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權債務、融資能力與國家興衰——應對全球債務格局之變
本文選題:主權債務 + 融資能力。 參考:《歐洲研究》2014年01期
【摘要】:主權債務不只是政府管理宏觀經濟的一種"中性"政策工具,在歷史上,它起源于"國家間政治",本質上所體現(xiàn)和承載的是對一個國家長期穩(wěn)定與繁榮具有決定性意義的融資能力——大規(guī)模、低成本和可持續(xù)地吸引全球資本。這種能力關乎每個國家的興衰存亡,任何國家都會竭盡全力去維護自己的這一能力不受損害和侵蝕,因此,融資能力具有"排他性"和"競爭性"。作為一國融資能力最為重要的載體,主權債務也就不可避免地成為大國間權力博弈的重要領域。當今全球主權債務格局正在發(fā)生根本性的變革,西方發(fā)達國家債臺高筑,成為債務國;而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則積累了巨額的西方發(fā)達國家的債權,成為債權國。應對全球主權債務格局之變所帶來的挑戰(zhàn),是中國對外戰(zhàn)略所要面對的嚴峻考驗。
[Abstract]:Sovereign debt is not just a "neutral" policy tool for government macroeconomic management. It originates from "inter-state politics" and essentially embodies and carries the financing capacity that is decisive for a country's long-term stability and prosperity-large-scale, low-cost and sustainable attraction of global capital. This ability is vital to the rise and fall of every country, and any country will do its utmost to protect itself from damage and erosion. Therefore, the financing capacity is "exclusive" and "competitive". As the most important carrier of a country's financing ability, sovereign debt inevitably becomes an important field of power game among great powers. Nowadays, the global sovereign debt pattern is undergoing a fundamental change, with the western developed countries becoming debtor countries, and the emerging economies, represented by China, accumulating huge debts of the western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becoming creditor countries. Coping with the challenges posed by the changing global sovereign debt pattern is a severe test for China's foreign strategy.
【作者單位】: 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世界發(fā)展研究所;中共中央黨校國際戰(zhàn)略研究所;
【分類號】:F811.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張宇燕;;債務危機與世界經濟[J];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3期
2 朱民;;變化中的世界[J];國際經濟評論;2012年06期
3 余永定;;美歐日債務危機及中國面對的挑戰(zhàn)[J];科學發(fā)展;2013年04期
4 趙柯;;德國的“歐元保衛(wèi)戰(zhàn)”——國際貨幣權力的維護與擴張[J];歐洲研究;2013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軍;;對電力多經企業(yè)發(fā)展戰(zhàn)略的思考[J];安徽電氣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02期
2 張本英;評英國“1830年代理論家”[J];安徽大學學報;2003年05期
3 張本英;;18世紀末至19世紀中期英國在印度的“文明使命”[J];安徽史學;2009年02期
4 黃澤海;;解析“理性經濟人”假設的五個維度[J];安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8年01期
5 丁艷華;霍軍亮;;如何應對中國農村人力資本與智力資源的流失[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7年03期
6 李武;胡振鵬;;農村社會化服務組織的中間層組織與廠商理論分析[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9年06期
7 米本家;;我國基礎設施投資與區(qū)域經濟發(fā)展研究[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9年13期
8 溫麗;薛繼亮;;基于模塊化分工的農業(yè)產業(yè)發(fā)展研究[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0年30期
9 王玉玲;唐華陶;;城鄉(xiāng)統(tǒng)籌與地方政府職能轉變問題的研究綜述[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1年28期
10 姚壽福;;中國農業(yè)區(qū)域專業(yè)化發(fā)展的歷史分析[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1年3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溫俊彬;;略論可持續(xù)的生產與消費方式[A];黑龍江省生產力學會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7年
2 吳秋蘭;;論對自利本能的道德關注——兼評近年道德評價熱點事件[A];“第二屆中國倫理學青年論壇”暨“首屆中國倫理學十大杰出青年學者頒獎大會”論文集[C];2012年
3 尹德洪;;早期的法和經濟學思想研究[A];2005年中國法經濟學論壇會議論文集[C];2005年
4 柯華慶;;法律效率論[A];2008年度(第六屆)中國法經濟學論壇論文集(上)[C];2008年
5 晏鷹;朱憲辰;;理解諾斯制度分析理論的變化[A];2009年度(第七屆)中國法經濟學論壇論文集[C];2009年
6 王漢生;;效用度量的新方法及其度量結果[A];陜西省外國經濟學說研究會2010年年會“西部大開發(fā)10年”專題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7 丁華;;戰(zhàn)略性新興產業(yè)的理論基礎與研究現(xiàn)狀[A];第七屆中國科技政策與管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8 張曙光;;資源要素租金與國有企業(yè)改革——兼論重建“全民所有制”[A];“市場化三十年”論壇論文匯編(第二輯)[C];2008年
9 黃少安;韋倩;;合作與經濟增長[A];2010年(第十屆)中國制度經濟學年會論文集[C];2010年
10 樊國萍;;試論墨子“名實論”對分析金融危機的啟示[A];“回顧與前瞻:中國邏輯史研究30年”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高偉;海洋空間資源性資產產權效率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2 顧遠飛;市場化環(huán)境下的大學運行邏輯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3 張偉;經濟福利測度:理論分析與中國經驗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4 王貴榮;新疆奶業(yè)結構、行為與績效研究[D];新疆農業(yè)大學;2010年
