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聯(lián)交易、資本結構與盈余管理——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
本文選題:關聯(lián)交易 切入點:資本結構 出處:《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14年1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以A股上市公司2007~2012年的財務數(shù)據為樣本,檢驗了關聯(lián)交易發(fā)生的概率和規(guī)模、資本結構與盈余管理的關系。從應計和營業(yè)收入的角度來看,上市公司關聯(lián)交易與操控性應計、操控性收入水平正相關,上市公司為了掩飾關聯(lián)交易帶來的不利影響,存在正向盈余管理的行為。另外,資產負債率與關聯(lián)交易正相關,與盈余管理負相關,說明在高負債約束條件下關聯(lián)交易更容易發(fā)生,但也抑制了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動機;單一類型的關聯(lián)交易對盈余管理的影響不均衡,只有把所有關聯(lián)交易作為整體來考察,關聯(lián)交易對盈余管理的影響才具有顯著性。
[Abstract]:Taking the financial data of A share listed companies from 2007 to 2012 as samples, this paper tests the probability and scale of related party transaction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pital structure and earnings management. In order to cover up the adverse effects of related party transactions, the listed companies have the behavior of positive earnings management. In addition, the ratio of assets and liabilities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related party transactions, and negatively related to earnings management. It shows tha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high liability constraint, related party transactions are more likely to occur, but also restrain the earnings management motivation of listed companies; the influence of a single type of related party transactions on earnings management is unbalanced, only all related party transactions are considered as a whole. The effect of related party transactions on earnings management is significant.
【作者單位】: 安徽財經大學商學院;廈門大學財務管理與會計研究院;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3AJY005)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12JJD790030)
【分類號】:F832.51;F27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周中勝;陳俊;;大股東資金占用與盈余管理[J];財貿研究;2006年03期
2 張祥建;郭嵐;;股權再融資、盈余管理與大股東的尋租行為[J];當代經濟科學;2007年04期
3 雷光勇;劉慧龍;;控股股東性質、利益輸送與盈余管理幅度——來自中國A股公司首次虧損年度的經驗證據[J];中國工業(yè)經濟;2007年08期
4 姜國華;岳衡;;大股東占用上市公司資金與上市公司股票回報率關系的研究[J];管理世界;2005年09期
5 章衛(wèi)東;;定向增發(fā)新股與盈余管理——來自中國證券市場的經驗證據[J];管理世界;2010年01期
6 杜興強;郭劍花;雷宇;;大股東資金占用、外部審計與公司治理[J];經濟管理;2010年01期
7 李增泉,孫錚,王志偉;“掏空”與所有權安排——來自我國上市公司大股東資金占用的經驗證據[J];會計研究;2004年12期
8 陸正飛;魏濤;;配股后業(yè)績下降:盈余管理后果與真實業(yè)績滑坡[J];會計研究;2006年08期
9 張祥建;郭嵐;;大股東控制與盈余管理行為研究:來自配股公司的證據[J];南方經濟;2006年01期
10 劉偉;劉星;;隧道行為與盈余管理——基于我國家族上市公司的實證研究[J];南方經濟;2007年1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寶臣;王立清;尹輝;;政治聯(lián)系、負債與公司治理作用[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年04期
2 吳振信;張雪峰;;上市公司虛假信息披露的博弈分析[J];北方工業(yè)大學學報;2010年04期
3 李傳憲;何益闖;;大股東制衡機制與定向增發(fā)隧道效應研究[J];商業(yè)研究;2012年03期
4 陳媛;周慶;李金;;非經營性資金占用與經營業(yè)績[J];成都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02期
5 張正國;;股權再融資、現(xiàn)金流量操縱與盈余管理[J];成都信息工程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6 韓穎;;淺析盈余管理的動因[J];長春大學學報;2007年07期
7 高雷;宋順林;;關聯(lián)交易、支持與盈余管理——來自配股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財經科學;2010年02期
8 張昕;姜艷;;虧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手段分析——基于第四季度報表數(shù)據[J];財經科學;2010年06期
9 肖成民;;制度環(huán)境與民營企業(yè)治理結構變遷——基于國美電器的案例分析[J];財經論叢;2012年03期
10 張繼袖;陸宇建;;控股股東、政府補助與盈余質量[J];財經問題研究;2007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周方召;周正;曲振濤;孫凱;;利益共謀還是監(jiān)督激勵——基于中國上市公司董事和高管薪酬上漲與公司績效的實證研究[A];2010年度(第八屆)中國法經濟學論壇論文集(下冊)[C];2010年
