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忠和諧宗教關系建設的實踐與思考
本文關鍵詞:吳忠和諧宗教關系建設的實踐與思考 出處:《中國穆斯林》2016年06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宗教場所 宗教事務 寧夏自治區(qū) 和諧發(fā)展 回族人口 管人 穆斯林群眾 社會相 民族地區(qū) 宗教活動
【摘要】:正吳忠市地處寧夏平原南部,是寧夏自治區(qū)回族人口相對集中的一個地區(qū),居住著回、漢、蒙、滿等28個民族,回族人口為659316人,占全市總人口的51.76%[1],被譽為"中國回族之鄉(xiāng)"。共有宗教場所2000多處,其中清真寺1300多座。近年來,吳忠市各級黨委、政府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以宗教和諧促進社會和諧,為民族地區(qū)的宗教治理與和諧社會建設積累了寶貴的經(jīng)驗。一、提升宗教事務法治化管理水平吳忠市在宗教事務依法依規(guī)的管理上真正做到了用制度管人、管事、管場所。
【作者單位】: 中南民族大學;
【基金】:2013年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攻關項目《西部少數(shù)民族宗教與和諧穩(wěn)定發(fā)展對策研究》(批準號13JZD027)成果
【分類號】:D635
【正文快照】: 吳忠市地處寧夏平原南部,是寧夏自治區(qū)回族人口相對集中的一個地區(qū),居住著回、漢、蒙、滿等28個民族,回族人口為659316人,占全市總人口的51.76%[1],被譽為“中國回族之鄉(xiāng)”。共有宗教場所2000多處,其中清真寺1300多座。近年來,吳忠市各級黨委、政府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梅康鈞;;“文明宗教場所”的文明意義[J];天風;2007年11期
2 寧夏自治區(qū)司法廳課題組;陳剛;陸春;;加強宗教場所學法用法工作是維護社會穩(wěn)定的基礎性工程——寧夏區(qū)“法律進宗教場所”課題研究報告[J];中國司法;2009年12期
3 馮艷子;;宗教場所不應劃為風景區(qū)[J];中華建設;2012年10期
4 伍皓;西藏十年維修宗教場所1400余座[J];西藏旅游;1994年01期
5 ;義診服務信教群眾[J];中國統(tǒng)一戰(zhàn)線;2011年03期
6 李錫鵬;;切實加強民族地區(qū)宗教場所管理[J];云南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7 ;臨夏市紅園街道宗教場所愛心助學譜民族團結新曲[J];發(fā)展;2013年12期
8 嚴明法;;從一個題詞想到的[J];科學與無神論;2006年02期
9 ;鞏義市重視宗教場所信息工作[J];中國統(tǒng)一戰(zhàn)線;2002年09期
10 易亞飛;;珙縣:堵疏結合管理宗教場所[J];四川統(tǒng)一戰(zhàn)線;2010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陳煦;;農(nóng)村小廟現(xiàn)象調查[A];崇尚科學 關愛家庭 珍惜生命 反對邪教——中國反邪教協(xié)會第九次報告會暨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張世輝;在參與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過程中,宗教場所應找準自己的位置[N];中國民族報;2007年
2 范嘉欣邋記者 謝松;加強風景區(qū)宗教場所管理[N];南昌日報;2008年
3 王德剛;宗教場所要“去商業(yè)化”[N];中國旅游報;2012年
4 馬富國 (作者系河南省民權縣縣委書記);“五進宗教場所”活動的實踐與思考[N];人民政協(xié)報;2007年
5 本宣;本溪市城市改造兼顧宗教場所環(huán)境建設[N];友報;2007年
6 首席記者 左丹;市領導到部分宗教場所調研[N];盤錦日報;2007年
7 張文都;劉瑪莉赴旅游景點和宗教場所調研[N];天水日報;2007年
8 李愿;陜西完成宗教場所登記證換發(fā)工作[N];中國民族報;2008年
9 張昌明 本報記者 許曉惠;江蘇淮安加強宗教場所食品安全[N];中國食品質量報;2009年
10 呂燕;集中治理未經(jīng)批準宗教場所[N];宜興日報;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郭泉恩;江西省宗教場所空間結構及旅游開發(fā)適宜性評價[D];江西師范大學;2014年
2 李歡;鄂西南明清宗教場所理景藝術[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33720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1337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