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民族友誼: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積極路徑
發(fā)布時間:2021-11-21 12:06
跨群體友誼作為一種特殊形式的群際接觸,對內(nèi)外群體、群際關(guān)系以及個體自身都具有一定的積極影響,尤其民族間的跨群體友誼,即跨民族友誼對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具有典型的現(xiàn)實意義。已有研究從接觸假說、拓展性接觸假說以及自我拓展性假說對其影響機制進行探討,然而對跨民族友誼作用對象的研究多集中于對外群體和對群際接觸的態(tài)度與情感,缺乏對自我認同建構(gòu)、群際關(guān)系以及社會認同的研究。當前,跨民族友誼有必要在研究邊界、研究方法等方面不斷完善,并亟待對其產(chǎn)生、發(fā)展和動態(tài)培育過程中的個體認知、情緒變化等加以進一步研究,以期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建構(gòu)和促進提供可行性思路。
【文章來源】: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 2020,41(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6 頁
【文章目錄】:
一、跨民族友誼的概念及影響效應
二、拓展性跨民族友誼的影響效應
三、跨民族友誼的理論假說與研究路徑
四、依托跨民族友誼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共同內(nèi)群體認同:建構(gòu)包攝水平更高的上位認同[J]. 管健,榮楊. 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0(01)
[2]跨民族友誼對民族態(tài)度的影響及其作用機制[J]. 陳曉晨,趙菲菲,張積家. 民族教育研究. 2018(06)
本文編號:3509483
【文章來源】: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 2020,41(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6 頁
【文章目錄】:
一、跨民族友誼的概念及影響效應
二、拓展性跨民族友誼的影響效應
三、跨民族友誼的理論假說與研究路徑
四、依托跨民族友誼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共同內(nèi)群體認同:建構(gòu)包攝水平更高的上位認同[J]. 管健,榮楊. 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0(01)
[2]跨民族友誼對民族態(tài)度的影響及其作用機制[J]. 陳曉晨,趙菲菲,張積家. 民族教育研究. 2018(06)
本文編號:350948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350948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