2 董直慶;王林輝;;相容委托和最優(yōu)委托權安排:論我國國企治理的另一種分析框架[A];第五屆國有經濟論壇“海峽兩岸企業(yè)改革與重組”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3 黎文靖;江偉;;制度安排、大股東支持與定向增發(fā)折價——來自中國證券市場的經驗證據[A];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2008年學術年會(第十五屆年會)暨中央在鄂集團企業(yè)財務管理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8年
4 ;Bayesian Network analysis on agency behavior of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A];2009中國控制與決策會議論文集(1)[C];2009年
5 薛德余;;第一大股東、最終控制人和支持——基于中國上市公司ST制度的實證分析[A];中國企業(yè)運籌學[C];2009年
6 佟巖;王化成;;控股股東與盈余質量的關系——關聯(lián)交易發(fā)生情況的傳導機制研究[A];中國會計學會財務成本分會2006年年會暨第19次理論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6年
7 李焰;張寧;;集團控股股東股權結構與上市公司融資約束程度——基于內部資本市場理論的實證分析[A];中國會計學會財務成本分會2006年年會暨第19次理論研討會論文集(下)[C];2006年
8 羅黨論;唐清泉;;市場環(huán)境與控股股東“掏空”行為研究——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A];中國會計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中冊)[C];2006年
9 魏明海;萬良勇;;金融生態(tài)觀下的上市公司過度銀行負債研究[A];中國會計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中冊)[C];2006年
10 唐松;周國良;于旭輝;孫錚;;股權結構、公司質量與關聯(lián)擔!獊碜杂谥袊鳤股上市公司的實證研究[A];中國會計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中冊)[C];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曉艷;公司治理與大股東的掏空和支持[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2 李靜;機構投資者參與公司治理的理論與實證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3 丁業(yè)震;國有上市公司重組中的利益沖突與重組績效[D];南開大學;2010年
4 彭華偉;中國上市公司股權協(xié)議轉讓中的大股東私人收益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5 李進營;財務報告透明度與投資者保護[D];南開大學;2010年
6 龍建輝;銀行監(jiān)督與公司治理效率[D];浙江大學;2011年
7 王江石;股權分置改革時期收購公司并購績效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8 張曉東;中國上市公司財務報告人為操控的實證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9 翟勝寶;新會計準則下上市公司會計政策選擇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10 畢金玲;上市公司股權再融資方式選擇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胡艷華;中小投資者利益保護與股權結構的關系研究[D];浙江理工大學;2010年
2 李明;我國農業(yè)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D];山東農業(yè)大學;2010年
3 鄧新國;上市公司股權結構對財務目標選擇的影響[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4 周星明;我國上市高管薪酬決定機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D];江西財經大學;2010年
5 鄧茹;大股東控制下上市公司股權融資偏好與投資行為相關性研究[D];河南理工大學;2010年
6 邱宇;金字塔控股、利益輸送與公司績效[D];南京財經大學;2009年
7 翁曉;我國上市公司大股東占款與相關財務指標研究[D];南京財經大學;2010年
8 李宇欣;基于自然人控制的大股東治理問題研究[D];沈陽理工大學;2010年
9 肖媛;董事會治理對經營性應計可靠性的影響[D];重慶理工大學;2010年
10 帥星;機構持股對投資者權益保護影響研究[D];重慶理工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黃新建,張宗益;中國上市公司配股中的盈余管理實證研究[J];商業(yè)研究;2004年16期
2 高雷;宋順林;;關聯(lián)交易、支持與盈余管理——來自配股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財經科學;2010年02期
3 李增福;鄭友環(huán);;避稅動因的盈余管理方式比較——基于應計項目操控和真實活動操控的研究[J];財經研究;2010年06期
4 孫錚,王躍堂;資源配置與盈余操縱之實證研究[J];財經研究;1999年04期
5 周中勝;陳俊;;大股東資金占用與盈余管理[J];財貿研究;2006年03期
6 張祥建;郭嵐;;股權再融資、盈余管理與大股東的尋租行為[J];當代經濟科學;2007年04期
7 黃新建,張宗益;中國上市公司宣布配股信息前后的盈余管理[J];重慶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年06期
8 雷光勇;劉慧龍;;控股股東性質、利益輸送與盈余管理幅度——來自中國A股公司首次虧損年度的經驗證據[J];中國工業(yè)經濟;2007年08期
9 王志誠,張翼;大宗股權轉讓和公司控制[J];管理世界;2004年05期
10 白云霞;王亞軍;吳聯(lián)生;;業(yè)績低于閾值公司的盈余管理——來自控制權轉移公司后續(xù)資產處置的證據[J];管理世界;2005年05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周為公;關于關聯(lián)方和關聯(lián)交易的幾點思考[J];上海會計;2002年12期
2 王錦輝;淺談關聯(lián)方關系及其交易披露準則中存在的問題[J];安徽電力職工大學學報;2002年02期
3 黃金旺;關聯(lián)方界定比較研究及完善[J];財稅與會計;2002年06期
