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廉政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本文關鍵詞:論行政倫理的價值——21世紀初公共行政道德化趨勢下的闡釋,,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蘭州大學》 2009年
當前廉政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邢利軍
【摘要】: 腐敗文化是當今社會腐敗層出不窮的重要原因,如果再不鏟除腐敗滋生蔓延的文化土壤,下大力氣加強廉政文化建設,反腐倡廉的任何舉措都有可能被消解,難以取得實效。黨的十七大報告強調指出:“加強廉政文化建設,形成拒腐防變教育長效機制!2003年以來,從中央到地方都在積極進行廉政文化建設的探索實踐,取得了有益的經驗,但距離預期目標仍有一定的差距,存在理論研究不深入,方式方法單一化、膚淺化、跟風化的問題。因此,歸納總結當前廉政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并進行成因分析,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設,具有重大現(xiàn)實意義和較高的學術價值。 本文首先介紹了廉政文化建設的研究背景、研究的理論基礎以及廉政文化的內涵、特征、功能。在此基礎上,歸納總結出當前廉政文化建設存在重要性認識不足、理論研究不夠深入、理想化色彩過重、發(fā)動主體上的困難、“入腦”和“物化”上的困難等五個方面的問題,并指出了存在問題的三個成因即:腐敗文化的嚴峻挑戰(zhàn)、廉政文化缺乏大眾文化因素、廉政文化長效機制尚未完善。最后針對存在的問題和成因,指出今后應當著力在廉政文化的認識層面和理論研究方面、廉政文化的內容建構、廉政文化的形式和手段以及廉政文化長效機制的建立完善等四個方面下功夫,積極推進廉政文化建設。
【關鍵詞】:
【學位授予單位】:蘭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9
【分類號】:D262.6
【目錄】: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證文獻】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3條
1 王雅清;我國縣級政府廉政文化建設研究[D];云南大學;2011年
2 李穹;云南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廉政文化建設研究[D];大理學院;2012年
3 陳小明;泉州海事局廉政文化建設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3年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景麗芳;;廉政文化建設實踐必須堅持的原則[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2期
2 羅尚義;加強權利對權力的制約和監(jiān)督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發(fā)展的必然趨勢[J];重慶社會科學;2005年07期
3 廖榮碧;;公共選擇理論及其現(xiàn)實借鑒意義[J];當代經濟;2009年02期
4 曾盛聰;;論行政倫理的價值——21世紀初公共行政道德化趨勢下的闡釋[J];道德與文明;2007年03期
5 朱米均;;西方新公共管理理論述評[J];黨政干部學刊;2006年08期
6 翟為民;;公共選擇理論對我國政府改革的啟示[J];黨政干部學刊;2007年03期
7 鄭又賢;;廉政文化建設的難點及其探解[J];東南學術;2007年03期
8 趙翠玲;建立健全權力制約和監(jiān)督機制[J];福州黨校學報;2005年01期
9 張鈴棗;;廉政文化建設路徑探析[J];廣西社會科學;2007年03期
10 項武愛;;制度落實的途徑分析[J];湖湘論壇;2007年0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姚望;;利益表達與改革進程中民主形式的變遷[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8年04期
2 吳磊;于春江;;近年來國內清末新政研究概述[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年02期
3 徐志達;;新生代農民工非制度化政治參與之思考[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1年01期
4 朱士群;亨廷頓的政治穩(wěn)定理論及其借鑒意義[J];安徽大學學報;2000年05期
5 江瑩;試析資本主義精神及自我否定——讀馬克思·韋伯《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J];安徽大學學報;2003年05期
6 裴德海;;政治制度文明: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必然選擇[J];安徽大學學報;2006年04期
7 彭宇;;行政績效管理的實用主義傾向研究[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8 汪志國;孫中山的治腐思想及其現(xiàn)實意義[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05期
9 范麗娟;;文化現(xiàn)代化:梁漱溟鄉(xiāng)村建設思想的著力點[J];安徽史學;2006年05期
10 蔣保;;民眾的統(tǒng)治抑或奴隸主貴族階級的寡頭統(tǒng)治?——雅典民主政治新論[J];安徽史學;2009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靳雪梅;;社會學視角下的納古私營經濟[A];2011年貴州省社會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2 馬敏;;商會史研究與新史學的范式轉換[A];中國商會發(fā)展報告 No.1(2004)[C];2005年
3 梁三利;;論法院的組織屬性[A];第二屆全國邊緣法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4 胡碩兵;;紅色資源在領導干部社會管理培訓中的運用探討[A];提高領導創(chuàng)新社會管理能力理論研討會暨中國領導科學研究會2011年年會論文集[C];2011年
5 黃凱南;;秩序擴展與停滯:社會結構與個體能動的交互作用[A];2006年度(第四屆)中國法經濟學論壇會議論文集[C];2006年
6 趙帥;魏建;;村民自治的挑戰(zhàn):空心化、村干部激勵不足與自治行政化[A];2009年度(第七屆)中國法經濟學論壇論文集[C];2009年
7 張睿麗;;議會政治:憲政民主的運作[A];地方政府發(fā)展研究(第三輯)[C];2008年
8 李炯標;;淺析后農業(yè)稅時代鄉(xiāng)村社會權威格局及其重構——合作主義的視角[A];地方政府發(fā)展研究(第三輯)[C];2008年
