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馬克思主義社會—國家原理的當代中國社會治理研究
本文關鍵詞:基于馬克思主義社會—國家原理的當代中國社會治理研究
【摘要】:社會均衡發(fā)展成為當前中國社會建設面臨的迫切任務;貞嬖V求,協(xié)調利益關系,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公共事務活動成為當代中國政府面臨的時代課題。因而,變革國家(政府)與社會的關系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要求!吨泄仓醒腙P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1)(以下簡稱《決定》)把“完善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確立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稕Q定》提出了“創(chuàng)新社會治理”這一重要概念!吧鐣卫怼崩砟畹奶岢鍪菍ι鐣ㄔO實踐的又一次重要的理論創(chuàng)新!吧鐣卫怼笔巧鐣ㄔO的重大任務,“實現(xiàn)什么樣的社會治理、怎樣推進社會治理”是擺在我們面前極為重要的議題。這就要求我們結合中國現(xiàn)實,厘清當代中國社會治理的理論根基,為全面深化改革,理順政府、市場、社會之間的關系,明晰各自的職能,提供理論指導,以促進當代中國社會建設實踐,最大限度地激發(fā)社會活力。在人類歷史發(fā)展的長河中,馬克思主義在批判黑格爾理性主義國家觀的基礎上,科學闡明了國家和社會之間動態(tài)演進之邏輯。馬克思主義社會-國家原理所揭示的國家和社會此消彼長、辯證統(tǒng)一的規(guī)律,要求我們把握社會發(fā)展的歷史節(jié)點,變革國家和社會的關系,推動國家(政府)、社會、市場關系的動態(tài)均衡,實現(xiàn)社會公平正義、和諧穩(wěn)定。以馬克思主義社會—國家原理為視角研究當代中國社會治理,有利于創(chuàng)新社會治理,構建當代公共治理體系;有利于當代中國社會治理的實踐,增強馬克思主義社會-國家原理在當代中國社會治理研究中的話語權。文章運用了文獻研究方法、歷史與邏輯相統(tǒng)一的方法、理論與實踐相統(tǒng)一的研究方法。首先,從社會治理的相關概念入手,對社會管理、社會治理和社會建設及其關系予以界定。其次,以馬克思主義經(jīng)典文獻為依據(jù),分析特定語境下馬克思主義經(jīng)典作家關于社會-國家關系的基本觀點,準確把握其思想真髓。馬克思主義經(jīng)典作家基于人類歷史發(fā)展過程,闡述了社會—國家動態(tài)演進的進路,指明了社會本位的歷史地位,體現(xiàn)了人民參與“社會治理”的正當性及必要性。再次,以馬克思主義社會—國家原理為指導,立足當代中國社會治理的歷史與現(xiàn)狀,梳理了當代中國社會治理的歷程,分析了當代中國社會治理面臨的困境,并提出相應對策。在當代中國社會治理進程之中,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社會-國家原理的指導地位,秉持馬克思主義政府主導社會治理秩序建構的理念,著力通過政府變革和體制重塑,規(guī)范公權力,逐步擴大公民的參與權,破解社會和國家之間的“零和博弈”困境,以實現(xiàn)社會與國家之間的社會治理雙贏與協(xié)同。基于這種馬克思主義協(xié)同互利的范式,構建國家(政府)與社會適度分離而又良性互動的關系,從而實現(xiàn)基于政府治理、社會治理和市場治理之間動態(tài)均衡——協(xié)同互利的當代中國公共治理體系。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 社會-國家 當代中國社會治理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財經(jīng)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D630
【目錄】: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第1章 緒論11-23
- 1.1 研究背景與意義11-13
- 1.1.1 研究背景11-12
- 1.1.2 理論和現(xiàn)實意義12-13
- 1.2 文獻綜述13-19
- 1.2.1 我國社會治理相關問題研究13-18
- 1.2.2 馬克思主義社會—國家原理內容研究18-19
- 1.2.3 總體評價19
- 1.3 研究方法及技術路線19-20
- 1.3.1 研究方法19-20
- 1.3.2 技術路線20
- 1.4 研究內容與結構安排20-21
- 1.4.1 研究內容20
- 1.4.2 結構安排20-21
- 1.5 創(chuàng)新之處21-23
- 第2章 當代中國社會治理的理論基礎23-34
- 2.1 概念界定23-27
- 2.1.1 社會管理23-24
- 2.1.2 社會治理24-26
- 2.1.3 社會建設26-27
- 2.2 馬克思主義社會-國家原理27-33
- 2.2.1 馬克思“社會”的內涵28
- 2.2.2 馬克思“國家”的內涵28-29
- 2.2.3 馬克思主義社會-國家原理的基本觀點。29-33
- 2.3 小結33-34
- 第3章 當代中國社會治理的歷程34-45
- 3.1 社會統(tǒng)一于國家(政府)時期:全能政府與社會統(tǒng)治34-35
- 3.1.1 從新中國成立到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34
- 3.1.2 從社會主義制度的基本確立到文化大革命的結束34-35
- 3.2 國家與社會的分化時期:職能政府與社會管理35-39
- 3.2.1 從1978年具有歷史抉擇意義的改革開放到1992年市場經(jīng)濟體制的確立35-36
- 3.2.2 從1992年市場經(jīng)濟體制的確立到2002年黨十六大的召開36-37
- 3.2.3 從2002年進入戰(zhàn)略機遇期的黨的十六大到2012年黨的十八大37-39
- 3.3 國家(政府)與社會的協(xié)同時期:規(guī)制政府與社會治理39-43
- 3.3.1 社會治理的理念40-41
- 3.3.2 加快轉變政府職能41-42
- 3.3.3 創(chuàng)新社會治理體制42-43
- 3.4 小結43-45
- 第4章 當代中國社會治理的困境及對策45-56
- 4.1 當代中國社會治理的困境45-47
- 4.1.1 政府管控思維續(xù)存45-46
- 4.1.2 政府職能轉型滯后46
- 4.1.3 社會政策實施低效46-47
- 4.1.4 相關法律制度不完備47
- 4.2 當代中國社會治理的對策47-55
- 4.2.1 界定社會治理的主客體48-51
- 4.2.2 優(yōu)化政府職能,建設法治和服務型政府51-53
- 4.2.3 健全社會組織,推進社區(qū)治理,提升社會政策效用53-54
- 4.2.4 加強法治建設,堅守法治信仰54-55
- 4.3 小結55-56
- 結論56-58
- 參考文獻58-61
-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成果61-62
