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一種遠端故障檢測方案的設計與實現(xiàn)

發(fā)布時間:2018-11-11 07:37
【摘要】:針對以太網(wǎng)技術OAM(Operation Administraction and Maintenance)能力較弱的問題,提出了一種遠端故障檢測的具體實施方案,設備上電進行軟件初始化時,將Trap數(shù)據(jù)寫入FPGA的寄存器中,并增加一個定時器控制FPGA向網(wǎng)管設備發(fā)送連通性檢測幀,若設備突然掉電,FPGA會利用緩沖時延,向網(wǎng)管發(fā)送遠端掉電幀trap,使網(wǎng)管獲得設備掉電信息;若網(wǎng)管在定時周期內(nèi)沒有接收到連通幀Trap,則可以判斷設備鏈路或硬件故障。
[Abstract]:Aiming at the weakness of OAM (Operation Administraction and Maintenance) in Ethernet technology, a scheme of remote fault detection is proposed, in which the Trap data is written into the register of FPGA when the device is initialized by software. A timer is added to control the FPGA to send the connectivity detection frame to the network management equipment. If the device suddenly fails, the FPGA will use the buffer delay to send the remote power-off frame trap, to the network management so that the network management can obtain the device power down information. If the network management does not receive the connected frame Trap, during the timing period, it can judge the device link or hardware failure.
【作者單位】: 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
【分類號】:TP393.1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郭祥本;羅瑩;;以太OAM原理與實現(xiàn)[J];通信技術;2009年12期

2 劉建卿;盧融凱;;基于SNMP的網(wǎng)絡監(jiān)控系統(tǒng)的研究與實現(xiàn)[J];微型機與應用;2012年10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徐太龍;孟堅;;集成電路原理與設計課程的教學優(yōu)化[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2 王徐冬;馬月坤;蘇亞光;;灌區(qū)野外手動閘門智能測控儀的設計與實現(xiàn)[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08年23期

3 劉華珠;賀前華;;基于嵌入式技術的Ethernet over E1網(wǎng)橋系統(tǒng)設計[J];半導體技術;2008年10期

4 蔣曉華;梁寶玉;王祝金;顏軍;;S698系列處理器中指令流水的設計與實現(xiàn)[J];半導體技術;2009年01期

5 段哲民;彭彬;秦勤;馬裕;張曉鵬;;基于FPGA的芯片功能性驗證自動化實現(xiàn)[J];半導體技術;2010年07期

6 孟祥鶴;呂楠;韓路;吳春瑜;王績偉;梁潔;;由C++到Verilog實現(xiàn)數(shù)字邏輯設計的方法[J];半導體技術;2011年03期

7 王慶春;曹喜信;路衛(wèi)軍;何曉燕;曹健;;H.264/AVC編碼器中6階插值濾波器的實現(xiàn)[J];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網(wǎng)絡版(預印本);2006年04期

8 余祖俊;衛(wèi)研研;李真花;朱力強;;基于SOPC的鋼軌斷面高速測量系統(tǒng)[J];北京交通大學學報;2009年03期

9 吳丹;李杰;;一種多地址尋址的共線傳輸數(shù)據(jù)接收方法[J];兵工自動化;2006年05期

10 王慶春;曹喜信;路衛(wèi)軍;何曉燕;曹健;;H.264/AVC編碼器中6階插值濾波器的實現(xiàn)[J];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楊德偉;王華;;基于FPGA實現(xiàn)的以太網(wǎng)和E1的協(xié)議轉(zhuǎn)換[A];2005年海峽兩岸三地無線科技學術會論文集[C];2005年

2 李恩特;李冰;;基于I2C的煙霧報警系統(tǒng)中接口模塊的設計[A];第十屆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三)[C];2008年

3 朱劍平;李文耀;;二進制偽隨機序列在環(huán)路延時測量中的應用[A];2007北京地區(qū)高校研究生學術交流會通信與信息技術會議論文集(下冊)[C];2008年

4 呂卓;侯春萍;侯永宏;;全數(shù)字OQPSK解調(diào)算法的研究及FPGA實現(xiàn)[A];中國電子學會第十五屆信息論學術年會暨第一屆全國網(wǎng)絡編碼學術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8年

5 趙慶;;基于verilog的數(shù)字可綜合電路設計[A];中國電子學會第十五屆信息論學術年會暨第一屆全國網(wǎng)絡編碼學術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8年

6 熊yN靈;;RS碼的實現(xiàn)及在光纖通信中的應用[A];2009年研究生學術交流會通信與信息技術論文集[C];2009年

7 楊光友;程良明;蘇旭武;張錚;;基于FPGA的PCB測試機硬件電路設計[A];2005年十二省區(qū)市機械工程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湖北專集)[C];2005年

