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的內(nèi)涵、功能及路徑
發(fā)布時間:2021-10-11 01:30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有必要深入探討新時代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的內(nèi)涵、功能與發(fā)展路徑。從內(nèi)容、目標、對象三個角度,可以基本明確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的理論內(nèi)涵。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的內(nèi)容包括中華各民族的民族問題、民族關系、民族文化知識和科學文化知識;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的目標包括"團結"和"進步",二者互為倚靠、不可偏廢;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的對象是全體受教育者,而不僅僅是少數(shù)民族受教育者。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應當強調國家觀念以及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而不應僅僅針對某個或某些特定的民族。民族團結教育的核心功能主要表現(xiàn)在"文化""德化""教化"三個方面。"文化"功能是指通過民族團結進步教育促進各民族科學理性水平的提升;"德化"功能是指通過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開展思想政治教育,促進各民族情感、信念和意志的變革;"教化"功能是指通過民族團結進步教育促進各民族的自立自強和自我創(chuàng)新。隨著形勢的發(fā)展,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面臨"文化"相對薄弱、"德化"有待加強、"教化"有待提升等挑戰(zhàn),應從解決語言問題、物化問題和普遍問題三方面著手和用力,有效推動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的發(fā)展。
【文章來源】:民族教育研究. 2020,31(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6 頁
【文章目錄】:
一、新時代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的內(nèi)涵分析
二、新時代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的功能分析
(一)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的“文化”功能
(二)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的“德化”功能
(三)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的“教化”功能
三、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面臨的挑戰(zhàn)
(一)民族地區(qū)的“文化”相對薄弱
(二)民族地區(qū)的“德化”有待加強
(三)民族地區(qū)的“教化”有待提升
四、新時代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的發(fā)展路徑
(一)從解決語言問題著手和用力
(二)從解決物化問題著手和用力
(三)從解決普遍問題著手和用力
本文編號:3429529
【文章來源】:民族教育研究. 2020,31(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6 頁
【文章目錄】:
一、新時代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的內(nèi)涵分析
二、新時代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的功能分析
(一)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的“文化”功能
(二)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的“德化”功能
(三)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的“教化”功能
三、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面臨的挑戰(zhàn)
(一)民族地區(qū)的“文化”相對薄弱
(二)民族地區(qū)的“德化”有待加強
(三)民族地區(qū)的“教化”有待提升
四、新時代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的發(fā)展路徑
(一)從解決語言問題著手和用力
(二)從解決物化問題著手和用力
(三)從解決普遍問題著手和用力
本文編號:342952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342952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