- 致謝62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柳昌清;;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J];中小企業(yè)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13年08期
2 ;堅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開放 腳踏實地推動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J];實踐(黨的教育版);2013年08期
3 任評;;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J];農(nóng)村.農(nóng)業(yè).農(nóng)民(B版);2013年11期
4 ;銳意進取,攻堅克難,全面深化改革開放[J];政協(xié)天地;2013年11期
5 劉詩白;;全面深化改革,推動體制轉型[J];經(jīng)濟學家;2013年12期
6 丁任重;;新時期中國全面深化改革的綱領——學習黨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報》的體會[J];經(jīng)濟學家;2013年12期
7 李億龍;;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 全面深化改革 加快衡陽發(fā)展[J];衡陽通訊;2013年11期
8 吳思;;全面深化改革的邏輯[J];中國經(jīng)濟報告;2013年11期
9 鮑宗豪;;全面深化改革從共識到實踐[J];開放導報;2013年06期
10 高建生;;新形勢下全面深化改革的綱領性文件——《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學習體會[J];前進;2013年1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漢中市學會舉行學習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座談會[A];陜西老年學通訊·2014年第1期(總第96期)[C];2014年
2 本刊編輯部;;法治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有力保障[A];貴州法學(2014年第3期)[C];2014年
3 許果;;新形勢下水利科研院所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關問題研究[A];全國水利系統(tǒng)思想政治工作及水文化研究2013年度優(yōu)秀論文集[C];2014年
4 韋英生;;在本協(xié)會學術研討會上的發(fā)言[A];2013廣西老社會科學工作者協(xié)會“堅持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3年
5 ;新形勢下水利科研院所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關問題研究[A];水文化建設經(jīng)驗交流會暨中國水利政研會常務理事會資料匯編[C];2014年
6 彭濤;;渭濱區(qū)老年學學會認真學習三中全會精神[A];陜西老年學通訊·2014年第1期(總第96期)[C];2014年
7 張全景;;群眾路線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保證[A];毛澤東黨建思想暨黨的群眾路線理論研討會交流論文[C];2014年
8 梁樹柏;;建設沿海強省的前提創(chuàng)新(摘要)[A];“科學發(fā)展觀與建設沿海強省學術研討會暨河北省自然辯證法研究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9 劉海藩;;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 推進領導科學創(chuàng)新發(fā)展[A];群眾路線與科學領導[C];2013年
10 蘭新財;;亮劍司法改革 邁步公平正義——銅仁市中級法院出臺“2014年全市法院司法改革工作意見”[A];貴州法學(2014年第3期)[C];201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本報評論員;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建成小康[N];安徽日報;2012年
2 本報記者 吳麗萍 本報通訊員 李冠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全面深化改革開放[N];廣西日報;2012年
3 本報評論員;把握總抓手全面深化改革開放[N];云南日報;2012年
4 本報特約評論員;深刻把握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目標要求[N];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2012年
5 周錦尉 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原研究室主任,上海市馬克思主義研究會副會長;全面深化改革開放 構建科學制度體系[N];組織人事報;2012年
6 木木;下大決心推進全面深化改革[N];中國石化報;2013年
7 記者 楊麗萍 甘霖;深圳出臺全面深化改革總體方案[N];深圳特區(qū)報;2013年
8 新華社評論員;把準改革脈搏才能全面深化改革[N];新華每日電訊;2013年
9 省社科院馬克思主義研究所所長 研究員 袁北星;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正確方法論[N];湖北日報;2013年
10 本報記者 曹華飛;全面深化改革不停頓[N];光明日報;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李曉亮;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氣象部門管理體制中的幾個問題及改革對策建議[D];內蒙古大學;2015年
2 牛漢原;十八屆三中全會對鄧小平經(jīng)濟發(fā)展理論的深化[D];南昌大學;2015年
3 宋志立;全面深化改革動力機制研究[D];河南大學;2015年
4 于瀟;我國全面深化改革時期道德建設探析[D];河南大學;2015年
5 葉鈺劍;習近平的改革方法論研究[D];湖北省社會科學院;2016年
6 田樹洋;基于馬克思主義社會—國家原理的當代中國社會治理研究[D];山東財經(jīng)大學;2016年
7 趙成棵;理論回歸實踐的過程及其機制研究[D];中共上海市委黨校;2014年
8 崔建高;全面深化改革視域下內蒙古自治區(qū)對外開放優(yōu)化研究[D];內蒙古大學;2014年
9 張群麗;治理體系視角下的農(nóng)村權威研究[D];中共廣東省委黨校;2014年
,本文編號:85041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850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