8 白廣治;陳泉根;;十六位RISC_CPU的FPGA實現(xiàn)[A];第二屆全國信息與電子工程學術交流會暨第十三屆四川省電子學會曙光分會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9 朱鵬;唐萬斌;雷霞;;基于FPGA的AD/DA-DSP接口設計[A];2006中國西部青年通信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10 李鳳麟;鐘洪聲;;保密通信中RS編解碼的FPGA實現(xiàn)[A];2006中國西部青年通信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雷波;直線邊緣光學精密測量系統(tǒng)研究與開發(fā)[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2 孔陽;一種適用于地震勘探儀器的低運算量數(shù)字濾波器的設計與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1年

3 劉春陽;納秒脈沖激光誘導單晶硅材料熒光效應的研究[D];天津大學;2012年

4 劉麗娟;矢量量化編碼算法及其VLSI結(jié)構(gòu)設計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4年

5 張軍;光纖通信中的級聯(lián)碼技術及其實現(xiàn)研究[D];東南大學;2006年

6 胡剛;新型膜片鉗放大器的研制開發(fā)[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7 吳斌;H.264解碼關鍵算法的VLSI實現(xiàn)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8 郭建;在數(shù)字系統(tǒng)設計中斷言驗證的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8年

9 王學影;關節(jié)臂式坐標測量機系統(tǒng)研究[D];天津大學;2008年

10 溫世杰;數(shù)字式醫(yī)學超聲內(nèi)窺鏡成像系統(tǒng)的研究[D];天津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沈國新;實時操作系統(tǒng)核心算法的硬件實現(xiàn)[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2 琚新剛;基于SOPC技術的數(shù)字視頻接口研制[D];鄭州大學;2010年

3 湛雷;圖像聲納數(shù)字系統(tǒng)軟件開發(fā)與硬件設計[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4 劉振飛;圖像預處理算法的硬件實現(xiàn)[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5 匡銀;低功耗嵌入式信號處理平臺設計[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6 王鑫;無線傳感器網(wǎng)絡衰落信道Rake接收機技術的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7 陳泮潔;基于FPGA的視頻采集系統(tǒng)設計[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8 陳科鉆;ASIC版圖設計中的光刻缺陷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9 王飛俊;數(shù)字基帶預失真技術及其FPGA實現(xiàn)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10 陳勇全;整精米分選計量儀的設計[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馬武;;運營級以太網(wǎng)中的OAM[J];電信科學;2006年11期

2 詹翊春;;電信級以太網(wǎng)OAM的標準與發(fā)展[J];電信科學;2007年10期

3 朱鳳娟;;以太網(wǎng)技術在城域網(wǎng)中的應用[J];通信管理與技術;2007年04期

4 陳哲;羅軍勇;王清賢;;網(wǎng)絡拓撲自動布局技術的研究與實現(xiàn)[J];微計算機信息;2006年09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聶劍威,王振興,韓國棟,唐浩;基于FPGA的十端口千兆以太網(wǎng)接口的設計與實現(xiàn)[J];微計算機信息;2005年16期

2 柳利軍;熊良芳;;基于FPGA的千兆以太網(wǎng)交換芯片的設計[J];微電子學與計算機;2006年03期

3 嚴博;歐慶于;吳曉平;;基于FPGA安全封裝的身份認證模型研究[J];電子技術應用;2009年01期

4 王長清;陳棟;;基于FPGA的千兆以太網(wǎng)通信板的設計與實現(xiàn)[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1期

5 石旭剛;程福挺;邵海鋒;韓歡杰;;基于FPGA的百兆級聯(lián)以太網(wǎng)系統(tǒng)設計[J];中國新通信;2006年15期

6 周飚;謝曉陽;;基于FPGA的Ethernet解包電路[J];電子技術應用;2008年07期

7 樊光輝;孫國強;向健勇;;基于千兆以太網(wǎng)技術的大型實時傳輸系統(tǒng)[J];電子科技;2009年03期

8 張毅剛;劉偉偉;趙光權(quán);;基于FPGA的SpaceWire路由器設計[J];電子測量技術;2011年06期

9 計曉斐;周奕辛;;基于FPGA設備驅(qū)動的IRL系統(tǒng)的設計[J];科技信息;2007年04期

10 金曉波,秦娟英,胡榮強;一種基于FPGA和DSP的ISA無線擴頻網(wǎng)卡[J];通信電源技術;2000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瀚之;;以太網(wǎng)OAM中實現(xiàn)故障檢測及故障隔離[A];第十屆中國科協(xié)年會信息化與社會發(fā)展學術討論會分會場論文集[C];2008年

2 韓菊;許軍;;一種IRL系統(tǒng)中接收端的軟硬件設計方法[A];全國第16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應用(CACIS)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年

