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北嘉絨藏人與象雄瓊氏淵源關(guān)系探討
本文選題:嘉絨 切入點:象雄瓊氏 出處:《民族研究》2017年03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嘉絨是分布于川西北地區(qū)一個獨具特點的藏族人群支系,其文化習俗中積淀和保留諸多象雄文化痕跡,并普遍存在土司祖先來自西藏"瓊部"的歷史記憶。但因藏文文獻記載的匱乏和模糊,嘉絨與象雄之間究竟存在怎樣的聯(lián)系,始終是一個懸而未決的疑案。文章通過對漢文史籍所記漢代川西北"邛籠"內(nèi)涵的挖掘及其與"欩"這一特異部落的對應關(guān)系,并結(jié)合藏文文獻有關(guān)象雄瓊氏由瓊布遷往嘉絨地方的記載,對嘉絨與象雄瓊氏之間的淵源關(guān)系進行了探討。文章認為,嘉絨祖先由西藏瓊布遷入一事并非虛妄,而是歷史事實。從漢文史籍的記載看,象雄瓊氏部落遷入川西北的時間至少可上溯至東漢或西漢中葉。
[Abstract]:Jia Rong is a branch of Tibetan people with unique characteristics in northwestern Sichuan. Its cultural customs accumulate and retain many traces of Xiang Xiong culture. And there is a widespread historical memory of the ancestors of Tusi coming from "Qiongbu" in Tibet. However, due to the lack and ambiguity of the Tibetan literature, what i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Jia Rong and Xiang Xiong? The article excavates the connotation of "Qiongcong" in the northwest of Sichuan in the Han Dynasty and its corresponding relationship with the special tribe of "Li". In the light of the records in Tibetan literature about the migration of the Xiang Xiong Qiong family from Qiongbu to the place of Jialong,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origin relationship between Jia Rong and Xiang Xiong Qiong. The paper holds that it is not false that the ancestors of Jiachong moved in from Qiongbu, Tibet. It is a historical fact. According to the Chinese historical records, the migration of the Xiangxiong Qiongshi tribe to the northwest of Sichuan can at least be traced back to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or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作者單位】: 四川大學中國藏學研究所;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大型藏區(qū)地方史《康藏史》編纂與研究”(項目編號:10&ZD110)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四川大學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yè)務費專項項目(項目編號:skqy201604)支持
【分類號】:C951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石碩;;青藏高原碉樓的起源與苯教文化[J];民族研究;2012年05期
2 石碩;;“邛籠”解讀[J];民族研究;2010年06期
3 才讓太;;論半個世紀的苯教研究[J];青海民族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4 才讓太;再探古老的象雄文明[J];中國藏學;2005年01期
5 楊嘉銘;丹巴古碉建筑文化綜覽[J];中國藏學;2004年02期
6 張昌富;“阿尼郭東”——嘉絨藏族圖騰崇拜英雄[J];西藏藝術(shù)研究;1996年04期
7 贊拉·阿旺 ,王建民;嘉戎話面貌觀[J];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1年03期
8 南喀諾布;才讓太;;論藏族古代史的幾個問題[J];中國藏學;1988年02期
9 才讓太;;古老象雄文明[J];西藏研究;1985年02期
10 張琨 ,玉文華;論象雄[J];西藏研究;1982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石碩;;川西北嘉絨藏人與象雄瓊氏淵源關(guān)系探討[J];民族研究;2017年03期
2 陳玉;成斌;高明;肖玉;;丹巴嘉絨藏族石砌民居調(diào)查研究[J];城市住宅;2017年03期
3 陳玉;成斌;高明;;美麗鄉(xiāng)村建設(shè)中川西藏寨傳統(tǒng)建筑的保護與傳承[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17年06期
4 劉潔;;勃律與西藏苯教、藏傳佛教關(guān)系考略[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年02期
5 罡拉卓瑪;;苯教理論體系下的藏族早期喪葬儀式研究[J];青海社會科學;2016年06期
6 卜婉萍;林棟;;體表刺激療法之放血療法初探[J];光明中醫(yī);2016年21期
7 劉潔;;2015年度邊疆學視野下西藏早期歷史研究綜述[J];中國邊疆學;2016年01期
8 參看加;;百年青海藏傳佛教研究[J];青藏高原論壇;2016年03期
9 東主才讓;;藏族命名文化研究[J];西藏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年04期
10 唐之斌;馮作輝;;白莫的主要影響因素[J];文化學刊;2016年04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石碩;;“邛籠”解讀[J];民族研究;2010年06期
2 才讓太;;論半個世紀的苯教研究[J];青海民族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3 才讓太;;苯教歷史三段論之由來及剖析[J];中國藏學;2008年04期
4 石碩;;隱藏的神性:藏彝走廊中的碉樓——從民族志材料看碉樓起源的原初意義與功能[J];民族研究;2008年01期
5 石碩;劉俊波;;青藏高原碉樓研究的回顧與展望[J];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5期
6 石碩;漢代西南夷之“夷”的語境及變化[J];貴州民族研究;2005年01期
7 才讓太;再探古老的象雄文明[J];中國藏學;2005年01期
8 楊嘉銘;丹巴古碉建筑文化綜覽[J];中國藏學;2004年02期
9 徐學書;川西北的石碉文化[J];中華文化論壇;2004年01期
10 頓珠拉杰;西藏西北部地區(qū)象雄文化遺跡考察報告[J];西藏研究;2003年03期
,本文編號:161674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1616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