4 鄭皆新 ,孔德勛;淺議關聯(lián)方準則對關聯(lián)方定義的完善[J];技術經濟;2003年01期
5 汪新華;非法關聯(lián)交易如何規(guī)避[J];中國經濟周刊;2004年24期
6 李傳雙,張文斌;關聯(lián)方關系若干問題探討[J];市場論壇;2004年09期
7 朱曉蓉;;上市公司關聯(lián)交易解析[J];浙江經濟;2004年21期
8 王益民;關聯(lián)方關系及其交易制度安排的問題及對策[J];財會通訊;2005年08期
9 李端生;關聯(lián)方關系概念探析[J];會計之友;2005年08期
10 楊春華;;我國上市公司的非公平關聯(lián)交易及其規(guī)范[J];南通航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爽;;對上市公司關聯(lián)交易現(xiàn)狀的思考[A];煤炭經濟管理新論(第10輯)——第十一屆中國煤炭經濟管理論壇暨2010年中國煤炭學會經濟管理專業(yè)委員會年會論文集[C];2010年
2 彭正銀;季文雅;;基于關聯(lián)方網絡的關聯(lián)交易研究[A];2006全國復雜網絡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3 錢麗萍;;略論上市公司的關聯(lián)交易[A];中華全國律師協(xié)會經濟專業(yè)委員會2002年年會論文集[C];2002年
4 岳續(xù)華;郭思永;;關聯(lián)交易、公司治理與企業(yè)績效[A];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2007年學術年會暨第十四屆年會論文集[C];2007年
5 王琨;陳曉;;關聯(lián)方擔保:融資還是“圈錢”[A];中國會計學會2005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下)[C];2005年
6 楊占武;;論上市公司的關聯(lián)交易及其監(jiān)管[A];中華全國律師協(xié)會經濟專業(yè)委員會2002年年會論文集[C];2002年
7 尹文明;;關聯(lián)關系關聯(lián)交易法律知識介紹[A];投資者保護與公司治理論壇論文集[C];2010年
8 戎震東;;淺析我國上市公司關聯(lián)交易[A];紀念房地產開發(fā)會計學術委員會成立十周年論文集[C];2004年
9 林文鋒;;淺談關聯(lián)交易外部化的形式、性質及識別策略[A];2004—2005年福建省會計學會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10 江葉瑜;;關聯(lián)交易及注冊會計師的審計應對[A];福建省會計學會理論研討論文集[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第十七講 第十六章 關聯(lián)方關系及其交易的披露[N];中國財經報;2004年
2 吳建華;如何在會計報表附注中披露關聯(lián)方有關事項[N];北京科技報;2001年
3 北京證券康靜;警惕非公允關聯(lián)交易[N];中國化工報;2002年
4 姚琦華;防范風險始于甄別關聯(lián)交易[N];中國經濟導報;2005年
5 ;南京鋼鐵股份有限公司關聯(lián)交易管理辦法[N];中國證券報;2002年
6 廣東正中珠江會計師事務所 劉火旺;借雙慧眼辨“關聯(lián)”[N];中國證券報;2005年
7 李睿;正;顒雨P聯(lián)方披露的兩個問題[N];經濟觀察報;2005年
8 中國銀監(jiān)會河北監(jiān)管局黨委書記、局長 李蘊祺;關聯(lián)企業(yè)和關聯(lián)交易的有關問題[N];金融時報;2004年
9 石磊;上市公司關聯(lián)交易的現(xiàn)狀和問題[N];上海金融報;2000年
10 廣東經天律師事務所 黃曉黎 律師;如何解決關聯(lián)交易問題[N];證券時報;200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李治國;上市公司關聯(lián)交易形成機制與治理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2 譚加勁;公司治理、關聯(lián)交易與企業(yè)價值[D];暨南大學;2008年
3 高潔;我國上市公司關聯(lián)交易與盈余管理的實證研究[D];暨南大學;2010年
4 畢茜;上市公司關聯(lián)交易信息披露重構[D];西南大學;2010年
5 夏宇;基于關聯(lián)交易視角的企業(yè)集團信用風險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3年
6 余保福;銀行業(yè)關聯(lián)交易及其規(guī)制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7年
7 王瑞英;信息不對稱與上市公司關聯(lián)交易監(jiān)管研究[D];同濟大學;2007年
8 夏雪;上市公司關聯(lián)交易法制演變的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9 劉建民;中國上市公司非公平關聯(lián)交易的影響因素研究[D];重慶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侯彥君;企業(yè)關聯(lián)交易的認定及會計處理研究[D];蘭州理工大學;2010年
2 周麟;基于關聯(lián)交易的上市公司會計舞弊識別研究[D];天津財經大學;2011年
3 吳雙慶;我國上市公司關聯(lián)交易審計風險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4年
4 蘆丹鶴;中國上市公司關聯(lián)交易披露透明度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05年
5 張文靜;我國上市公司關聯(lián)交易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6年
6 杜經緯;基于關聯(lián)交易的盈余管理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7年
7 張廣福;股權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關聯(lián)交易的問題及規(guī)范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09年
8 劉霞玲;上市公司關聯(lián)交易的財務風險及其防范問題研究[D];湖南大學;2005年
9 康玲;上市公司利用關聯(lián)交易操縱利潤問題研究[D];廣西大學;2005年
10 孫志國;上市公司利用關聯(lián)交易進行盈余管理的實證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58218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zhqtouz/1582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