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識圖譜的航天裝備質量管理方法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4-16 13:24
航天裝備研制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數(shù)據,目前這些數(shù)據尚未得到完全利用。基于航天裝備質量管理的特點和實際需求,認真梳理了垂直領域的知識圖譜特點和發(fā)展趨勢,給出了未來航天裝備質量管理知識圖譜的建立方式和方法。同時,基于航天裝備研制體系的特點,給出了在航天工業(yè)質量管理中建立知識圖譜的基礎等建議,為建立航天質量管理知識圖譜及知識圖譜在質量管理領域的應用和推廣提供相關借鑒。
【文章來源】:質量與可靠性. 2019,(06)
【文章頁數(shù)】:5 頁
【部分圖文】:
知識圖譜架構圖
業(yè)務數(shù)據、本體知識、本體元模型按抽象層級依次提升。在業(yè)務數(shù)據庫中,數(shù)據多為實體關系型,如控制系統(tǒng)失效故障,問題定位存儲模塊,問題原因存儲芯片虛焊。本體映射后,本體知識為控制系統(tǒng)失效故障本體,存儲模塊、芯片虛焊等為故障的屬性。原數(shù)據抽取后,本體元模型為系統(tǒng)故障,包含分系統(tǒng)、模塊等屬性,系統(tǒng)故障可分為結構系統(tǒng)故障、控制系統(tǒng)故障、發(fā)射支持系統(tǒng)故障、動力系統(tǒng)故障等。本體元模型是對客觀世界存在的系統(tǒng)描述,包括人員、活動、資源和能力4個元模型與其之間的關系。通常來說,概念、關系、函數(shù)、公理和實例是本體的主要建模語言。圖3所示為航天裝備質量管理的本體元模型庫構建過程,概念及屬性描述可從本體知識庫中提取,以保證本體元模型與本體知識的一致性為目的,明確概念之間的關系及相應的公理、規(guī)則描述,建立與本體知識庫之間的實例映射。
本體元模型是對客觀世界存在的系統(tǒng)描述,包括人員、活動、資源和能力4個元模型與其之間的關系。通常來說,概念、關系、函數(shù)、公理和實例是本體的主要建模語言。圖3所示為航天裝備質量管理的本體元模型庫構建過程,概念及屬性描述可從本體知識庫中提取,以保證本體元模型與本體知識的一致性為目的,明確概念之間的關系及相應的公理、規(guī)則描述,建立與本體知識庫之間的實例映射。航天裝備質量管理本體知識庫是對涉及航天裝備研制領域中實體的抽象,涉及航天裝備研制中的科學技術、管理經驗、實施條件及與之相關的社會體制、人員關系等,在知識庫中按照一定的邏輯關系存在,在本體描述的框架范圍內形成了一個整體并不斷更新。本體的建立根據實際的數(shù)據狀態(tài),經過實體映射、概念抽取、屬性定義、實體關聯(lián)、實體消歧及本體校驗等過程,從結構化、半結構化和非結構化的數(shù)據庫中抽取[7]。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知識圖譜的網絡信息體系智能參考架構設計[J]. 周麗娜,馬志強. 中國電子科學研究院學報. 2018(04)
[2]醫(yī)學知識圖譜構建技術與研究進展[J]. 袁凱琦,鄧揚,陳道源,張冰,雷凱. 計算機應用研究. 2018(07)
[3]知識地圖、科學知識圖譜和谷歌知識圖譜的分歧和交互[J]. 楊萌,張云中. 情報理論與實踐. 2017(05)
[4]知識圖譜的發(fā)展與構建[J]. 李濤,王次臣,李華康. 南京理工大學學報. 2017(01)
[5]知識圖譜技術綜述[J]. 徐增林,盛泳潘,賀麗榮,王雅芳. 電子科技大學學報. 2016(04)
[6]知識圖譜構建技術綜述[J]. 劉嶠,李楊,段宏,劉瑤,秦志光. 計算機研究與發(fā)展. 2016(03)
[7]知識表示方法研究與應用[J]. 年志剛,梁式,麻芳蘭,李尚平. 計算機應用研究. 2007(05)
本文編號:3141513
【文章來源】:質量與可靠性. 2019,(06)
【文章頁數(shù)】:5 頁
【部分圖文】:
知識圖譜架構圖
業(yè)務數(shù)據、本體知識、本體元模型按抽象層級依次提升。在業(yè)務數(shù)據庫中,數(shù)據多為實體關系型,如控制系統(tǒng)失效故障,問題定位存儲模塊,問題原因存儲芯片虛焊。本體映射后,本體知識為控制系統(tǒng)失效故障本體,存儲模塊、芯片虛焊等為故障的屬性。原數(shù)據抽取后,本體元模型為系統(tǒng)故障,包含分系統(tǒng)、模塊等屬性,系統(tǒng)故障可分為結構系統(tǒng)故障、控制系統(tǒng)故障、發(fā)射支持系統(tǒng)故障、動力系統(tǒng)故障等。本體元模型是對客觀世界存在的系統(tǒng)描述,包括人員、活動、資源和能力4個元模型與其之間的關系。通常來說,概念、關系、函數(shù)、公理和實例是本體的主要建模語言。圖3所示為航天裝備質量管理的本體元模型庫構建過程,概念及屬性描述可從本體知識庫中提取,以保證本體元模型與本體知識的一致性為目的,明確概念之間的關系及相應的公理、規(guī)則描述,建立與本體知識庫之間的實例映射。
本體元模型是對客觀世界存在的系統(tǒng)描述,包括人員、活動、資源和能力4個元模型與其之間的關系。通常來說,概念、關系、函數(shù)、公理和實例是本體的主要建模語言。圖3所示為航天裝備質量管理的本體元模型庫構建過程,概念及屬性描述可從本體知識庫中提取,以保證本體元模型與本體知識的一致性為目的,明確概念之間的關系及相應的公理、規(guī)則描述,建立與本體知識庫之間的實例映射。航天裝備質量管理本體知識庫是對涉及航天裝備研制領域中實體的抽象,涉及航天裝備研制中的科學技術、管理經驗、實施條件及與之相關的社會體制、人員關系等,在知識庫中按照一定的邏輯關系存在,在本體描述的框架范圍內形成了一個整體并不斷更新。本體的建立根據實際的數(shù)據狀態(tài),經過實體映射、概念抽取、屬性定義、實體關聯(lián)、實體消歧及本體校驗等過程,從結構化、半結構化和非結構化的數(shù)據庫中抽取[7]。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知識圖譜的網絡信息體系智能參考架構設計[J]. 周麗娜,馬志強. 中國電子科學研究院學報. 2018(04)
[2]醫(yī)學知識圖譜構建技術與研究進展[J]. 袁凱琦,鄧揚,陳道源,張冰,雷凱. 計算機應用研究. 2018(07)
[3]知識地圖、科學知識圖譜和谷歌知識圖譜的分歧和交互[J]. 楊萌,張云中. 情報理論與實踐. 2017(05)
[4]知識圖譜的發(fā)展與構建[J]. 李濤,王次臣,李華康. 南京理工大學學報. 2017(01)
[5]知識圖譜技術綜述[J]. 徐增林,盛泳潘,賀麗榮,王雅芳. 電子科技大學學報. 2016(04)
[6]知識圖譜構建技術綜述[J]. 劉嶠,李楊,段宏,劉瑤,秦志光. 計算機研究與發(fā)展. 2016(03)
[7]知識表示方法研究與應用[J]. 年志剛,梁式,麻芳蘭,李尚平. 計算機應用研究. 2007(05)
本文編號:314151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zhiliangguanli/314151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