9 張勤;;農村群體性事件頻發(fā),亟待提高基層政府公共服務水平[A];地方政府發(fā)展研究(第五輯2009)[C];2010年
10 姚尚建;;社會暴力下的整體治理[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11年年會暨“加強行政管理研究,推動政府體制改革”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王員;建國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經驗[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2 盧迎春;論當代中國大眾傳媒的政治功能[D];蘇州大學;2010年
3 陳春常;轉型中的中國國家治理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4 陳金江;中國大學本科精英學院運行模式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5 魏曉東;銀行監(jiān)管權配置的法律問題研究[D];遼寧大學;2010年
6 祁冰;20世紀上半期中國共產黨土地政策的演變研究[D];遼寧大學;2010年
7 張興海;大學生價值觀教育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8 劉宇;從臣民到公民[D];南開大學;2010年
9 江依妮;中國式財政分權下的農村義務教育投入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10 秦偉江;城市化進程中的民族區(qū)域自治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胡純;基于社區(qū)發(fā)展的農村勞動力教育培訓法律問題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2 周榮;社會性別視角下的農村女性政治參與問題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3 鄭璇;土地資源有效利用的法律規(guī)制[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4 于樹軍;50至70年代合作化小說情愛敘事分析[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5 彭雙雙;社會轉型期我國利益矛盾的政治協(xié)調機制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6 陳曉燕;公益征收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7 畢圣潔;中國政治發(fā)展過程中的合法性構成與獲取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8 鄒舒然;網絡傳播對我國公民社會構建的促進作用[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9 楊迎春;觀念、制度與春秋邦交模式變遷[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10 張鵬;中西早期外交理念比較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同被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鮑建國;;當代西方國家廉政建設主要理論與政策綜述[J];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2007年12期
2 張春艷;對加強新形勢下機關廉政文化建設的探索[J];中國人才;2004年11期
3 魏鈞;;廉政文化的價值觀體系與制度建設[J];中國人才;2006年09期
4 張潔;;印尼廉政建設中的文化因素[J];當代亞太;2006年08期
5 姜秀敏;;論和諧社會構建中的政治文化建設[J];大連海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6 鄭又賢;;廉政文化建設的難點及其探解[J];東南學術;2007年03期
7 湖北經濟學院、湖北省社會科學院課題組;路楊;蘇文慧;;關于湖北省廉政文化建設的調查與思考[J];湖北社會科學;2006年06期
8 莫岳云;蔡蓉;;加強廉政文化建設 構建和諧社會[J];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2期
9 孫雋;林云山;;發(fā)達國家海事管理的特點[J];中國海事;2006年07期
10 廖明;;廉政文化建設路徑選擇之我見[J];湖北行政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庫 前6條
1 熊照宇;[N];中國文化報;2007年
2 許道敏;[N];檢察日報;2003年
3 劉峰巖;[N];人民日報;2006年
4 中央紀委委員 中央紀委駐文化部紀檢組組長 李洪峰;[N];人民日報;2010年
5 葛夢彬;[N];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2005年
6 本報通訊員 楊子東 本報記者 任維東;[N];光明日報;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2條
1 李鋼;廉政建設管理模型與實踐研究[D];河北工業(yè)大學;2010年
2 趙秀月;推進中國廉政文化建設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7條
1 陳月;加強廉政文化建設的理論思考[D];河南大學;2011年
2 李葉芳;建國初期廉政建設及其歷史經驗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3 房利;新加坡的廉政文化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06年
4 段淑娟;芬蘭政府廉政建設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5 劉偉;論我國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廉政文化建設[D];中央民族大學;2008年
6 歷樹奎;中國當代廉政文化缺失的原因及對策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7 何永進;瑞典廉政文化及對反腐敗的影響[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李寶元;簡論腐敗的制度性根源及其治理戰(zhàn)略[J];湖南社會科學;2004年01期
2 陸少青;公共選擇理論對我國行政決策機制改革的啟示[J];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S2期
