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管理論文 > 行政管理論文 >

“人”“物”并行:吳澤霖的學術(shù)與人生

發(fā)布時間:2021-02-21 02:37
  吳澤霖先生(1898—1990)是江蘇常熟人。他是我國著名的民族學家、社會學家、人類學家和民俗學家。他早年畢業(yè)于清華學堂,1922年赴美留學,1927年獲博士學位,旋即經(jīng)歐洲回國,先后任大夏大學、西南聯(lián)大、清華大學等校教授,解放后分別就職于中央民族學院、西南民族學院和中南民族學院,并兼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研究員,被南開大學、貴州民族學院等學校聘為兼職教授,還是中國社會學會、中國民族學會、中國人類學會、中國民俗學會等全國性學術(shù)團體的顧問。學術(shù)界對吳澤霖的研究始于20世紀80年代末期。研究涉及了多個學科,如民族學、社會學、人類學等等,對這位前輩所留下的學術(shù)富礦的整理和挖掘工作至今仍未結(jié)束。在近些年陸續(xù)發(fā)表的研究成果中,廣泛涉及到了學術(shù)思想與理論、學術(shù)思想歷程等等方面,為我們更加深入的認識和理解吳澤霖及其思想奠定了良好的基礎(chǔ)。雖然每年都有對吳澤霖先生的紀念性文章出現(xiàn),但是從數(shù)量上來看并不樂觀,并且這些文章的作者主要是吳先生的學生和同事,且研究成果單一,缺乏綜合性。總體來看,目前對吳澤霖先生在社會學、民族學界做出的突出貢獻挖掘不夠,并且也沒有真正找到吳澤霖先生在民族學發(fā)展中應有的位置與高... 

【文章來源】:中央民族大學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11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jié) 研究源起與意義
    第二節(jié) 相關(guān)研究綜述
        一、吳澤霖研究
        二、已有研究評述
    第三節(jié) 研究方法
        一、文獻研究法
        二、比較研究法
        三、個案訪談
第二章 吳澤霖人生史
    第一節(jié) 民族平等面臨挑戰(zhàn)的舊社會
    第二節(jié) 吳澤霖的成長歷程
    第三節(jié) 清華生活與留美歲月
    第四節(jié) 博厄斯的啟發(fā)
    第五節(jié) 大夏歲月
    第六節(jié) 民族學博物館事業(yè)
    第七節(jié) 在中南民族學院的最后時光
第三章 “人”的研究
    第一節(jié) 種族歧視與民族不平等肆虐的二十世紀
        一、種族歧視與民族不平等肆虐的二十世紀
        二、種族問題研究的學術(shù)背景
    第二節(jié) 吳澤霖種族問題研究作品及其社會和學術(shù)影響
        一、《美國人對黑人、猶太人和東方人的態(tài)度》
        二、《現(xiàn)代種族》與《種族與種族歧視》
    第三節(jié) 走向大包容:民族平等與團結(jié)
        一、海外民族學研究的中國先驅(qū)
        二、走向大包容:民族平等與團結(jié)
第四章 “物”的研究
    第一節(jié) 民族學博物館思想的形成條件
        一、海外留學的影響
        二、對我國少數(shù)民族的研究
        三、新中國時的民族學思想研究
    第二節(jié) 民族文物收集的民族學解釋
        一、少數(shù)民族文物收集思想在中國的轉(zhuǎn)變
        二、民族博物館和民族學博物館
    第三節(jié) 吳澤霖民族學博物館思想的實踐
    第四節(jié) 對于民族學博物館所做的貢獻
        一、建立了民族學博物館思想
        二、實現(xiàn)了民族學博物館的類別的多元化
    第五節(jié) 民族平等與團結(jié)思想的延續(xù)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shù)論文目錄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中國海外民族志研究的學術(shù)史[J]. 王建民.  西北民族研究. 2013(03)
[2]抗戰(zhàn)時期吳澤霖民族風俗文化考察研究[J]. 吳麗君.  貴州民族研究. 2013(03)
[3]吳澤霖先生的苗族研究[J]. 楊正文.  民族學刊. 2012(03)
[4]吳澤霖與中國人類學的發(fā)展[J]. 李然.  貴州民族研究. 2009(01)
[5]抗戰(zhàn)時期吳澤霖教授在云南開展的民族田野調(diào)查研究[J]. 聶蒲生.  青海民族研究. 2008(01)
[6]中國民族博物館歷史回顧與現(xiàn)狀分析[J]. 唐蘭冬.  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7(06)
[7]中國大陸民族博物館事業(yè)的歷史發(fā)展[J]. 雍繼榮.  中國博物館. 2006(02)
[8]晚清民國的知識與制度體系轉(zhuǎn)型[J]. 桑兵.  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4(06)
[9]從《排華法案》看美國移民政策中的種族主義[J]. 劉卓,沈曉鵬.  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4(04)
[10]美國種族歧視的根源分析[J]. 郭九林,馬威.  大連民族學院學報. 2004(02)

碩士論文
[1]論陳寅恪先生的“種族與文化”觀[D]. 寧永娟.首都師范大學 2005



本文編號:3043720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3043720.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50d37***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