對補充股票現(xiàn)貨市場的交易機制、降低交易成本、完善股票現(xiàn)貨市場的價格機制以及為投資者提供規(guī)避現(xiàn)貨市場系統(tǒng)性風險均有著積極的作用。隨著證券市場改革的進一步深化,為了完善資本市場結構,使投資者有效規(guī)避系統(tǒng)性風險,我國推出股指期貨勢在必行。2010年4月16日,滬深300股指期貨(IF)在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上市交易,為對沖我國股票現(xiàn)貨市場的系統(tǒng)性風險提供了一種有效的手段。但從以往的經驗教訓來看,股指期貨作為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它在對沖系統(tǒng)性風險方面發(fā)揮著積極地作用,另一方面如果運用不當也蘊藏著較大的風險,從而給投資者乃至整個市場帶來巨大的損失,甚至對整個國民經濟的發(fā)展產生不利的影響。因此,研究如何對股指期貨風險進行識別、度量以及控制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xiàn)實意義。 本文首先介紹了股指期貨的概念、特征以及主要功能并對我國上市的滬深300股指期貨合約進行了相應地說明;接著從股指期貨風險的類型和來源入手,指出股指期貨市場風險分為一般風險和特有風險而來源可以從宏微觀兩個層面分析,并在此基礎上介紹了股指期貨風險識別的主要方法;其次通過對滬深300股指期貨日對數(shù)收益率建立GARCH—VaR模型,計算其VaR值并對結果進行失敗頻率檢驗,檢驗結果表明估測值是有效的,與此同時引入壓力測試法彌補VaR方法處理小概率極端事件的不足,從而做到對我國股指期貨存在的市場風險進行全面的度量分析;最后通過對上述結果的分析說明我國股指期貨市場存在較大的波動性壓力,因此在比較分析股指期貨市場發(fā)展比較成熟的國家或地區(qū)的風險監(jiān)管經驗的基礎上,指出我國適合一元三級的監(jiān)管模式并從宏微觀兩個方面提出風險控制的建議。 本文運用了歸納演繹、實證分析以及比較分析的研究方法,而主要創(chuàng)新之處則是:一方面采用VaR方法和壓力測試法相結合的方式對股指期貨市場上存在的風險進行綜合測量管理;另一方面在借鑒國外股指期貨市場風險監(jiān)管經驗的基礎上,對完善我國現(xiàn)行股指期貨風險監(jiān)管體系提出一些個人的看法和建議。
【關鍵詞】:
【學位授予單位】:安徽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F832.51;F224
【目錄】: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證文獻】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條
1 黃佳琳;中國股指期貨風險監(jiān)控研究[D];暨南大學;2012年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王忠郴,肖華茵;金融衍生工具潛在風險成因分析及風險區(qū)間估計[J];當代財經;2000年05期
2 陳曉杰;;滬深300股指期貨仿真交易價格風險實證研究[J];當代財經;2008年08期
3 遲國泰;余方平;李洪江;劉軼芳;王玉剛;;單個期貨合約市場風險VaR-GARCH評估模型及其應用研究[J];大連理工大學學報;2006年01期
4 姚剛;風險值測定法淺析[J];經濟科學;1998年01期
5 施東暉;上海股票市場風險性實證研究[J];經濟研究;1996年10期
6 鄧湘?zhèn)?金融衍生工具的風險及其防范[J];金融科學;2000年01期
7 葛勇;葉德磊;;我國開展股指期貨交易對現(xiàn)貨市場波動性的影響——基于仿真交易數(shù)據的實證研究[J];金融理論與實踐;2008年07期
8 張曉娣;股指期貨交易的分離模式與場所選擇[J];武漢市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2年01期
9 沈小勝;論金融衍生產品的風險及其監(jiān)管[J];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年03期
10 周天思;;基于仿真交易的股指期貨與現(xiàn)貨指數(shù)價格的協(xié)整關系研究[J];新西部(下半月);2008年07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2條
1 高顯岳;壓力測試在我國商業(yè)銀行風險管理中的應用[D];西南財經大學;2006年
2 雷裕濤;股指期貨的風險管理研究[D];中南民族大學;2009年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未良莉;;中國城鄉(xiāng)居民收入差距與經濟增長關系探析[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2 孫致陸;周加來;;城鄉(xiāng)統(tǒng)籌與經濟發(fā)展互動關系的實證研究——基于安徽省的協(xié)整檢驗與脈沖響應分析[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年01期
3 葛偉;姜含春;夏濤;;中國國民收入與茶葉內銷量的實證研究[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4 李光輝;王慶鋒;;農業(yè)結構調整與農業(yè)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研究[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7年04期
5 徐志勇;秦偉良;李奇松;;江蘇省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預測[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7年05期