3 張克農(nóng);陸佳華;高明;;一種基于FPGA的千兆網(wǎng)絡入侵檢測方法與實現(xiàn)[A];全國網(wǎng)絡與信息安全技術研討會'2005論文集(上冊)[C];2005年

4 李廣彪;張劍云;;偽隨機序列及其在加密系統(tǒng)中的應用[A];2004全國測控、計量與儀器儀表學術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4年

5 邱光福;徐國愛;;基于網(wǎng)絡處理器的防火墻接口擴展的設計與實現(xiàn)[A];2008通信理論與技術新進展——第十三屆全國青年通信學術會議論文集(上)[C];2008年

6 李千目;戚涌;張宏;劉鳳玉;;基于自主計算的網(wǎng)絡故障檢測[A];第二十二屆中國數(shù)據(jù)庫學術會議論文集(技術報告篇)[C];2005年

7 詹翊春;;淺析運營級以太網(wǎng)中的OAM[A];武漢市第二屆學術年會、通信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8 邢建國;趙文敏;;OpenPASI:一種開放可編程傳感器協(xié)議設計與實現(xiàn)[A];第二十七屆中國控制會議論文集[C];2008年

9 王培林;孫蕓華;胡婷婷;豐寶桐;柴培;劉雙全;帥磊;李可;魏書軍;王寶義;魏龍;高俊雄;王耘波;;乳腺專用PET中數(shù)據(jù)傳輸系統(tǒng)的設計[A];第十五屆全國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10 雷志宏;吳錦林;;服務器高可靠性的實現(xiàn)[A];全國第十五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恒揚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監(jiān) 陳鵬;依托FPGA開發(fā)高性能網(wǎng)絡安全處理平臺[N];中國電子報;2009年

2 ;FPGA在工業(yè)以太網(wǎng)交換機中扮演SoC角色[N];中國電子報;2009年

3 上海 徐亞東;ADSL故障檢測利器[N];電腦報;2004年

4 陳代壽;BFD高速路由故障檢測[N];中國計算機報;2005年

5 ;發(fā)現(xiàn)路由器轉(zhuǎn)發(fā)故障的BFD[N];網(wǎng)絡世界;2005年

6 ;放心WLAN解讀802.11i[N];中國計算機報;2004年

7 ;大恒Accstor NAS 8000[N];網(wǎng)絡世界;2003年

8 胡茜;選擇主流方案[N];中國計算機報;2003年

9 陳代壽;加大千兆以太網(wǎng)卡肚量[N];中國計算機報;2002年

10 宋陽;架構(gòu)決定品質(zhì)[N];中國計算機報;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潔;基于FPGA的硬件防火墻內(nèi)容過濾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9年

2 陳東洛;被動測試理論及其在協(xié)議故障檢測中的應用[D];清華大學;2004年

3 黃建;入侵檢測系統(tǒng)中字符串匹配算法與實現(xiàn)[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4 趙闊;高速網(wǎng)絡入侵檢測與防御[D];吉林大學;2008年

5 于華;網(wǎng)絡流量監(jiān)控中的若干基本問題研究與分析[D];北京郵電大學;2011年

6 竇軍;單層用戶數(shù)據(jù)交換平臺體系結(jié)構(gòu)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1年

7 董劍;分布式系統(tǒng)故障檢測的關鍵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7年

8 趙海軍;新一代互聯(lián)網(wǎng)服務及故障檢測若干關鍵技術的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09年

9 常光輝;大規(guī)模分布式可信監(jiān)控系統(tǒng)研究[D];重慶大學;2011年

10 姜鯤鵬;高速串模式匹配算法研究[D];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何鵬;基于FPGA的以太網(wǎng)報文時間標定單元設計[D];山東大學;2011年

2 高艷兵;基于FPGA的網(wǎng)絡入侵檢測系統(tǒng)的設計[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1年

3 嚴力;基于FPGA的以太網(wǎng)MAC協(xié)議的設計與實現(xiàn)[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4 曹云鵬;以太網(wǎng)MAC層協(xié)議研究與FPGA實現(xiàn)[D];蘇州大學;2011年

5 李志強;基于FPGA的網(wǎng)絡開發(fā)平臺硬件設計與實現(xiàn)[D];濟南大學;2011年

6 王余剛;基于FPGA的分組密碼算法能量分析軟件系統(tǒng)[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7 王飛;基于FPGA的點對點以太網(wǎng)接口設計實現(xiàn)[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8 余發(fā)洪;基于FPGA的多協(xié)議綜合轉(zhuǎn)換系統(tǒng)設計技術研究[D];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2011年

9 沈祥;基于FPGA的嵌入式動態(tài)網(wǎng)頁Java Web服務器的研究與實現(xiàn)[D];上海交通大學;2011年

10 李磊;基于FPGA的網(wǎng)絡防護系統(tǒng)的研究與設計[D];華南理工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324193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ydhl/2324193.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a96e1***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