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資本力量推動“混改”
本文選題:贖回壓力 切入點:證券投資 出處:《中國金融》2015年0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正近幾年,證券投資基金的發(fā)展出現(xiàn)了一些新的情況,一方面規(guī)模繼續(xù)有所增長,但另外一方面其中偏股類型的基金則遭遇較大的贖回壓力,同類新基金的發(fā)行更是困難重重,以致份額不斷減少。不過,前不久創(chuàng)設并發(fā)行的"嘉實元和"基金卻受到了歡迎,投資者爭相購買,市場上出現(xiàn)了久違的"一基難求"局面。那么,是什么原因導致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re have been some new developments in the development of securities investment funds. On the one hand, the scale has continued to increase, but on the other hand, the funds with a stock type have encountered greater pressure to redeem, and the issuance of similar new funds has been even more difficult. However, the recently created and issued "Castrol dollar" fund has been welcomed, investors are scrambling to buy, and there has been a long-lost "one basic hard to seek" situation in the market. So, what is the cause?
【作者單位】: 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
【分類號】:F832.51;F27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閻紅;;偏股型基金贖回壓力與日俱增[J];股市動態(tài)分析;2009年09期
2 ;贖回壓力大 基金大量拋盤[J];股市動態(tài)分析;2008年13期
3 邵玫;;香港基金分類缺乏標準[J];滬港經濟;2012年03期
4 彭志剛;開放式基金:對市場影響有多大[J];金融信息參考;2001年08期
5 胡立峰;三大局面進一步惡化——基金的資金頭寸分析[J];證券導刊;2005年28期
6 周嘯馳;趙鴻;楊恩;;經營業(yè)績、贖回壓力與基金分紅——基于中國開放式偏股型基金首次分紅的經驗證據(jù)[J];經濟視角(下);2009年09期
7 韓英彤;;金融騙局如此相似[J];中國外匯;2009年08期
8 易平,蔡金秀;論開放式基金的流動性管理[J];廣州市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3年03期
9 ;關注封閉式債券型基金的投資機會[J];中國信用卡;2014年08期
10 任瞳;;瑞;痖_啟創(chuàng)新型封基序幕[J];股市動態(tài)分析;2007年24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興業(yè)證券研發(fā)中心 王曉宇;基金擴容不能忽視贖回壓力[N];證券時報;2004年
2 記者 郭素;首只到期封閉分級基金轉型方案通過 贖回壓力待考[N];上海證券報;2012年
3 本報記者 陳輔;基金頻繁分紅應對贖回壓力[N];國際金融報;2005年
4 證券時報記者 韋小敏;券商新發(fā)集合理財面臨贖回壓力[N];證券時報;2008年
5 海通證券研究所 婁靜 吳科春 高道德;從封閉式基金折價看開放式基金贖回壓力[N];中國證券報;2001年
6 國盛證券研發(fā)中心 王劍;贖回壓力導致年末基金難有攻勢[N];中國證券報;2005年
7 本報記者 孔瑞敏;七夕節(jié)“余額寶”通過首場大考 不懼贖回壓力3只個股跑贏大盤[N];證券日報;2013年
8 本報記者 張歆;逾20款傳統(tǒng)產品預期收益率“破六” 資管理財計劃本月或面臨贖回壓力[N];證券日報;2013年
9 李晶;券商:應對贖回壓力 基金被迫減倉藍籌[N];第一財經日報;2007年
10 本報記者 韓如冰;基金擦亮品牌 緩解贖回壓力[N];證券時報;2005年
,本文編號:156749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zhqtouz/1567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