6 關俊霞;;河南省農村居民收入與消費的協(xié)整性分析[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7年06期
7 馬麗;張前進;;寧夏能源消費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分析[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8年07期
8 張紅芹;王波;高來斌;;組合預測模型在農業(yè)經濟研究中的應用——以吉林省糧食產量為例[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8年22期
9 程偉;張燕平;趙姝;;支持向量機在糧食產量預測中的應用[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9年08期
10 熊德斌;;基于協(xié)整理論的貴州省城鄉(xiāng)差距動態(tài)研究[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9年3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李尚蒲;羅必良;鄭茱馨;;預期收益、資產專用性與農地流轉:來自廣東省的驗證[A];第十一屆中國制度經濟學年會論文匯編(上)[C];2011年
2 王軼群;劉黎明;;北京市失業(yè)保險基金收支預測及承受能力研究[A];北京市第十三次統(tǒng)計科學討論會論文選編[C];2006年
3 張璞;;發(fā)展入境旅游,折射中國魅力——基于我國入境旅游的ARMA及ECM模型[A];北京市第十五次統(tǒng)計科學討論會獲獎論文集[C];2009年
4 潘濤;;運用套期保值理論進行投資基金的市場風險管理:基于我國金融一體化趨勢背景的研究[A];風險管理與經濟安全:金融保險業(yè)的視角——北大CCISSR論壇文集·2006[C];2006年
5 解強;;極值理論在巨災損失擬合中的應用[A];改革開放三十年:保險、金融與經濟發(fā)展的經驗和挑戰(zhàn)——北大賽瑟(CCISSR)論壇文集·2008[C];2008年
6 劉煜輝;;現(xiàn)代信用風險模型回顧及在中國的嘗試[A];中國金融論壇(2005)[C];2005年
7 馬斌;馮珺;;基于人才使用效率評價的理論思考[A];中國運籌學會第九屆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8年
8 呂南;羅洪群;彭倩;;證券投資時點不確定下的投資組合風險控制[A];“中國視角的風險分析和危機反應”——中國災害防御協(xié)會風險分析專業(yè)委員會第四屆年會論文集[C];2010年
9 洪業(yè)應;;人口城市化與產業(yè)結構關系的計量分析——以貴州省為例[A];西部省區(qū)市社科聯(lián)第四次協(xié)作會議暨西部發(fā)展能力建設論壇論文集[C];2011年
10 趙亮;臧秀娟;;黔川桂三省三大需求與經濟增長關系的比較研究——基于對三省1990~2009年時間序列數(shù)據的檢驗[A];西部省區(qū)市社科聯(lián)第四次協(xié)作會議暨西部發(fā)展能力建設論壇論文集[C];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項云帆;資本資產定價模型及實證分析[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2 張?zhí)m花;林權抵押貸款信用風險評估研究[D];福建農林大學;2010年
3 趙珊珊;電力市場條件下的工程和金融風險評估及規(guī)避[D];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2010年
4 劉艷;中國服務業(yè)FDI的技術溢出研究[D];暨南大學;2010年
5 廖靜池;中國股票市場停復牌制度的有效性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6 熊珍琴;中國對外貿易順差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7 邢樹東;稅收彈性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8 姜美華;商業(yè)銀行經濟資本管理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9 陳旭光;中國股指期貨市場監(jiān)管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10 李艷麗;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基于制度變遷視角的研究[D];武漢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王曉英;人民幣匯率變動對中國園藝產品出口的影響分析[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2 劉琰;中國菜籽油期貨價格聯(lián)動性的實證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3 楊希;Copula函數(shù)的選擇方法與應用[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4 孫勇;股票市場波動性及股票市場與GDP、匯率間的相關性分析[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5 閆萬濤;我國商業(yè)銀行的全面風險管理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6 霍芳芳;中國期貨市場在全球金融背景下的發(fā)展問題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7 李海清;支持向量機在金融市場預測中的應用[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8 凌敏;浙江金融中介發(fā)展與經濟增長的實證研究[D];浙江理工大學;2010年
