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披露制度:預測性財務信息的問題與對策
本文關鍵詞:上市公司披露制度:預測性財務信息的問題與對策 出處:《會計之友》2014年1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從一些典型案例入手分析我國上市公司在預測性財務信息披露方面存在的問題。針對這種情況,結合我國現(xiàn)行預測性財務信息披露的規(guī)則,從政府、企業(yè)、中介機構和投資者方面提出合理建議,為完善我國上市公司預測性財務信息的披露,真實反映公司的未來前景提供保障。
[Abstract]:Starting with some typical cas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isclosure of predictive financial information of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 In view of this situation,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rules of predictive financial information disclosure in our country, from the government, enterprise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disclosure of predictive financial information of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 and reflect the future prospects of the companies, the intermediary institutions and investors put forwar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作者單位】: 太原理工大學;
【分類號】:F275;F832.51
【正文快照】: 在市場經(jīng)濟高度發(fā)展的形勢下,對外提供預測性財務信息日益成為企業(yè)對外提供財務報告的重要組成部分。預測性財務信息,又稱前瞻性信息或者未來導向信息,是指在決策有用觀觀念指導下,企業(yè)依據(jù)對未來可能發(fā)生的事項或采取行動的假設而編制的財務信息。一、上市公司預測性財務信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8條
1 龔亮;;上市公司財務信息披露改進之對策[J];貴州社會科學;2010年03期
2 王惠芳;;信息強制披露與自愿披露的重新界定與監(jiān)管[J];宏觀經(jīng)濟研究;2010年12期
3 賈長來;;關于完善我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問題的思考[J];經(jīng)濟經(jīng)緯;2005年06期
4 梁海林;何永達;;上市公司預測性財務信息披露制度研究[J];財會研究;2011年04期
5 楊菊萍;;論述我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問題與措施[J];思想戰(zhàn)線;2011年S1期
6 ;我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有關規(guī)定[J];投資研究;2010年03期
7 周劍;伍麗亞;;我國企業(yè)預測性財務信息披露:問題與對策[J];現(xiàn)代商業(yè);2009年30期
8 楊郊紅;美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變遷及啟示[J];證券市場導報;2005年04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譚軍;上市公司財務預測信息虛假陳述的監(jiān)管[D];江西財經(jīng)大學;2011年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鐘娟;李常青;;“管理層討論與分析”信息的法律責任[J];財會月刊;2006年31期
2 牛文杰;;論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的若干問題[J];當代經(jīng)濟;2012年03期
3 高敬忠;王英允;;強制或自愿:哪種披露政策下的業(yè)績預告可靠性更高?——基于中國A股上市公司的經(jīng)驗研究[J];財貿研究;2014年01期
4 吳桂靜;;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存在的問題與原因分析[J];考試周刊;2008年13期
5 吳天舒;;我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不足以及完善建議[J];中國產業(yè);2011年02期
6 鞏玉娟;薛華;;英美會計信息披露制度的發(fā)展對完善我國會計信息披露制度的啟示[J];內江科技;2007年10期
7 梁海林;何永達;;上市公司預測性財務信息披露制度研究[J];財會研究;2011年04期
8 祁曉華;;對企業(yè)財務預測管理與創(chuàng)新的思考[J];財會研究;2012年23期
9 林麗芳;;我國金融衍生品交易信息披露制度的模式選擇[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3年08期
10 曾莉;羅曉涵;;美日證券市場知識產權信息披露制度及其對我國的啟示[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4年04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陸穎豐;我國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度經(jīng)濟后果性的實證研究[D];復旦大學;2006年
2 侯永建;股票市場的信息生產及其對公司投資的影響[D];復旦大學;2006年
3 吳國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違規(guī)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4 劉昱熙;中國上市公司“管理層討論與分析”信息披露理論與實證研究[D];暨南大學;2007年
5 孫旭;美國證券市場信息披露制度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6 胡靜波;我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及其有效性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7 曹艷喬;金融資本與新興產業(yè)發(fā)展研究[D];南開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范騰騰;網(wǎng)上證券信息披露法律制度的完善[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歐燦輝;我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行政監(jiān)管問題探析[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3 周媛;試論中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D];西北大學;2011年
4 張晗;證券公開發(fā)行預披露制度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5 楊民子;創(chuàng)業(yè)板市場準入監(jiān)管法律制度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6 柯麗萍;我國創(chuàng)業(yè)板市場信息披露制度完善之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7 陳偉;上市公司自愿性披露對公司價值的影響研究[D];石河子大學;2010年
8 程星;論證券場外市場中內幕交易的法律規(guī)制[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9 陳繼;特別處理證券信息披露制度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10 顧先英;研發(fā)費用對會計信息有用性的影響[D];首都經(jīng)濟貿易大學;2006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宋璐,陳金賢;我國上市公司年報業(yè)績預告對股價影響的實證研究[J];商業(yè)研究;2004年19期
