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新媒體語言及發(fā)布策略探究
本文關鍵詞:政務新媒體語言及發(fā)布策略探究
【摘要】:信息時代讓傳統(tǒng)金字塔式社會結構更趨扁平化;社會思潮的多元化促使了網絡監(jiān)督新模式的產生;政務新媒體是順應信息時代發(fā)展潮流的產物。但發(fā)展中存在媒體發(fā)布語言策略及新聞發(fā)布欠周全、輿論導向能力有限、人性化及服務性不足、推送和影響力不夠等問題,如何解決這些難題是當務之急。
【作者單位】: 浙江科技學院 浙江省政務新媒體研究院;金華職業(yè)技術學院;
【基金】:教育部國家語委“十二五”科研規(guī)劃2105年度重大項目“政務新媒體的語言應用與政府效能研究”,項目編號:ZDA125-25
【分類號】:D63
【正文快照】: 為輿論戰(zhàn)場。目前,政務公眾號經常性訪問、評論或轉載想生產過程當中,并形成多元化思潮。另一方面,互聯(lián)網為量大多超過10萬。傳播影響力較強的有“中國記協(xié)”“審計人們開辟了一個非理性情感表達的渠道。署”“中國民主同盟”等幾個公眾號,訪問量均在10萬以上,信息時代人與人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胡遠珍;郭云麒;;湖北省政務微信發(fā)展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以“武漢發(fā)布”“青春湖北”“武漢交警”為例[J];武漢交通職業(yè)學院學報;2016年01期
2 蘇立冕;;網絡社交媒體傳播的負面功能探析[J];科技傳播;2016年02期
3 于德山;;我國政務新媒體應用的發(fā)展與公共信息治理轉型[J];理論探討;2015年04期
4 殷俊;姜勝洪;;政務新媒體發(fā)展現(xiàn)狀及對策探析[J];新聞界;2015年05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俞燕君;俞冰;;政務新媒體語言及發(fā)布策略探究[J];出版廣角;2016年08期
2 李瑞環(huán);;新媒體視閾下“兩微”對政府形象的構建研究——基于傳播學視角下“平安北京”官方微博和微信的對比分析[J];傳媒與教育;2015年02期
3 丁利;;政務新媒體環(huán)境下網絡民意表達與行政問責實證研究[J];中國報業(yè);2015年24期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志安;徐曉蕾;;政務微信的社會功能及提升對策[J];新聞與寫作;2015年09期
2 王樂;王勇;王東安;徐小琳;;社交網絡中信息傳播預測的研究綜述[J];信息網絡安全;2015年05期
3 于德山;;突發(fā)事件的新媒體取向及其規(guī)制[J];重慶社會科學;2015年02期
4 殷俊;何芳;;媒體融合新業(yè)態(tài)發(fā)展研究——對央地共建“新華龍掌媒公司”的分析[J];青年記者;2015年04期
5 殷俊;李月起;;文化界面的傳媒形態(tài)整合之道——新聞出版與廣播電視產業(yè)融合的方式、障礙及對策[J];編輯之友;2015年01期
6 盧長寶;李娜;;社交媒體負面口碑的傳播機制及理論模型研究[J];福建農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年04期
7 趙云澤;;微信輿論特點及其帶來的監(jiān)管挑戰(zhàn)[J];紅旗文稿;2014年09期
8 鄧若伊;;論自媒體輿論傳播中的把關環(huán)境[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年01期
9 羅希;郭健全;魏景賦;;社交媒體時代科普信息傳播的困境與突破[J];科普研究;2012年06期
10 包國憲;文宏;王學軍;;基于公共價值的政府績效管理學科體系構建[J];中國行政管理;2012年05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張芹玲;;政府官員媒體語言表達探析[J];山東行政學院.山東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0年05期
2 王豐;;“被”現(xiàn)象的冷思考[J];決策探索(下半月);2011年01期
3 蔡來來;;高職院校多媒體語言實訓室科學管理中若干問題及解決對策芻議[J];學理論;2011年34期
4 侯占香;;用和諧語言營造的和諧氛圍——電影《桃姐》經典臺詞解析[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2年12期
5 俞瑋奇;;簡談“干物女”[J];閱讀與寫作;2008年04期
6 張君;張苑琛;;現(xiàn)代傳媒對審美文化的影響及反思[J];理論導刊;2006年07期
7 ;[J];;年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郭龍生;孫振國;;媒體語言應用中的問題及對策[A];第三屆全國語言文字應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2 郭龍生;;把握言語規(guī)律,搞好媒體語言研究[A];語言文字應用研究論文集(Ⅱ)[C];2004年
3 馮學民;;“紅段子”與網絡時代的媒體語言研究[A];第六屆河北省社會科學學術年會論文專輯[C];2011年
4 肖惠萍;;網絡媒體語言的直白少飾[A];江西省語言學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5 毛力群;;媒體語言泛方言化現(xiàn)象的思考[A];語文現(xiàn)代化論叢(第七輯)[C];2006年
6 姚喜雙;郭龍生;;媒體及媒體語言對青少年價值觀的影響研究[A];第五屆全國語言文字應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郝銘鑒;媒體語言也須“咬”一“咬”[N];解放日報;2009年
2 周光華 (作者單位:中國國門時報社);讓媒體語言擲地有聲[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7年
3 國家語言資源監(jiān)測與研究中心;2011年度中國媒體十大新詞語發(fā)布[N];語言文字周報;2012年
4 若哉;媒體語言:呼喚“和諧”[N];中華新聞報;2005年
5 賈岳 儲靖農;禁絕媒體語言歧視[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6年
6 本報記者 李百靈 實習生 胡立輝 賀芳芳;新媒體,,不用擔心看不懂[N];中國文化報;2014年
7 記者 陳香;2009主流媒體十大流行語發(fā)布[N];中華讀書報;2010年
8 記者 韓曉玲 通訊員 黨波濤;“被”“民生”“浮”當選[N];湖北日報;2010年
9 本社記者 葉俊;“挨罵”時代的應對策略[N];民主與法制時報;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李玲靖;媒體語言對青少年語言學習和語言教育的影響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5年
2 王燕;當代中國大眾媒體語言倫理研究[D];南京林業(yè)大學;2007年
3 蔡紫慧;媒體語言的懷舊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3年
4 周園;基于語料庫的香港內地中文媒體語言歐化現(xiàn)象中的句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4年
5 莫維;媒體語言與普通高中語文教學新探[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17557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1175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