9 曹思佳;基于CreditRisk~+模型的中小企業(yè)信用風險度量及應用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10 周煒;商業(yè)銀行汽車消費信貸利率風險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同被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崔曉健;佟偉民;;我國股指期貨監(jiān)控模式研究[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4期
2 秦楠;;我國股指期貨的風險管理研究[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3期
3 王攀攀;陸小妹;;股指期貨的風險防范[J];東方企業(yè)文化;2010年04期
4 姚望;;我國股指期貨監(jiān)管制度探析[J];法制與社會;2010年22期
5 李麗;夏國棟;;股指期貨風險管理探究[J];經濟論壇;2007年17期
6 張煜,付曉建;股指期貨交易中的風險與管理[J];金融理論與實踐;2003年04期
7 王晗;李朋林;;論我國股指期貨的特殊風險及其防范[J];商業(yè)時代;2011年02期
8 陳楓葉;;我國股指期貨監(jiān)管制度分析[J];現(xiàn)代商貿工業(yè);2010年21期
9 秦國文;戴軍;葛新元;;股指期貨風險事件分析[J];資本市場;2010年05期
10 胡茂剛;;我國股指期貨三層監(jiān)管體系的法律思考[J];政治與法律;2008年05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5條
1 侯敏;我國股指期貨的風險度量研究[D];天津財經大學;2011年
2 廖志彬;股指期貨監(jiān)管制度的比較研究[D];暨南大學;2005年
3 尤劍;股指期貨市場風險監(jiān)管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4 吳昀凌;股指期貨的風險成因及其監(jiān)管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09年
5 李鐸;股指期貨風險管理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9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萬倫來;西方證券投資組合理論的發(fā)展趨勢綜述[J];安徽大學學報;2005年01期
2 劉洪珊;股指期貨交易功能性監(jiān)管的法律制度設計[J];北方工業(yè)大學學報;2004年02期
3 翟東升,袁寧;我國股市風險測算方法研究[J];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3期
4 王剛;;基于仿真交易的股指期貨定價效果研究[J];財經科學;2007年08期
5 高敏;;對資本資產定價模型及其幾種修正模型的研究[J];當代經理人;2006年17期
6 張維;張建剛;;中國期貨市場自律體系改革研究[J];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7 毛小云;;中國期貨市場過度監(jiān)管:存在性及成因分析[J];當代經濟管理;2006年02期
8 李新路,張文修;中國股票市場個體投資者“處置效應”的實證研究[J];當代經濟科學;2005年05期
9 郭春松;商業(yè)銀行壓力測試研究[J];福建金融;2005年10期
10 衛(wèi)海英,鄧瑋;Markowitz均值—方差理論的局限及其在我國的適用性[J];南方金融;2004年10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庫 前1條
1 深圳證券交易所博士后工作站 宋軍;[N];證券時報;200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3條
1 康彥尊;中國股市風險分析與政策選擇[D];汕頭大學;2003年
2 孫治國;國有商業(yè)銀行流動性風險影響因素分析[D];中國農業(yè)大學;2004年
3 楊靜芳;資本資產定價理論演進過程研究[D];東南大學;2004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條
1 于衛(wèi)兵;;股指期貨風險的會計信息披露探究[J];沿海企業(yè)與科技;2009年05期
《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電子雜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網數(shù)字出版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華大學 84-48信箱 大眾知識服務
京ICP證040441號
互聯(lián)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京)字008號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 新出發(fā)京批字第直0595號
訂購熱線:400-819-9993 010-62982499
服務熱線:010-62985026 010-62791813
在線咨詢:
傳真:010-62780361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0475號
本文關鍵詞:我國股指期貨風險管理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2338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zhqtouz/223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