3 張康之;論政府的非管理化——關于“新公共管理”的趨勢預測[J];教學與研究;2000年07期
4 于秀琴;紀新青;仝震;;提升政府行政倫理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J];山東社會科學;2007年07期
5 陳招順;汪翔;;公共選擇理論的理論淵源及其對現(xiàn)代西方經濟學的影響[J];上海社會科學院學術季刊;1990年01期
6 孔凡宏;中西方行政倫理建設差異比較[J];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2002年08期
7 賀煜;我國行政決策體制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途徑[J];陜西省行政學院.陜西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4年01期
8 叢日云;民主制度的公民教育功能[J];中共天津市委黨校學報;2001年01期
9 寧騷;行政改革與行政范式[J];新視野;1998年03期
10 蘇平富;服務型社會治理模式下的行政倫理制度建設[J];學術論壇;2004年04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朱志敏;;中國共產黨與中國文化的進步[J];黨史研究與教學;2007年02期
2 楚圖南;;和平、幸福和文化進步的大問題[J];世界知識;1958年07期
3 楊榮祥;;劃時代的文化社會生態(tài)創(chuàng)構[J];理論界;2006年S1期
4 周廣平;;用先進文化的要求引領文學創(chuàng)作[J];勝利油田黨校學報;2006年03期
5 解志敏;張東安;;論文化進步與經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6 顏永琦;;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與弘揚民族傳統(tǒng)文化[J];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2007年05期
7 周毅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一個歷史特點[J];唯實;1987年06期
8 孟楨堯;;美女名片彰顯文化進步[J];晚報文萃;2006年02期
9 李小林;;建設先進文化的思考[J];理論導報;2006年06期
10 楚圖南;加強對外文化工作、為貫徹亞非會議的協(xié)議而努力[J];世界知識;1955年1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賈英健;張妹;;經濟全球化進程中文化進步的實現(xiàn)機制[A];建設經濟文化強省:挑戰(zhàn)·機遇·對策——山東省社會科學界2009年學術年會文集(3)[C];2009年
2 陳文殿;;當代中國文化建設的價值指向[A];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道路·事業(yè)——山東省社會科學界2008年學術年會文集(1)[C];2008年
3 毛朝屏;;當前建筑設計存在的問題與思考[A];銀齡睿智——為“十一五”規(guī)劃建言獻策論文選編[C];2006年
4 劉在琳;李清華;;與時俱進的活教育——試論陶行知素質教育觀的現(xiàn)實意義[A];紀念福建省陶行知研究會成立20周年——陶研優(yōu)秀論文集[C];2004年
5 曹昌志;;寄生蟲病與社會經濟的關系[A];四川省動物學會第八次會員代表大會暨第九次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6 陳遵沂;;宋學精神與宋代福州文化[A];閩都文化研究——“閩都文化研究”學術會議論文集(上)[C];2003年
7 馮憲;;把握服裝發(fā)展趨勢 促進面料創(chuàng)新開發(fā)[A];2006年全國服裝科技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06年
8 姚雪林;;堅持“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理論聯(lián)系及實踐思路[A];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國科技工作者的歷史責任——中國科協(xié)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上)[C];2003年
9 張祖群;;文化遺產:內涵、保護、優(yōu)化利用及“申遺”思考[A];規(guī)劃50年——2006中國城市規(guī)劃年會論文集(中冊)[C];2006年
10 趙慶菊;;論數(shù)據庫的著作權法保護及合理使用[A];圖書館與西部大開發(fā)——陜西省圖書館學會第四次科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記者 胡對紅;[N];和田日報(漢);2011年
2 徐國江;[N];朝陽日報;2009年
3 ;[N];中國文物報;2011年
4 本報記者 史俊斌 光明日報記者 張哲浩;[N];科技日報;2011年
5 本報記者 陳景波 劉暢 通訊員 王鐵石;[N];大慶日報;2011年
6 葉汝賢;[N];光明日報;2002年
7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李劍;[N];河北日報;2009年
8 湯貞敏;[N];中華讀書報;2002年
9 李建蘋 李麗華;[N];伊犁日報(漢);2010年
10 陳喆;[N];中國經濟時報;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孫瀟柳;科技發(fā)展與文化進步互動機制的案例研究[D];哈爾濱理工大學;2010年
2 單連春;論文化進步與人的全面發(fā)展[D];貴州師范大學;2003年
3 孫勇;構建和諧校園的文化訴求[D];黑龍江大學;2006年
4 姜冬樂;人的全面發(fā)展及其文化基礎[D];吉林大學;2008年
5 侯峰;傳播與交融[D];云南師范大學;2001年
6 李春會;當代中國文化轉型過程中的主體困境與自我重塑[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7 旦智多杰;藏漢雙語教學兩類模式下學生文化認同及智力發(fā)展水平的對比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8 郎晶;解放戰(zhàn)爭時期天津《大公報》?芯縖D];天津師范大學;2008年
9 吳紹良;民間樂舞在文化認同中的作用研究[D];云南藝術學院;2014年
10 孫璐;知識產權異化與信息財產權的構建[D];中國政法大學;2007年
本文關鍵詞:論行政倫理的價值——21世紀初公共行政道德化趨勢下的闡釋,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2730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127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