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勢下做好民族工作的戰(zhàn)略思考——以青海省創(chuàng)建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區(qū)為例
本文選題:民族工作 + 民族團結進步; 參考:《青海社會科學》2017年01期
【摘要】: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民族工作是我們黨的一項重要工作,做好新形勢下的民族工作,對于加強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穩(wěn)定、深化改革開放具有十分重要的戰(zhàn)略意義。青海省以創(chuàng)建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區(qū)為抓手,在做好新形勢下民族工作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邁出了可喜的一步,也積累了豐富的創(chuàng)建經(jīng)驗,為我國民族地區(qū)提供了可資借鑒的模式。先進區(qū)的創(chuàng)建也面臨一些困難和亟待解決的問題,這就需要突出各民族干部群眾的共識建設,突出貫徹落實民族區(qū)域自治法,突出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fā)展主題,突出民生建設這個永恒的任務,切實保障各民族人民群眾的正當利益,積極爭取國家對民族地區(qū)發(fā)展的扶持,突出管理服務職能,切實做好宗教工作。
[Abstract]:Our country is a multi-national country, the national work is an important work of our party, doing well the national work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has very important strategic significance for strengthening the national unity, maintaining social stability, deepening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Qinghai Province, with the aim of creating advanced areas of ethnic unity and progress, has actively explored and taken a gratifying step in doing a good job of ethnic work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and has also accumulated rich experience in establishing it. It provides a model for the ethnic regions of our country.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advanced areas also faces some difficulties and problems to be solved urgently. This requires highlighting the building of consensus among the cadres and the masses of all ethnic groups, giving prominence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Law on Regional National Autonomy, highlighting the theme of common unity and struggle, and common prosperity and development. We should give prominence to the eternal task of building the people's livelihood, earnestly safeguard the legitimate interests of the people of all nationalities, actively strive for the state's suppor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thnic areas, give prominence to the functions of management and service, and earnestly do a good job in religious work.
【作者單位】: 青海省社會科學院;
【分類號】:D63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德萬龍;抓住機遇 加快發(fā)展 努力做好新世紀的民族工作[J];黑龍江民族叢刊;2000年01期
2 馬淑潔;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全省民族工作會議精神 開創(chuàng)全省民族工作新局面[J];黑龍江民族叢刊;2000年03期
3 ;中共黑龍江省委、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民族工作的決定(2000年9月21日)[J];黑龍江民族叢刊;2000年03期
4 徐暢江;新世紀賦予我們的使命──《民族工作》改版寄語[J];民族工作;2000年01期
5 李瓊英;馬龍縣重視民族工作[J];民族工作;2000年07期
6 ;紅河兩岸探路者──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民族工作試驗示范綜述[J];民族工作;2000年08期
7 晏友瓊;貫徹全國全省民族工作會議精神 努力開創(chuàng)昭通民族工作新局面[J];民族工作;2000年09期
8 ;《民族工作》二十年 關注與勉勵[J];民族工作;2000年11期
9 魯?shù)轮?發(fā)揮優(yōu)勢 辦出特色 再創(chuàng)輝煌——祝賀《民族工作》雜志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J];民族工作;2000年11期
10 子明,曉寧;民族工作:也是華天的“秘密武器”[J];民族團結;2000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康志鋒;;加強民族法制建設是做好民族工作的保障[A];民族法學評論(第6卷·2008年)[C];2008年
2 田代武;;城市少數(shù)民族流動人口權益保障芻論——以湖南省為例[A];民族法學評論(第七卷)[C];2010年
3 海內(nèi)凡;;以經(jīng)濟建設為中心做好樂山市民族工作[A];民族學研究第十一輯——中國民族學學會第五屆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93年
4 關桂霞;;論西部開發(fā)與民族工作[A];中國民族理論學會第六屆理事會、第七次全國民族理論學術討論會暨第九次顧問座談會論文集[C];2000年
5 李開榮;;做好新形勢下的民族工作[A];2004烏蒙論壇論文集(四)[C];2004年
6 格桑頓珠;;把握“兩個共同”主題 指導民族工作實踐[A];“兩個共同”與加快民族地區(qū)發(fā)展——全國民族理論專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7 夏連仲;王有星;;深刻理解新世紀新階段民族工作的主題[A];“兩個共同”與加快民族地區(qū)發(fā)展——全國民族理論專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8 楊繼紅;王慶;;當代民族工作轉(zhuǎn)型研究——新時期畢節(jié)地區(qū)發(fā)展定位與民族工作轉(zhuǎn)型研究[A];畢節(jié)地區(qū)第五屆社科評獎獲獎成果選[C];2006年
9 董建民;;改革開放30年民族工作譜新篇[A];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黑龍江省民族工作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10 劉寶明;;周恩來民族工作的理論與實踐[A];周恩來百周年紀念-全國周恩來生平和思想研討會論文集(下)[C];199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盧彬彬;促進民族工作水平提高 共同開創(chuàng)民族工作新局面[N];廣西日報;2006年
2 記者 劉麗芳;省督察組檢查我市民族工作[N];齊齊哈爾日報;2006年
3 記者 孫麗華;我市深入貫徹落實《關于進一步加強民族工作實施意見》[N];通遼日報;2006年
4 本報評論員;圍繞中心服務大局 不斷開創(chuàng)統(tǒng)戰(zhàn)民族工作新局面[N];西藏日報;2007年
5 金民宗;社區(qū)民族工作再上新臺階[N];鎮(zhèn)江日報;2008年
6 記者 唐群峰邋實習生 胡建輝;全區(qū)人大民族工作座談會在邕召開[N];廣西日報;2008年
7 白季;州委民族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在蒙舉行[N];紅河日報;2008年
8 記者 阿榮;自治區(qū)民族工作協(xié)調(diào)領導小組召開全體會議[N];內(nèi)蒙古日報(漢);2008年
9 本報記者 楊筱X;省政府召開第二次民族工作聯(lián)席會議[N];貴州日報;2009年
10 本報記者 杜再江;用科學發(fā)展觀統(tǒng)籌民族工作[N];貴州民族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張謀;政治視野中的當代中國民族工作[D];中央民族大學;2007年
2 劉亞麗;中國共產(chǎn)黨內(nèi)蒙古民族工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6年
3 張春梅;解放戰(zhàn)爭時期中國共產(chǎn)黨民族綱領政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2年
4 吳勇輝;城市少數(shù)民族流動人口權益保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孟都巴雅爾;城鎮(zhèn)民族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D];內(nèi)蒙古大學;2012年
2 姜萌;社區(qū)民族工作的實踐與創(chuàng)新[D];中南民族大學;2013年
3 王寒松;呼和浩特市新城區(qū)滿族民族工作研究[D];內(nèi)蒙古大學;2015年
4 董婷婷;習仲勛對黨的民族工作的重要貢獻[D];天津商業(yè)大學;2015年
5 王銳;當前民族工作信息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5年
6 包麗敏;習近平關于民族工作的論述及時代意義[D];遼寧大學;2015年
7 任杰;習近平的民族團結思想探析[D];貴州師范大學;2016年
8 張琳婉;抗戰(zhàn)時期陜甘寧邊區(qū)三邊分區(qū)民族工作研究[D];延安大學;2016年
9 許魯江;改革開放以來湖南省民族工作及其基本經(jīng)驗研究[D];湘潭大學;2016年
10 魯蕭萱;中國共產(chǎn)黨在紅軍長征中的民族工作研究[D];吉首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205942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2059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