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技術型治理的形成及其風險
發(fā)布時間:2021-03-04 20:14
在近代理性主義驅動下,技術日益成為影響社會治理的重要變量。如果失卻現代價值的奠基、引領與制約,現代社會就極有可能走向技術型治理。技術型治理在我國的形成,除受世界性潮流的影響之外,還受精英傳統(tǒng)與權力本性的驅動,過于彈性的治理概念的影響,并與傳統(tǒng)中國"重術而輕制"的慣習以及誤讀境外經驗教訓等因素有關。應當注意的是,技術型治理在給現代人帶來便捷、效能的同時,也可能帶來技術操控、治理績效內卷化與高成本的困境,更可能帶來民眾政治鈍化與極化的風險,形成治理的技術替代之思維習慣并重回"新計劃經濟與社會"的訴求。無疑,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應當借助強有力的科學和技術之支撐與改造,但這并不意味著應走向"技術型治理",而應當走向現代價值理性與工具理性俱強的民主參與式治理。
【文章來源】:學海. 2020,(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7 頁
【文章目錄】:
技術型治理的形成
技術型治理的多重成因
技術型治理的困境與風險
1.走向技術操控與統(tǒng)治的風險
2.治理的內卷化與高成本
3.遠離治理現場的民眾極易出現政治鈍化與極化的背反
4.極易形成思維定式與路徑依賴,重回“計劃的經濟與社會”之虞
結 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技術治理與治理技術的悖論與迷思[J]. 張現洪. 浙江學刊. 2019(01)
[2]技術化社會治理的異步困境[J]. 邱澤奇. 社會發(fā)展研究. 2018(04)
[3]從“傳統(tǒng)市場”到“新計劃”——數字化時代采購轉型新趨勢[J]. 宮迅偉. 進出口經理人. 2018(11)
[4]地方政府治理技術的實踐過程及其制度邏輯——基于E縣城鎮(zhèn)建設推進過程的分析[J]. 楊磊. 中國行政管理. 2018(11)
[5]技術治理的悖論:一項民意調查的政治過程及其結果[J]. 彭亞平. 社會. 2018(03)
[6]數字下鄉(xiāng):農村精準扶貧中的技術治理[J]. 王雨磊. 社會學研究. 2016(06)
[7]當代中國的“維穩(wěn)政治”:沿革與特點——以抗爭政治中的政府回應為視角[J]. 肖唐鏢. 學海. 2015(01)
[8]技術反腐的創(chuàng)新實踐:經驗及其局限——N市“e路陽光”建設工程網上招投標平臺報告[J]. 肖唐鏢,王艷軍,肖龍. 中國治理評論. 2013(02)
[9]現代性、技術統(tǒng)治與生態(tài)政治[J]. 張興成. 書屋. 2003(10)
[10]美國學者論信息技術與實行社會主義計劃管理的可行性[J]. 翼飛. 國外理論動態(tài). 1998(04)
本文編號:3063844
【文章來源】:學海. 2020,(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7 頁
【文章目錄】:
技術型治理的形成
技術型治理的多重成因
技術型治理的困境與風險
1.走向技術操控與統(tǒng)治的風險
2.治理的內卷化與高成本
3.遠離治理現場的民眾極易出現政治鈍化與極化的背反
4.極易形成思維定式與路徑依賴,重回“計劃的經濟與社會”之虞
結 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技術治理與治理技術的悖論與迷思[J]. 張現洪. 浙江學刊. 2019(01)
[2]技術化社會治理的異步困境[J]. 邱澤奇. 社會發(fā)展研究. 2018(04)
[3]從“傳統(tǒng)市場”到“新計劃”——數字化時代采購轉型新趨勢[J]. 宮迅偉. 進出口經理人. 2018(11)
[4]地方政府治理技術的實踐過程及其制度邏輯——基于E縣城鎮(zhèn)建設推進過程的分析[J]. 楊磊. 中國行政管理. 2018(11)
[5]技術治理的悖論:一項民意調查的政治過程及其結果[J]. 彭亞平. 社會. 2018(03)
[6]數字下鄉(xiāng):農村精準扶貧中的技術治理[J]. 王雨磊. 社會學研究. 2016(06)
[7]當代中國的“維穩(wěn)政治”:沿革與特點——以抗爭政治中的政府回應為視角[J]. 肖唐鏢. 學海. 2015(01)
[8]技術反腐的創(chuàng)新實踐:經驗及其局限——N市“e路陽光”建設工程網上招投標平臺報告[J]. 肖唐鏢,王艷軍,肖龍. 中國治理評論. 2013(02)
[9]現代性、技術統(tǒng)治與生態(tài)政治[J]. 張興成. 書屋. 2003(10)
[10]美國學者論信息技術與實行社會主義計劃管理的可行性[J]. 翼飛. 國外理論動態(tài). 1998(04)
本文編號:306384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306384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