2 孟鳴剛;;IPO上市公司預測性財務信息可靠性影響因素實證研究[J];北京印刷學院學報;2008年05期
3 蔣堯明;譚軍;;基于產權視角的財務預測信息監(jiān)管[J];財經(jīng)問題研究;2010年02期
4 朱紅軍;何賢杰;陶林;;信息源、信息搜尋與市場吸收效率——基于證券分析師盈利預測修正的經(jīng)驗證據(jù)[J];財經(jīng)研究;2008年05期
5 李睿,趙靖杰;滬深股市首發(fā)新股盈利預測的實證研究[J];財會通訊(學術版);2004年12期
6 姜錫明;韓金紅;;上市公司年度盈利預測有效性分析[J];財會通訊(綜合版);2007年12期
7 代冰彬;;制度變遷對盈利預測信息有用性影響的實證研究[J];財會通訊;2009年30期
8 鄒葉;;后股權分置時代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質量的經(jīng)濟后果分析[J];財會通訊;2009年36期
9 于小雪;鄧川;;后股權分置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傾向與治理效應——基于分析師盈利預測的實證研究[J];財會通訊;2010年06期
10 王新紅;透視上市公司會計造假的根源[J];財會月刊;2004年10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何亮;財務預測信息披露的市場反應與管制[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05年
2 蔡志岳;中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違規(guī)的動因、市場反應與預警研究[D];廈門大學;2007年
3 陳芳芳;管理層盈余預告信息披露策略及其經(jīng)濟后果研究[D];廈門大學;2008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克儉;;關于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制度的思考[J];會計之友(下旬刊);2009年02期
2 方美君;;企業(yè)并購稅收制度的完善建議研究[J];時代金融;2006年11期
3 何本芳;蔣婕;;重污染行業(yè)上市公司環(huán)境信息披露研究[J];財會月刊;2008年21期
4 湯紅美;;信息不對稱條件下的中小企業(yè)管理[J];中小企業(yè)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08年11期
5 楊雪梅;;企業(yè)財務風險的成因及其防范[J];商業(yè)經(jīng)濟;2010年18期
6 石秀杰;;關于加強企業(yè)內部風險控制的探討[J];商業(yè)文化(學術版);2010年10期
7 趙英敏;國有企業(yè)虧損的成因分析[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年03期
8 蔣大富;;對完善現(xiàn)行短期償債能力分析的思考[J];市場周刊(理論研究);2007年11期
9 孫立新;初征;;我國國有企業(yè)及上市公司資本結構現(xiàn)狀及成因分析[J];消費導刊;2008年06期
10 陳德萍;;企業(yè)財務危機的成因分析及防范[J];廣東財經(jīng)職業(yè)學院學報;2008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田昆儒;徐劍鋒;齊萱;;我國基于公司治理的會計信息傳導機制的現(xiàn)狀、問題及成因分析[A];中國會計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中冊)[C];2006年
2 樊建豐;;國企會計信息失真的成因分析及對策[A];中國金屬學會第一屆青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2年
3 柯劍;;國有企業(yè)激勵性報酬模式效率不足成因分析[A];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2007年學術年會暨第十四屆年會論文集[C];2007年
4 王宣喻;儲小平;;私營企業(yè)治理結構的特殊性及其成因分析[A];中國制度經(jīng)濟學年會論文集[C];2003年
5 王志瑋;陳勁;;企業(yè)研發(fā)分散化的新趨勢與成因分析[A];2004年中國管理科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年
6 張存祿;黃培清;;企業(yè)實力分析與擴充實力的購并[A];2001年中國管理科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1年
7 張曉嵐;張超;;我國上市公司“管理層討論與分析”披露狀況的調查分析[A];中國會計學會2005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上)[C];2005年
8 朱衛(wèi)東;洪勇;;經(jīng)理人股票期權負效應成因及對策研究[A];2004年中國管理科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年
9 羅姍娜;;淺析金融危機下企業(yè)社會責任的承擔[A];當代法學論壇(二○一○年第1輯)[C];2010年
10 鄭巧娜;;后股權分置時期我國上市公司股權融資偏好成因分析[A];中國會計學會財務成本分會2011年年會暨第二十四次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魏新軻;建立企業(yè)內部控制披露制度 促進企業(yè)健康發(fā)展[N];中國信息報;2007年
2 朱加永邋徐榮才;風險是如何釀成的[N];證券日報;2008年
3 郝志中;企業(yè)呆、壞賬成因分析[N];財會信報;2006年
4 賽迪;SOA項目失敗十大原因及完善建議(上)[N];江蘇科技報;2008年
5 商務部政研室 吳國華;品牌建設任重道遠[N];國際商報;2007年
6 海門市貨隆鎮(zhèn)財政所 許志沖 譚春燕;企業(yè)內部控制制度初探[N];江蘇科技報;2006年
7 本版編輯 杜沛 王穎;企業(yè)政治的成因分析[N];首都建設報;2007年
8 劉乾福;企業(yè)績效評價的“軟肋”在哪里[N];中國財經(jīng)報;2008年
9 何家成;公司治理結構、機制與效率[N];學習時報;2004年
10 見習記者 付林紅;建立誠信檔案 福州失信中介將進“黑名單”[N];福建工商時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陳朝龍;中國國企低效率成因分析及對策研究[D];重慶大學;2002年
2 陳芳芳;管理層盈余預告信息披露策略及其經(jīng)濟后果研究[D];廈門大學;2008年
3 李琪琦;上市公司管理層盈利預測的信息含量研究[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08年
4 鐘瑋;我國企業(yè)內部控制有效性研究[D];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艷;上市公司的區(qū)域差異及成因分析[D];首都經(jīng)濟貿易大學;2006年
2 楊陽;經(jīng)理人股票期權會計問題研究[D];廈門大學;2008年
3 單春明;企業(yè)社會責任法律問題研究[D];武漢科技大學;2009年
4 陸生堂;國有煤炭企業(yè)人才短缺問題研究[D];山西財經(jīng)大學;2006年
5 谷瑩;知識型員工沖突管理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6 遲建勇;完善國有企業(yè)外派監(jiān)事會制度的探討[D];山東大學;2009年
7 富國海;我國上市公司財務舞弊成因及治理研究[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07年
8 殷鳴;供應鏈中牛鞭效應成因及弱化的對策研究[D];貴州大學;2008年
9 馮衛(wèi)華;我國家族企業(yè)融資難成因分析與對策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10 許強;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問題研究[D];河北工業(yè)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41527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zhqtouz/1415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