5 王玉冬;高新技術企業(yè)資金運營模式與機制研究[D];哈爾濱理工大學;2010年
6 袁日新;經營者集中救濟研究[D];遼寧大學;2010年
7 郁方;中國銀行業(yè)壟斷與規(guī)制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0年
8 劉茜;公共物品供給機制與政府定位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9 王賀東;不確定性、能力與企業(yè)制度[D];南開大學;2010年
10 齊晶晶;創(chuàng)新型經濟圈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阮曉毅;我國柑橘產業(yè)化中的法律問題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2 邵江婷;基于社區(qū)發(fā)展的我國農業(yè)生態(tài)補償法律問題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3 吳薇;鄱陽湖區(qū)域水資源可持續(xù)發(fā)展法律問題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4 張磊;我國水產品質量安全監(jiān)管法律問題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5 王朋良;基于漁民視角的相互制漁業(yè)保險模式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6 游振華;種子產業(yè)鏈企業(yè)合作績效影響因素實證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7 肖彥梅;煤炭企業(yè)跨區(qū)域擴張能力評價與決策方法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8 張晉華;我國中小民營企業(yè)資本運營模式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9 王艷;政府在群眾性體育賽事中的角色定位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0年
10 張磊;基于突變級數(shù)法的企業(yè)成長性評價實證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張宇燕;;2011年世界經濟形勢回顧與展望[J];求是;2012年02期
2 趙柯;;貨幣國際化的政治邏輯——美元危機與德國馬克的崛起[J];世界經濟與政治;2012年05期
3 張宇燕;徐秀軍;;世界經濟形勢分析與展望[J];中國遠洋航務;2012年02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 張宇燕;[N];經濟參考報;2011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安國俊;;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及啟示[J];領導之友;2010年03期
2 宋馨;;歐洲國家的主權債務問題及其影響[J];中國財政;2010年09期
3 安宇宏;;何謂主權債務危機[J];宏觀經濟管理;2010年06期
4 管清友;;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的根源[J];中國經濟周刊;2010年20期
5 丁純;;希臘為首的歐洲主權債務危機:成因和求解[J];世界經濟情況;2010年04期
6 陳西果;;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爆發(fā)的原因、影響及啟示[J];南方金融;2010年05期
7 ;編讀往來[J];新財經;2010年07期
8 張昀;;關于歐洲主權債務問題與歐元區(qū)域制度改革的思考[J];中國貨幣市場;2010年06期
9 李華;;論希臘主權債務危機的發(fā)生及啟示[J];現(xiàn)代商貿工業(yè);2010年15期
10 田向陽;雍旭;;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的演變及影響[J];證券市場導報;2010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盧鋒;;希臘主權債務危機觀察[A];二0一0年夏季CMRC中國經濟觀察(總第22期)[C];2010年
2 劉愛文;;西方主權債務危機定性問題研究述評[A];中國《資本論》年刊(第十一卷)[C];2014年
3 劉新華;白玫;;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及對中國的啟示[A];陜西省《資本論》研究會2009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4 谷源洋;;主權債務危機影響與前景考量的差異[A];國際經濟分析與展望(2010-2011)[C];2011年
5 梁云鳳;;全球主權債務狀況及其啟示[A];中國與世界年中經濟分析與展望(2010)[C];2010年
6 ;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前景[A];國際經濟分析與展望(2011-2012)[C];2012年
7 謝地;孟勐;;吸取歐洲主權債務危機教訓有效防范中國公共債務風險[A];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研究集萃(2012):——穩(wěn)中求進的中國經濟[C];2012年
8 王天龍;;主權債務危機背景下的歐元區(qū)經濟——2010年形勢及2011年展望[A];國際經濟分析與展望(2010-2011)[C];2011年
9 新川陸一;;日本發(fā)生主權債務危機可能性較小[A];中國智庫經濟觀察(2011~2012)[C];2012年
10 尚軍;;歐洲學者:亞歐力量天平在傾斜[A];中國經濟年會(2010-2011)會刊[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希臘主權債務危機總體可控[N];上海金融報;2010年
2 昱華;在主權債務風暴中趨利避害[N];中國證券報;2010年
3 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辦公廳 范建軍;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爆發(fā)的原因、進程和應對之策(中)[N];中國經濟時報;2013年
4 記者 陸媛;親歷主權債務危機下的歐洲[N];第一財經日報;2010年
5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長策智庫首席國際政經政策專家 何帆 恒基投資特約分析師 陳曉慧;下一個主權債務危機在哪里[N];中國財經報;2010年
6 戴正宗 編譯;全球主權債務沖擊2011[N];中國財經報;2010年
7 記者 莫莉;歐洲央行: 主權債務“舊患”未去 通脹風險“新憂”又來[N];金融時報;2011年
8 記者 孫建耘;關注日本災后重建:主權債務風險不容小覷[N];金融時報;2011年
9 南方日報記者 黃倩蔚;日本主權債務信用懸紅燈下一個可能輪到美國[N];南方日報;2011年
10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研究員 王天龍;美歐日三巨頭主權債務風險危害大[N];上海證券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張國武;主權債務重組問題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3年
2 鄧郁凡;主權債務危機[D];南開大學;2013年
3 邵波;歐洲主權債務危機背景下的政府經濟政策研究[D];吉林大學;2013年
4 宋學紅;歐元區(qū)主權債務危機的演進、影響與應對措施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雷e,
本文編號:180211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zhqtouz/1802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